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探析

2016-11-26 13:03朱四维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饥荒孟加拉税收

朱四维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重庆 401331)

1770年孟加拉大饥荒探析

朱四维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重庆 401331)

18世纪70年代,季风的延迟导致了孟加拉的干旱,进而造成了大饥荒。无数的孟加拉人在贫困与饥饿中挣扎,而当时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却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没有对灾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反而在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税收以弥补不足,进而造成更大的灾难和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

孟加拉大饥荒;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主义

1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殖民统治

1707年,莫卧儿皇帝奥朗泽布去世,印度陷入群雄割据的混乱状态,英国东印度公司趁机在印度进行殖民扩张。1756年,英军在普拉西战役打败孟加拉当地纳瓦布西拉吉,夺取了孟加拉的管理权,之后全权接手了孟加拉的权利。1765年,莫卧儿帝国皇帝与英国人签订《阿拉哈巴德条约》,将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的税收权授予东印度公司。按照条约,东印度公司可以征收捐税,维持军队,并对民事案件进行审判,只给纳瓦卜留下了刑事审判权。从此,英国人控制了孟加拉地区的税收权。他们将包税权以高价拍卖,而新的包税人大多为商人、东印度公司职员等,他们在拥有包税权后转而向农民收取更高的税。孟加拉的农民被榨取的一干二净,最后导致当地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都难以为继。英国人接受了孟加拉地区的税收系统,却对其重要的农业灌溉设施不管不问,任其荒废,导致了设施荒废,最后致使孟加拉的田地荒芜,农业衰落。殖民者还强迫当地人种植靛蓝、罂粟等经济作物以用于出口,这些作物代替了水稻等粮食作物,大量用于种植粮食的田地被改变用途以满足殖民者最大的经济利益。

随着英国人的入侵,孟加拉地区原有的环境被破坏了。过重的税收和被改革的经济结构使得这些地区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这种高税收和商业化的公司深深影响着传统的生存模式并将人们推向危机的边缘。

2 大饥荒的爆发和英方的反应

2.1 孟加拉大饥荒

1769年9月,因为季风的延迟,孟加拉地区出现了干旱,“地里的粮食变得像干稻草一样”,官方的报告记录到“在孟加拉大部分地区,1770年中整整有6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严重的干旱过后便开始出现粮食的短缺,饥荒爆发了。

饥荒首先在农村出现,然后渐渐蔓延到城市,最后整个孟加拉及其周边地区都受到了影响。人们处于垂死挣扎的边缘,不断地有人因为饥饿和贫困而死亡。流行性疾病随之而来,沉重打击着孟加拉人。曾经富饶的布尔尼亚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死亡,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饥荒爆发的地区。到了1770年中旬,孟加拉地区大量的人口死亡,幸存下来的人徘徊在饥饿边缘,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虽然在1770年晚期出现的降雨缓解了饥荒,但是已经来得太晚了,这个时候粮食短缺非常严重,无法阻止饥荒的扩大和死亡人数的上升。“农民们卖掉他们的牲口,卖掉他们的农业工具,耗尽了他们的种子,卖掉他们的儿子和女儿直到不再有买儿童的人出现,他们吃地上的树叶和草。”饥荒和瘟疫四处蔓延,几乎摧毁了整个孟加拉地区,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到处是没有掩埋和没有烧掉处理的尸体,这些尸体慢慢腐烂分解,成为野狗、秃鹫和其他野兽的食物。到处都是没人居住的空房子,人们不是死亡就是逃亡,空气被污染,病毒到处传播开来。有人记录下当时的情况:“穿过街道时可以随处看到那些处于痛苦中的人群,当你从旁经过的时候听到他们尖叫:‘上帝啊,可怜可怜我吧,我快饿死了。’同时在另一边,许多尸体成了野狗秃鹫和其他野兽的食物”。

饥荒的肆虐导致了人口的减少和耕地的遗弃,孟加拉三分之一的耕地被荒废,进而造成乡村的急剧减少。大量的农民逃离乡村并涌向城市,他们试图在城里找到食物,但是这里同样也受到了饥荒的侵袭,大量的房屋被废弃,只有总数四分之一的屋子还有人居住。人口持续减少着,很多年后都无法恢复回来。比哈尔当地的目击者称在1770年末,受灾地区渺无人烟、万籁俱寂。

