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赋”体演变研究
刘欢
摘要:在古代中国,文体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古人对文体辨析意识不断提高,文体的种类由单一到繁多,分类由粗略到精细。赋作为一种文体,它的发展经历了由先秦时期的一种表现手法到代表汉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一种文体。此后,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在体制上不断的发展变化。它那“铺张扬厉”的文风与“劝百讽一”的政教功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赋;含义界定;发展演变
不管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或是一种文体,“赋”的名称和起源最早追溯于先秦时期的《诗经》。《毛诗序》中记载:“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1]因此,“赋”的名称由此而来。
先秦时期,“赋”作为表现手法有两个基本含义:一,铺陈、叙述。如《诗经·大雅》:“明命使赋”。[2]郑玄注《周礼》中解释:“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3]其中点明了其政教功能。到了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也做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4]二,吟咏口诵。如《文心雕龙·诠赋》:“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瞍赋。”[5]其中指出由盲人吟咏公卿所献之诗,达到兼讽刺、匡美政的效果。因此,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6]
随着历史的推进,到了战国时代,“赋”逐渐由一种表现手法向一种文体转变并且确立。《文心雕龙?诠赋》中写到:“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于是荀况《礼》、《智》……六义附庸,蔚成大观。”[5]指出文体在战国萌芽确立并且第一次出现了以“赋”命名的文章。
对于“赋”体的含义,历代主要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诠释:一,从源与流的角度:汉代班固在《两都赋序》解释:“赋者,古诗之流也”[7]二,从艺术特点与风格的角度:晋代陆机在《文赋》解释:“赋,体物而浏亮”[8]三,从形式或手段与内容的角度:齐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解释:“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5]纪昀评曰:“铺采摛文,尽赋之体;体物写志,尽赋之旨。”[9]
每一种文体的发展几乎都会经历萌芽、确立、发展、鼎盛、衰落几个阶段,“赋”也不例外。在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中,赋体作品的创作经历了不同时期,其体制的变迁和特点也不尽相同。
赋自诗出,别立一宗。班固称:“赋者,古诗之流也”,[7]他从源与流的角度说明了诗与赋的关系。“赋”的名称最早追述于《诗三百》。《诗经》中的“赋”是一种表现手法,与比兴并列,即铺叙事物。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更明确指出“《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涂,实相枝干”。[5]由此可知,“赋”体的源头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文心雕龙》第八章《诠赋》篇是一篇关于赋体的专论,解释其名称,追溯其源头,叙述其发展演变过程,评论历代主要赋作家及其作品的创作风格和特点,概括其写作要领和方法,论述是全面、系统的。刘勰从“史与文”的角度对“赋”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做了详细的论述。
“赋”体的萌芽:刘勰在文章中指出“至如郑庄之赋《大隧》,士蒍之赋《狐裘》,结言短韵,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5]可知,春秋时期,赋作品的创作数量屈指可数,自己创作,用简短的韵语组成,虽然符合“赋”体,但还没有成熟。
“赋”体的确立:到了战国时期,“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六义附庸,蔚成大观。”[5]可见,直到屈原创作了《离骚》,“赋”体才开始铺采摛文的描绘事物的声貌。并且其文体,继《诗经》而产生,受《楚辞》的影响而发展。到了荀况,创作第一次出现了以“赋”命名的篇章,脱离了“六义”的从属地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地位。其铺采摛文、极状声貌的文风对汉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赋”的发展及鼎盛:到了秦代,六王毕,四海一,天下一统。但是,秦朝统治者实行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不尚文教,任法尚武,导致了“秦世不文,颇有杂赋”,其文学创作寥寥无几。
到了西汉,赋体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赋作家众多,赋作品繁多。“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播其风,王、扬骋其势”。[5]可见,众作家对汉赋的发展鼎盛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赋作家受楚辞的影响,文风更加“铺张扬厉”,出现了堆砌景物、铺张夸饰与“劝百讽一”相结合的汉大赋。
到了东汉,天下初安,民生凋敝,士悲坎坷,因此西汉那种铺张扬厉、鸿篇巨制的大赋不适于情感的抒发、一吐襟怀的实际需要。东汉文士逐渐改变其风格和手法,创作出了适于情感抒发、篇制相对短小的抒情小赋。但是,东汉也不乏像西汉那样的鸿篇巨著,如班固的《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抒情小赋可以说是汉大赋的演变,较之汉大赋更具艺术性、更有生命力的清新文体。
总之,经过历代作家的创作实践,“赋”体的演变在体制上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如魏晋以后,出现了骈赋、律赋、文赋。
“赋”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赋”体在语言、风格、体制、形式上,受到同时代诗歌或散文的影响,一直保持着半诗半文的性质。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0]可见,“赋”体发展到了汉代,成为了汉代的一种文化烙印,代表着汉文学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2]周振甫.诗经译注(修订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44页
[3]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36页
[4]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5]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34-135页
[6]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7]萧统.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页
[8]陆机.文赋[M]张少康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36页
[10]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台北:艺文印书馆,1957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1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