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勉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方法浅析
李 勉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独特性,对演奏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文章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当前我国复调作品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不足,最后,就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新的建议。
复调作品 教学方法 特点 教学现状
复调音乐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是当时一种十分流行的音乐体裁,兴起于古典音乐之前。与其他音乐体裁不同的是,复调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即多声部编制的音乐,与此同时,复调的规则十分严谨,且其音乐变式具有多样性、逻辑关系具有严密性。
复调自产生以来,就受到了许多音乐大家的喜爱,其中,巴赫的钢琴复调作品作为当时的经典之作,自创作以来就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欢迎,其钢琴复调作品既是复调音乐的重点,更是难点。
当前,复调成为了世界各国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理论课程及教学内容,许多专业音乐学院都对复调进行了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教学,以期提高学生对复调的综合性认识。
巴赫是欧洲音乐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具有才华的音乐家,其创作的钢琴复调作品不仅具有当时复调音乐的特征,还结合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特性,被认为是复调作品中最高超的代表。
巴赫所创作的钢琴复调作品不仅创新了传统的古钢琴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更促进了现代钢琴音乐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巴赫的出生、生长都在德国,其作品也融合了德国音乐的特点,在结合了复调作品普遍性的同时,发挥其独特性。
千百年来,巴赫的《十二平均率钢琴曲集》被人们公认为是当时复调作品中造诣最高的代表作,其表现方式、创新内容、复调技巧都为人们所称赞。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将丰富的和声与灵活的调性转化融入到作品中,使得复调作品的变化更为丰富,主调更为生动,使得复调作品更为严谨、活泼,整体表现更为充实。此外,巴赫的复调作品还在作品节奏、作品触键与踏板上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作品节奏
不同时期的复调作品的节奏不同,要把握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节奏,需要结合巴赫所处的时代。巴赫处于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节奏没有忽快忽慢的变化,而是较为平稳。因此,要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节奏也是较为平稳与缓和,只有在了解其作品节奏的整体情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其作品。
(二)作品触键
作品触键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感情也不同,结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触键也应当做到一致、平稳。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往往是古钢琴弹奏的,因此在较为快速的作品中,通过断奏、非连续性弹奏的方式模仿古钢琴进行弹奏,感受触键不同所带来的乐曲的不同。
(三)踏板
有些初学者在学习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时,对于踏板的认识不足,认为踏板所起到的作用不大。实则不然,踏板在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中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若踩踏板的时间过长,容易使得音色缺乏清晰度,听起来让人觉得模糊不清,若踩踏板时间过短,则难以起到其作用,使得音色较为僵硬。
在钢琴的教学课程中,复调作品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与指法训练不同,复调作品更为关注的是学生通过复调作品的学习,所掌握的视、听、悟、感等多方面的能力,能更好地全面提高学生的钢琴素养。
(一)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视角的音乐思维能力
复调作品涉及的音乐表现形式、手法、指法较多,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充分调动大脑,指法、节奏、踏板等相互配合,不同的感官相互协作,能更好地提高其多方位、多视角的音乐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演奏过程中的旋律及音律把握能力
在巴洛克时代,其音乐的一大特征就在于针对某一乐器来进行作品的创作,且创作的过程中运用声乐的表现方法来实现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巴赫钢琴复调作品较为重视旋律及音律的掌握,对学生也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在进行巴赫钢琴复调作品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音乐表现形式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声乐表现方法,对作品的学习从更多层面入手。
(三)提高学生演奏技巧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受到巴洛克时代音乐的影响,在作品中,较多地采用了装饰音,用于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即兴发挥,更好地表达演奏者的情感。
虽然部分乐谱较为简答,但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这部分的演奏能力主要则是通过装饰音的方式来实现的。丰富多彩的装饰音既能使得音乐更为灵活多变,又能使得音乐更具审美性,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诚然,复调作品在钢琴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就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的重视程度仍然是不足的。
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教学时,采用的往往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弹奏一次,学生跟着教师弹奏的方式进行练习,练习一周左右的时间再将练习的成果向教师展示。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只能使学生僵硬地学习教师所展示的作品演奏方式。其二,忽视复调作品创作背景。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关注作品的表现形式,即要求学生对于作品中的强弱、装饰音、切分音等的表达,而忽视了作品的创作背景,使得学生在进行练习时,也只会僵硬地学习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而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不足
从我国当前的钢琴教学整体水平来看,许多学生的指法、演奏技巧都得到了较好地训练与学习,而其理论知识则相对较为薄弱,对作品、作曲者的认识都显得较为不足。