孟加拉当地在饥荒爆发时缺乏有效的市场调节和粮食运输。政府静止私家商人对粮食进行运输,并发布命令禁止谷物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区出口,这样就造成了有粮食的地区无法将粮食运输到其他受饥荒影响的地区。更严重的是当局没有在饥荒时期限制粮价,结果导致商人们囤积粮食并高价出售,致使人们没钱买到粮食以保证自己的生存。

1770年的孟加拉大饥荒,造成了1000万孟加拉人死亡,当地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饥荒发生在现代印度的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也在奥里萨邦和贾坎德邦和现代孟加拉国,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是孟加拉的比尔宾和穆希达巴德以及比哈尔的蒂鲁德、查母帕兰与贝蒂亚。

2.2 英方的反应

在饥荒爆发的前一年,也是因为季风的延迟导致了孟加拉当地的收成减少进而造成食物短缺,当时就有人提醒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们饥荒爆发的危险,但英国人对这种警告根本不予理会,只关注他们在孟加拉地区的税收情况。在过去孟加拉只要一出现饥荒,当地的统治者就会迅速采取例如降低税收之类的措施来应对危机,而英国人并未在饥荒爆发时做出有效的挽救措施,只是简单的“在3000万人中间共发放9000英镑。”英国东印度公司这种消极的行动,致使大量的人死亡,“官方承认,每16个人中间有6个人饿死。”人口的急剧减少导致殖民者的税收减少,为了弥补缺口殖民者反而增加了税收,结果造成饥荒时期的税收比饥荒前的税收还要高。孟加拉的田赋收入在1764-1765年为82万英镑,而在1771-1772年却增加到234万英镑。1773年公司向英国议会呈送了它1765年至1771年间在孟加拉的收支报告书:“年税收总额为2013.3579万英镑,包括政费、军费、建筑防御工事费在内的总支出为902.7609万英镑,每年结余403.7152万英镑。”“公司1771年的净收入还保持以前的水平。”殖民者在孟加拉榨取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税收都被送往了英国,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 大饥荒带来的影响

3.1 饥荒对孟加拉方面的影响

饥荒对整个孟加拉打击非常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彻底的改变了孟加拉。

农业人口因为干旱和饥荒而大量减少,成片的农田被抛弃,到处都是荒地。大量人的死亡,导致了剩余的人口不能满足土地耕种的需要,许多农民没有了粮食,四处逃散,热闹的村社变得空无一人,富饶的田地变得荒芜一片。在比哈尔地区,因为饥荒造成这里的乡村社区急速的消亡,根据相关记载,在大饥荒爆发之前当地有6000个乡村社区,而到了1771年,这些社区仅剩下4000个。曾经的孟加拉有着许多原始而简单的自治村社,村社中的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手工业,人口的严重流失沉重的打击了这些村社的手工业和农业,进而渐渐地毁掉了它们。

非农业人口死亡率非常的高,像织布工人、纺纱工人、丝绸工人、石灰工人、盐工人、船员,非食物种植的工人如棉虫和丝虫工人,这些人在饥荒到来的时候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而招致悲惨的命运,许多人因饥饿而死。工人的减少影响到相关的行业,许多行业因此而衰落。据1776年达卡的居民反映说,达卡的织物质量已经连续下降了6年至7年,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归咎于1770年的大饥荒带走了成千上万的最好的纺织工、农夫和佃户,这些人能种植棉树,他们的大量死亡导致了孟加拉丝织业的衰落,印度的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东印度公司对其治下的土地采取殖民掠夺手段,孟加拉社会从最底层的农民到处于上层的王公都深受其害。许多上层社会的孟加拉旧贵族都在这个时期被公司征服或者成为其附庸,布尔德万的土邦国王,拉杰沙希的女王都出现了相同的危机,饥荒的肆虐和公司的掠夺敲诈使他们的土地面临欠债和被剥夺的威胁。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还利用饥荒对孟加拉人造成的贫困趁机对当地人放高利贷,使得孟加拉各个阶层陷入更深的困境。

