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

2016-11-26 12:39:11王思融
长江丛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水系廊道沈阳市

王思融

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

王思融

景观动态指景观在结构单元和功能单元方面随时问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本文对沈阳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的发展进行研究,归纳和梳理出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主要空间变化特征。

沈阳 景观绿地 动态变化

沈阳市是一个工业城市, 在建成区, 工业景观过多、文化景观和商业服务景观少, 发挥不了商业规模效益, 同时沈阳多污染严重的重工业, 由于工业污染和商业规模效益的原因, 工业区位和商业区位在空间上互相排斥, 影响整个城市效益的发挥。

沈阳作为东北重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快速扩大,影响城市的生态过程,进而改变了整个景观格局。

一、沈阳区域概况

沈阳市三环内面积为468km²,行政上包括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的全部及铁西区、东陵区、于洪区、浑南新区的建成区部分,该区域是历届沈阳规划的核心区域。海拔高在70~150m,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沈阳市年均温为7.9℃。全年四季分明,春暖风大,夏热多雨,秋凉天晴,冬冷干燥。全年平均降水量727.4mm,无霜期平均150d。

沈阳市绿地景观是以嵌块体的形式为主, 主要集中于市属6个大公园、区属的11个公园及12 个广场。它们都是种植嵌块体。这些嵌块体的存在对于提高沈阳市景观的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沈阳景观绿地空间变化动态

(一)绿地结构变化

目前,沈阳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已经形成了以“一山(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一带(浑河水系及两岸形成的800~1000m宽的带状绿化水系空间)、两环(环城水系绿化带和三环防护林带)、五楔(东北部绿楔、北部绿楔、西北部绿楔、西南部绿楔、东部绿楔)”为骨架、以“城市绿肺”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绿化结构体系。

截止2004年底,绿化覆盖率为38.2%,绿地率为32.1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m2,沈阳市的城市绿化情况处于同类城市的较高水平,2005年被授予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二)绿地功能变化

道路是城市廊道的主要形式,且车流、人流量大,有毒气体、噪声等污染严重,如黄河大街、青年大街、文化路等。而沿道路配置的绿化系统多是单行行道树,没有成为带状的林荫路,即带状廊道。绿地嵌块体分布不均,一是各区间的分布不均,二是以公园为主过于集中,难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及美学功能,尤其是后者。绿地被侵占时有发生,由于建设的需要,公园绿地常被侵占。这种侵占表现为四周单位不断侵占, 公园内不断开发新的游乐场所而侵占绿地,使覆盖率下降。另外,缺乏联系城市外围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廊道,从而自然生态系统(严格地说是外围农业景观)中的鸟类及其他小动物缺乏歇脚地,而不能到达市内。加之人为干扰增大,从而市内动物种类少,这不利于把自然界引入到城市中。

近期,沈阳市实行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植物群落,以此提高环境多样性,使整个绿地更加异质化,极大地丰富物种多样性。因此,提高空间异质性,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应增加绿化密度和形式,避免斑块和物种单一造成的环境单调,提高了生态效益。

(三)绿地空间变化

随着近几年沈阳旧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扩展,除了依附于棋盘山余脉山体和浑河水系的绿楔比较稳定外,城市外围自然、半自然的绿地不断地被“蚕食”,致使城区内外绿地的连续性较差,城区与区域绿地尚未成为有机的整体。虽然东南部和东北部的各类绿地基本通过南运河和新开河的公共绿化带连成网络,但西北和西南部的绿地联系较差,南北走向的绿地由于城市中心建筑密集存在着绿带断层。

目前,根据沈阳市自然地理条件, 并结合沈阳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发展形态,确立中心城区以“一山、一带、两环、五楔”为骨架、以“城市绿肺”为基础、以“绿色廊道”为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绿化结构体系。“一山”即东部棋盘山风景区,“一带”即浑河水系及两岸形成的带状绿化水系。“两环”即环城水系绿化带和环城森林带。“五楔”即结合城市布局结构及城市主导风向形成的五条从外围楔入到核心区内部的绿色廊道。绿地廊道主要沿南运河河流廊道,这是一条贯穿沈阳东西的主要绿地廊道。此廊道具有一定的宽度,对改善周围环境,提高生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沈阳在较好城市绿化基础上,通过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格局特征,并进一步提出绿地系统的格局进行调优措施和主要生态廊道的建设策略,将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城市的人居和投资环境。

[1]李团胜.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以沈阳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6(03).

[2]王东明.沈阳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与调优[J].建筑设计,2010(6).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王思融(1990-),女,陕西咸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水系廊道沈阳市
沈阳市盛京小学
辽宁教育(2023年5期)2023-03-28 12:07:24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辽宁教育(2022年24期)2022-12-28 05:36:48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资源导刊(2020年5期)2020-06-12 11:36:58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