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看“三去一降一补”

2016-11-26 21:07:56郭婉玉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改革

郭婉玉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看“三去一降一补”

郭婉玉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我国目前出现经济下行,即存在产能过剩、产品供需错配及杠杆率较高等发展困境,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激活国民经济新动力。基于管理会计的视角,从强化供给端建设、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联系“三去一降一补”共同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新常态;管理会计

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总体趋势保持良好,但仍然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例如产能过剩、供需错配等。国务院召开“十三五”会议再次强调,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同时也是转变粗放发展方式的新举措。

1 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传统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低成本、高投入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因而“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我国政府出台4万亿元计划,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旨在拉动内需和振兴产业。近几年来,居民消费水平和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随之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制造业特别是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经济下行。

近三十年来,我国的整体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一方面经济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催生了结构性加速现象。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杠杆率迅速上升,国家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提高,这种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去杠杆”就必须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控制其高负债倾向。

2 供给侧改革的实践途径

结构性转型是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供给侧改革主要强调从供给角度出发,增加有效供给,从化解产能过剩、坚持简政放权、减税让利等几个方面来实践。

过剩产能的化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近来相关部门推行“双创”、“互联网+”等行动计划,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由政府部门主导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合理引导企业转产,配合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寻找新的市场需求,达到转变经营模式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从政府角度来说,要鼓励和支持各种企业创新发展,营造宽松合理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以前政府管得过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活力,不利于市场发挥其作用。因而政府要坚持简政放权,相信并且支持凡是市场能够发挥良好作用的,坚决还给市场。

3 “三去一降一补”对管理会计的启示

管理会计作为微观经济的基础,适应和促进国家宏观层面的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客观的必然。经济改革的推进,如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的兼并与重组等均需要管理会计提供管理控制和信息支持的基础保证。供给侧改革和管理会计的联系密不可分,管理会计强调“供给侧管理”,就是要将以往的记账、报账等会计工作向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优化的方向转变,以引导传统核算型会计发生变迁。在宏观层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措施的同时,必须注重微观层面的各项改革,其中积极推进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3.1 强化供给端建设

结合供给侧改革,强化管理会计的供给端建设,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实施功能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比如,管理会计在实践中要围绕企业消费拉动等手段改善自身的职能定位,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创新目标。同时,管理会计要提升权变性功能,通过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来为国家层面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支撑。例如借助淘汰过剩产能的时机化解管理会计价值增值中的低端化倾向,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同时,借助于创新驱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的新经济,借助于“互联网+”,通过大力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3.2 降低企业成本负担

当前,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热点,而降低实体企业的成本负担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结构性减税等政策使企业获益,“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水平”就是与降低实体企业成本思路一致的一项提议。企业要充分利用这次供给侧改革的机会,并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加快升级换代步伐,通过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与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提高产业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要通过优化功能结构,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范围,整合和创新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或工具体系。比如,在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方面以往只是从需求端考虑各自的定位与作用,使得各种争论难以得出有效的答案。

3.3 抓住机会改革创新

创新驱动是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必须坚持的原则,要紧紧抓住这次供给侧改革的机会,结合国家的减税等政策修改或完善自身的管理会计政策或制度体系,努力转变观念,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并取得积极的成效。事实上,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创新驱动都是发展的根本。因此,从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审视价值创造的供给端,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的内容结构进行改进,比如增加资源消耗成本管理等的内容或比重,强化环境经营在管理会计中的功能与作用。换言之,通过资源消耗成本管理,帮助国有企业化解过剩产能,以及围绕政府导向的价格调整、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或企业及扩展外部市场等均离不开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支撑与保障。

[1]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

[2]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1)

[3] 张弛.读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经济导刊,2016,(02)

[4] 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

[5] 叶双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J].发展研究,2015,(12)

[6] 邵宇.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新金融,2015,(12)

郭婉玉(1991-),女,湖北孝感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审计。

C931

A

1672-5832(2016)06-0270-01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改革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改革备忘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改革创新(二)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