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孟加拉人的贫困化,而1770年的大饥荒加速了贫困化的程度。“无论是孟加拉的柴明达尔制度下,或者是在马德拉斯和孟买的莱特瓦尔制度下,占印度居民的十二分之一的莱特农民都遭到了可怕的赤贫话”

3.2 饥荒对英国方面的影响

大饥荒的发生导致了孟加拉严重的经济萧条,人口的减少导致税收的减少,当地的劳动效率也随之降低,最终影响到了东印度公司的财政和贸易。虽然殖民者提高了税率以弥补漏洞,甚至让穆斯林军队武力胁迫村民强行缴纳地税,但是收到的数量还是很少,总数达不到要求的一半。税收的减少导致公司利润的降低,这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分红,引起了股东们的不满。饥荒遍地的孟加拉出现大量的动乱,饥民颠沛流离、土匪到处横行,造成了社会危机,给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英国东印度公司疯狂的掠夺和面对大饥荒的消极政策导致了孟加拉的灾难,进而使英国的利益受损。公司竭泽而渔的做法显然不符合英国人的利益,大饥荒暴露出了东印度公司的腐败和无能,改革势在必行。为了稳固自己在孟加拉及南亚地区的统治,英国议会于1773年颁布了《调整法案》,旨在改变东印度公司的残酷统治,建立一个“优秀”的政府,之后于1784年的《印度法案》加强了这一行动。根据印度法案的规定设立一个监察局,由一名省督和三名监事组成监察局,这些职位又由英国内阁任命,这个监察局接管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总领印度的政治军事,直接向国内政府负责。英国政府将印度的统治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可以监控东印度公司的治理情况,及时对其管理做出调整,从而改变了之前公司在印度的腐败情况。英属印度的权利中心从公司转移到英国政府,加强了英属印度的集中统一领导。新的法案从根本上缓解了殖民地的冲突,形成新的政治制度,并在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近代化的发展,让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4 结语

英国人把孟加拉纳入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体系中,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把孟加拉变成自己的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殖民者们完全不顾孟加拉当地人的意愿,彻底的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疯狂的掠夺,使得当地人民赤贫化。在孟加拉的广大农村,公司扩大征税区域,加大征税力度,农民生活无以为继。东印度公司将这里的税收和权力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榨取孟加拉人民的财富。英国私人企业对孟加拉内部贸易的大量入侵,殖民者抢劫式的税收,这些活动都增加了孟加拉的贫困和饥荒。在饥荒和英国殖民者的双重打击下,孟加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被摧毁了,曾经繁荣的商业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萧条,大量的居民死亡,无数的人徘徊在生死边缘,大饥荒成为了孟加拉人永远的噩梦。

孟加拉大饥荒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本质,这种主义完全是一种利己主义,以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身份占领弱小落后的地区,使之丧失独立。殖民者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在当地采取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手段,疯狂的掠夺财富,为自己的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原始积累,最终导致被殖民国的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其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

[1] Hunter W W.Annals of rural Bengal[M].Johnson Reprint Corporation,1897.

[2] Vinita Damodaran.Famine in Bengal:A Comparison of the 1770 Famine in Bengal and the 1897 Famine in Chotanagpur[J].The Medieval History Journal, 2007.

[3]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

[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九卷.

[5]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A].马恩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恩克·辛·哈,阿·克·班纳吉.《印度通史》[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 R.C.马宗达,H.C.赖乔杜里.高级印度史[M].商务印书馆,1986.

[8] 申德尔.孟加拉国史[M].李腾译,东方出版中心,2011.

[9] 罗梅什·杜特.英属印度经济史[M].陈洪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

[10] 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12.

[11] 马家骏.十八、九世纪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社会经济的灾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

[12] 郭家宏.论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体制的形成及影响[J].史学集刊,2007.

[13] 张亚东.18世纪英国在印度的贸易统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

朱四维(1988—),男,汉族,重庆市人,在读历史学硕士,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K354

A

1672-5832(2016)02-0148-02

猜你喜欢
饥荒孟加拉税收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饥荒是你造成的
孟加拉 难民
泥石流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