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琴
论信息化对中国政治参与的意义
刘 琴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政治体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也正引领着当代中国政治参与迈向一个新境界。信息化对中国的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几个重要意义。
信息化 民主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公民按一定程序方式表达意愿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式的。因此,政治参与是公民影响公共政治生活实现自身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代政治系统良性运作和政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政治体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也正引领着当代中国政治参与迈向一个新境界。因此,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化对中国的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意义。
信息化是指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其在现代通信网络于数据库技术基础上,高度共享各种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前信息化被应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中,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和社会优质发展,不断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在日常生活中,信息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变革。因此,信息化为现代人类的飞速发展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首先,信息化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
政治参与渠道是实现公民了解政治过程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政治参与渠道是否畅通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当前信息化发展拓宽了民主参与的渠道。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造成的种种障碍,拓展和建立了新的政治参与的渠道,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支撑和技术支持。大部分公民可以简单直接的获得大量的政治信息,也提高了政治参与的热情。因此,信息化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许多新途径,不断丰富参与形势和促进民主决策过程。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和交互性,使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打破了交互性的限制。例如,以往公民大多通过代表、投票、信访等方式去表达政治意愿,而如今政府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开展网上民意调查,可以通过网络让普通民众掌握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想了解的事情,登录相关网站来了解政府各种政策信息的内容和执行的情况。借助这种互联网的方式
也提高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由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政府与民众的这种互动关系是一种基于畅通渠道的良性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可以强化民众政治参与的功效感,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政治参与的强度和广度。
其次,信息化降低公民政治参与成本。
掌握相关的信息是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前提。在科技通信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公民了解政治生活的信息非常有限,相关的政治体制内的信息也难以快速及时地传给普通民众,因此,普通民众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众多媒体(网络、电视、电台、电话)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并能形成巨大的信息网络,有效的为民众提供了政治参与的信息和相关条件。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突破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网、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栏等各种方式向量多面广的网民传播信息,将世界组织成一个紧密依存的联络网,普通民众在自己家中或许多便利场所,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便可了解世界及周边发生的事情,获得相关政治信息,政治参与变得十分便捷,从而降低了参与成本。其中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尤其互联网的发展改变过去单一的信息传播渠道,无不为公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形成多中心、开放式、交互性的信息传播渠道,创造了全新平等的、没有强权的信息空间,降低公民政治参与成本。
第三,信息化便于公民参与社会监督。
公民参与监督彰显着一个国家民主与法治的发展。自由、公开、独立的信息流通是公民行使监督权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拓宽了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手段,拓宽了监督界面。网络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政治透明度,开辟了信息监督的新时代,提升了公民社会对公权力监督的力量。在信息化条件下,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多种快捷经济的渠道了解政府工作,可以对政府可以发挥全方位的监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再神秘,及时了解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公民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进程,还可以对国家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直接监督,对社会环境及被监督情况的变化有较强的感应能力,为公民监督和评价政府工作及公务员的表现提供依据。公民积极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对政府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挑战,实现对政府的监督与制约。可见,信息化时代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大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有利于培养公民政治责任感。
[1]张立凯,梁素贞.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战略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5(11).
[2]吴自斌.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5).
[3]杨明佳,陈波.市场化与政治参与的变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孙建军.政治参与:和谐社会的基石[J].行政与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2005(6).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