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中国公共外交

2016-11-26 23:45赵启正
公共外交季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斗争外交

赵启正

蓬勃发展的中国公共外交

赵启正

10月28日至29日,“2016公共外交温州论坛暨察哈尔公共外交年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的300多位嘉宾出席,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形势下如何运用中国文明智慧创新全球治理典范进行了讨论。本刊总编辑赵启正发表题为“蓬勃发展的中国公共外交”的主题演讲。本文是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中国的公共外交已经进入了中国的政治生活,也进入了国际空间。今年7月,菲律宾单方面要求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非法裁决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在此前后,我们开展了外交斗争、法律斗争、舆论斗争。外交斗争集中表现在外交部就此发表过多次谈话和答记者问,还发布了一份严正的声明;在法律斗争方面,由于这个仲裁庭是非法裁决,我们不接受、不承认、不参与、不执行,因此我们没有到仲裁庭上去做争辩,而是通过舆论来表达,也就表现为舆论斗争。我们去了美国、荷兰海牙、新加坡,和当地的学者举办论坛,展开讨论,特别是接受了众多国际媒体的采访。这样做是为了向世界人民讲清楚我们南海主权的道理。这三种斗争大多都是以公共外交的形式展开的。这是公共外交力量的一种表现。

中国和平崛起是我们的愿望,而别的国家让不让我们和平地崛起,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看到,在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两个候选人彼此谩骂,同时都在攻击中国。以前,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对中国是好的。我们批判日本右翼反华的同时,强调日本人民对中国是友好的。这种“二分法”思维一度成为我们认识外国的“公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他们要在选举中以攻击中国来争取选票?要知道选票和民意息息相关。这就说明,国外的民意很复杂和多变,并不是所有的民众在所有问题上都对华友好,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目的,就是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促使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信任中国、对华友好,这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因为国际舆论并不只是一些人说说什么而已,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对华政策,影响到我们的国际环境,关系到国家利益。

自从美国宣布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我们周边的国际关系变得复杂了。一些周边国家猜疑中国,“中国威胁论”抬头,这都导致外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变坏。我们要直面这种国际环境。

这些年,我对中国的公共外交有这样一些认识。

第一,时代呼唤中国的公共外交,我们的公共外交要更快地成长。十年前,中国的公共外交主要是政府的事情,比如通过外语报刊、外语电视等大众媒体发布信息,我们的驻外大使在驻在国对公众演讲,等等。而地方和民众广泛参与的普遍意义上的公共外交也就是近十年乃至近五年的事情。到如今,公共外交已进入党的文件,在中国媒体上成了热词。中国有接近20个地方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它们在蓬勃地成长。察哈尔学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多年来积极实践公共外交,还创办了《公共外交季刊》,这本杂志到今天已经发行六年了,它是中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有正式刊号的公共外交杂志,可惜至今还没有英文版。中国有十几所大学成立了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浙江省委党校也成立了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党校中的第一个。我们特别注意到吉林大学,他们成立了公共外交学院,有五十多个教职工编制,招收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所以我们对吉林大学表示特别的敬意。在国家层面,外交部成立了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可以说,中国公共外交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和好的开始,正在蓬勃发展,我们会大有作为。

第二,中国公共外交的特点是促进友好,以“和”的思想为基础,而不同于有的国家借公共外交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和”,很难用外文单词来对应,有和平、和谐、和顺、和解、和气、和为贵等多种意思,对应的英文单词至少有十几个。等中国的公共外交更加有力了,我们的“和”字将来也许能进入英文,“和思想”或许可以译为“Hehism”。我曾就此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美国的《赫芬顿邮报》上,反响还是好的。

第三,我们推广公共外交要分工合作,各有侧重。中国的高校要加强公共外交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这是他们力所能及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和城市的公共外交,要请各地的公共外交协会合力承担。而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中国企业家要开展公共外交,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国家。一般民众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也自然地表达着中国,也产生公共外交的效果,人人都可以做13亿页的《中国读本》中美丽的一页。我们也希望中央和政府各部委办继续加强对公共外交的指导和支持。那样,我们公共外交的明天就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赵启正:本刊总编辑,察哈尔学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公共外交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斗争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
起底“中国外交天团”(中)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艾滋病之役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