造成学生对作品认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其一,教师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所占的比例较小。理论学习,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较为头痛的一项内容。一方面,理论较为枯燥,学生对理论的兴趣不大;另一方面,理论内容较为繁杂,学生容易弄混,甚至部分教师对于理论的掌握也不甚熟稔。其二,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不足。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较小,因此,在理论学习上所投入的时间也较小,这就导致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时间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三)教师教学创新不足
在进行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教学时,需要教师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了解作曲者的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而我国钢琴教师在进行复调作品教学时,创新不足,创新力度有限,即使对原有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也难以逃离传统的教学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教学创新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学习。许多学生认为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与其他复调作品的差别不大,在进行弹奏时,没有真正结合其音乐的特征,而是采用通用的表现形式,使得其演奏显得较为苍白,失去了巴赫作品中的鲜活色彩。
(一)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独特风格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不应当直接对学生进行演奏的教学,而应当结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独特风格,在向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再结合演奏进行。
首先,教师应当结合巴洛克时代音乐的特征,向学生进行理论与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复调作品的认识。只有掌握了当时复调作品的整体背景,掌握其整体的特征,才能在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中更好地感受其作品的独特性。
其次,通过视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巴赫作品的独特魅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急于对学生进行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而应当使学生首先了解巴赫音乐的整体特征。在学生充分把握了巴赫作品的特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欣赏其钢琴复调作品,感受其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最后,采用演奏与讲述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中。缺乏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说,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可能会失去其魅力。因此,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演奏,并结合不同复调作品创作的背景,向学生讲述每一个作品中不同的精彩的故事,将学生带入作品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与丰富的情感。
(二)加强对音色、力度的教学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对于节奏、触键、踏板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学生对音色、力度的联系,以求更好地演奏出其作品中想展示的整体风貌。
由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采用的是古钢琴演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断奏的演奏方式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力度、音色的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模仿古钢琴的颗粒性声音,更好地还原作品当时所表现的形式。与此同时,还应当提高学生对于作品连续性的把握,要求学生在控制力度、音色的同时,保持平稳、严禁的节奏。
(三)提高学生局部演奏技巧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中的装饰音往往以起柔和、流畅而著称,古钢琴中的装饰音要通过现代钢琴所展示出来,必须提高学生的局部演奏技巧,加强对学生细节演奏能力的培训。
如巴赫钢琴复调作品中的倚音一般都是长音,而在现代钢琴中,则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短倚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这些细微之处,要求学生全方位地提高其局部的演奏技巧。此外,还应当注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如其装饰音不可过于华丽,否则则容易失去作品原有的韵味。
(四)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方案
不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学生,教学往往都需要结合理论与演奏来进行,教师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当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制定教学方案前,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选择适合学生使用的教学课本,使得学生能真正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学习。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更为注重对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其演奏技巧尚未达到一定水平,难以很快地掌握作品中的演奏方式、演奏技巧。
第二个阶段,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当学生的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通过分声部指导学生的演奏,使得学生在演奏技巧、演奏整体水平上得到提升。
最后一个阶段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演奏。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达到一定演奏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在教学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克服难度,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教学时,应当充分创新教学方式,在综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演奏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演奏。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全面提升其演奏能力。
[1]龙华云.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教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5(5).
[2]刘春蕊.浅谈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5(7).
[3]张钼.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几点探讨[J].艺术科技,2016(14).
[4]刘雪萍.简论巴赫复调钢琴作品在教学和演绎中的两个问题[J].音乐天地,2016(8).
[5]李亚萍.巴赫钢琴复调作品"创意曲"教学浅议[J].大舞台,2015(26).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