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四次题赠《七律·长征》

2016-11-26 00:16威冀龙辉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七律斯诺长征

邹 威冀龙辉

1.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2. 71117部队 河南洛阳 471300

毛泽东四次题赠《七律·长征》

邹 威1冀龙辉2

1.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2. 71117部队 河南洛阳 471300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戎马倥偬,叱咤风云,转战大江南北,经历逆境重重。他是伟大的革命家,但同时,又是一位造诣极高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名篇,其中长征诗词,特别是《七律·长征》被公认为千古绝唱。毛泽东一生中有四次亲笔书写这首诗题赠友人。

题赠;七律·长征

1936年毛泽东手书题赠斯诺

1936年7月至10月,30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陕北苏区的外国人,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从上海出发,来到陕北的“红都”保安进行采访。

1936年与毛泽东见面的第一个外国新闻记者即将来到,毛泽东非常高兴。与世隔绝几年,“赤匪”已经濒于死亡的传说,不胫而走。如何把红军以及红军长征的情况和胜败告诉世人呢?这是最好的机会,他等待这位记者的到来。当他接到周恩来发来的电报,得知斯诺即来保安的消息起,他就等着斯诺到来。30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陕北苏区的外国人,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从上海出发,来到陕北的“红都”保安进行采访。

会面那天,毛泽东在门口迎接他。他和斯诺谈了好几天,谈了抗日,谈了个人,谈了共产党,谈了红军,谈了他的同事,谈了长征,谈了统一战线,谈了共产党的政策,谈了与国民党的关系,谈了人民,谈话包罗丰富的内容。

斯诺在红色区域经历了四个月,临走前又去看了毛泽东。毛泽东又回答了斯诺提出的一些问题。临别时,应送斯诺什么呢?毛泽东考虑着。最后,他为斯诺手书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体诗,即《七律·长征》。

长征在毛泽东的脑海中,的确印象太深,永世不忘。如果没有长征,没有遵义会议,没有四渡赤水,没有巧渡金沙江,没有彝海结盟,没有强渡大渡河,没有东征,没有西征,没有抗日纲领和行动,没有三大主力会师,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法宝,特别是没有遵义会议和统一战线的法宝,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他个人又会怎样呢?

1949年毛泽东手书题赠朱光

l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之后,一位青年作家从五台山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仲夏夜之梦》四册名著和《石索》、《三希堂残帖》各两卷,如获至宝。虽经朱德总司令多次通令轻装,他始终爱不忍释。到达延安经朱光引见,这位作家见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虽与这位青年作家萍水相逢,却似故人邂逅,竭诚欢迎,殷勤款待。一瞬间,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不禁激情暴发,将挎包内未曾释手的名著、字帖一股脑儿地掏了出来,全部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连连称好。谁知站在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莎士比亚的四本名著夺了过去。

书和帖就这样被朱光夺走了一半。

二人在中南海毛泽东住处畅谈起来。朱光乘兴抒情,书诗一首:

四载风云塞北行,肩矩跋涉愧才浅;如今身是南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

落款署“朱光于一九四九年建国前夕古都中南海书法家之府。”毛泽东看罢提笔对个别单字作了修改,将“法。字改为“癖”,把“府”字改为“家”。

朱光见此不以为然地说:“主席,何必如此。过不了几日,你就是一国之主了。我尚且故隐其讳,否则,我不该写‘主席府’了吗?”

“你这个朱光上皇,你要给我加冕而称为王吗?朱光,我们出身草莽,不可忘本!明天也罢,明年也罢,千万代也罢,你我始终如一,要祸福与共,甘苦共尝,同称同志。同叫背枪的、当兵的。多少年,我们当兵的,来无踪,去无影,行无定所。时至今日,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胜利了,有了‘家’。我指的不是书法家之类的‘家’,这个‘家’、那个‘家’,只是说以‘府’称‘家’的‘家’,人生一世,保全一‘家’,足矣、足矣……”

