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炜
世纪遐想
民生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沈祖炜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在当时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同时又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的思想,也是对这位伟人的纪念。
孙中山认为,人类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在于民生。他说:“古今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所以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孙中山所秉持的这种历史观,同中国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民生”一词古已有之,《左传》云:“民生在勤”,《离骚》曰:“民生各有所乐。”追溯《周易》的文化意蕴,其八卦名目“乾、坎、艮、震、坤、离、巽、兑”,所对应的是天、水、山、雷、地、火、风、泽,所谓天地山泽、水火风雷都同民生攸关。所以八卦只有落脚到民生上,才有意义。《周易》关注人类的和合共生,特别强调不偏不倚,强调均衡变通。传承《周易》天道观的孔孟儒家则针对社会问题,认为社会财富的分配如果差距过大,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败坏,因此要以“王道”来行“仁政”。这就是中华传统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民本思想的进一步演绎,就形成“均贫富”的观念。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故而认为,要使天下太平,首先要关注民生疾苦,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即《易经》所说“损上益下,民说无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把老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看作社会是否实现“良治”的标准。
孙中山生于农村,自幼目睹农民之疾苦,懂得稼穑之艰,抱着对于中国底层百姓的深深关切,所以很自然地接受民本思想。他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这显然同孔子“均贫富”主张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也认为历史上的仁政良治都是以“均贫富”为重要标志的,正是从这个角度,他说,民生主义在中国实际上是古已有之的,如周代之井田、汉代王莽新制、宋代王安石变法,以及太平天国的“公仓”,均是“民生主义之一端”。孙中山曾经把民族、民权、民生解释为“民有”“民治”“民享”,当然,这里的民享,着眼于“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其理想的是“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视野大大超越了古人“均贫富”的框架。
孙中山认为破解中国社会政治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民生窘迫之困。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提出学习西方,实行新法,实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经济发展方略。然而这种富民强国的进步主张,是腐朽的清政府不可能真正采纳的。于是他萌生了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思想。从根本上说,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志。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要解决推翻清朝统治、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保障民权等一系列政治革命的问题,但是其出发点却是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而落脚点也在践行民生主义,保障民生福祉。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要同政治革命并行。早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他就说过“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照朱执信的解释,孙中山所说社会革命是指“社会经济组织上之革命”,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民生主义的主要政策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孙中山主张,通过地价税将地租转变成政府的税收,对既有的私有土地通过“核定地价”“定价收买”“涨价归公”的办法,实现土地公有,并保证由社会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效益能够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而被社会共享。孙中山深知“兴发实业为救贫之良药”,开矿、筑路、开办大工厂以及各种生产事业是富民强国之道,因此发展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应该成为政府的战略方针。节制资本,也不是由国家包揽一切,而是亟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通过参股的形式,形成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混合经济”。
1919年孙中山提出了自己的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他认为“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在这种思想境界中,民生主义把社会主义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合情合理地糅合在了一起。中国自古就有“大同思想”,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中国古代贤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共同向往。孙中山多次手书“天下为公”“大同”,就是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心对白。
当下中国的治国方略仍然可以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得到启迪与借鉴,这是民生主义当代价值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