毛泽东说着,百感交集,声色惧厉,显然,这是毛泽东特意在表示他的义正辞严。他意犹末尽,欣然命笔,为朱光草书旧作《七律·长征》诗一首,“附赠征人”。

1961年毛泽东手书题赠刑韵声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江西省农垦局文工团是当时上庐山演出的文艺团体之一。邢韵声是农垦局文工团团员,跳舞时毛泽东得知她是上海人,时年22岁,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跑到江西工作。毛泽东鼓励她好好复习,并表示可以帮助她。邢韵声见毛泽东戴的是一块老掉牙的手表,表带表壳都失去了光泽,表盘模糊,就想送给毛泽东一块手表。在临别那天早晨,她把自己那块瑞士产的英纳格手表送给了毛泽东。这块表是她参加工作时,母亲花了200元钱给她买的。她说:“主席,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送你这块表作纪念吧!”毛泽东接了表,郑重地放在上衣口袋里。然后说:“小邢,你是个大方人,我也不能小气。”他边说边走到办公桌边,找出一张事先写好的诗稿《七律·长征》,说:“就送首诗给你吧!”邢韵声小心叠好,放进西装裙的口袋里。由于口袋太小,诗稿的大半露在口袋外面。毛泽东见了,就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要过诗稿,仔细包好后递给邢韵声,说:“好好放好,不要让大家看见。我是作为朋友送给你的。大家都没有,你有,人家会嫉妒的,将来对你不利。”邢韵声说记住了。

后来,毛泽东到南方巡视,又与邢韵声有过几次会面。他还自己出钱让人通过瑞士驻华使馆,订购了一块瑞士手表送给邢韵声,说是没有手表怕影响她工作。毛泽东赠送的诗稿和手表,邢韵声一直珍藏着。

1962年毛泽东手书题赠李银桥

1962年4月,跟随毛泽东15年的卫士长李银桥要调到天津工作。他们挥泪话别时,李银桥除表示牢记毛泽东的嘱咐,好好工作外,还提出希望毛泽东给他题幅字,作为永久的纪念。毛泽东慨然答允。

4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设晚宴,饯别李银桥全家。饭后,毛泽东主动说:“我们站着合个影吧,以后见面少了!”李银桥搬来椅子,坚持让毛泽东坐下,全家站在毛泽东的身后,由中办摄影师吕厚民为他们拍下一张纪念照。之后,毛泽东对李银桥说:“银桥,你让我给你写的字写了,近来没有新诗,写了一首旧诗给你吧。”毛泽东指了指桌子。李银桥前去拿起荣宝斋精致的折子,打开一看,是毛泽东手书的《七律·长征》,字体浑厚,用笔浓重,气势磅礴。诗末落款“毛泽东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日”。毛泽东在自己写的几十首诗词中,又选中了《长征》,再次反映了他对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无比重视和念念不忘。

李银桥高兴至极,又给夫人韩桂馨看。当他们坐到沙发上时,吕厚民又为他们照了一张合影。李银桥回家后,一家4口人争着再看毛泽东书写的《长征》。李银桥忽然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中,落掉了一个“索”字,写成了“大渡桥横铁寒”,便说:“明天我去请主席补上这个字。”第二天,他持折子去见毛泽东。毛泽东看后笑了笑说:“我落了,现在补上这个字。”他提笔在繁体、字大的“铁”字旁,写了一个小小的、相当于“铁”字六分之一大小的“索”字。李银桥马上用宣纸吸干。毛泽东高兴地夸赞说:“你很认真么!”“这都是跟主席学的!”李银桥回应说,心中自然高兴。

只可惜,李银桥回到河北省后,酷爱书画的省委书记林铁早已听说此件,便向李银桥借去欣赏,原说借一个月,后又加一个月,直到一年多后“文革”开始,大家各奔东西,自顾不暇。“文革”后,李银桥找林铁要此件,林铁称,当时“文革”抄家,他的一切东西都被红卫兵抄了,这个既有政治意义,又有艺术意义的无价之宝,从此不知去向了。

[1]叶心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长征情结[J].世纪桥,2005(11):103-104.

[2]叶心瑜.《放眼看长征》[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3]孙国林.毛泽东《七律·长征》轶事[J].湘潮(上半月),2011(09):123-124.

[4]李友唐.毛泽东《七律·长征》轶事[J].党史文汇,2012(06):56-57.

[5]曹元明.毛泽东与他的“上海女儿”[J].党史纵览,2005(02):125-126.

邹威(1986.05—),男,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冀龙辉(1988.03—),男,河南省洛阳市人,本科,71117部队政治指导员。

猜你喜欢
七律斯诺长征
爷爷的长征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七律六首(新韵)
七律三首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七律·中国航天日感怀
七律·“五老”吟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