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平
“不是吧2”的考察分析
孙平
“不是吧”结构分为表示否定判断的“不是吧1”,和由其衍生的固化形态“不是吧2”,成为对已有结果的某一事件的惊讶、抱怨或无可奈何的语气标记。本文对“不是吧2”着重分析并探究“不是吧2”的固化成因。
不是吧1不是吧2固化
(一)“不是吧1”的句法功能
1、独立成句。表示否定判断,多用陈述句。“不是吧1”后面有其他成分,多是对得出此结论和推测的原因的具体解释,但前后句用逗号隔开。例句:
(1)小梅说:“不是吧,我看他是用脚爪把茧扒破的。”
乙:不是吧,我早上还碰见了他呢。
2、做谓语成分。形式一:“不是吧1”为“判断动词+语气词”结构,直接使用在句子中,可做谓语成分。
(2)致庸笑着逗他道:“小子,你的样子连个正经小二都不是吧!”
形式二:能愿动词+不是吧1,主语直接省略,多构成反问和祈使句。例句:
(3)恐怕不是吧?
(二)“不是吧1”的语义特征
“不是吧1”的形式为“否定判断动词+语气词”,其基本语义表达的是对事物的否定判断,语调平直。可用在疑问句、否定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
1、语气委婉的否定
(4)你认为自己是没有礼貌的孩子吗?不是吧!
2、主观性的推断、揣测和不赞同,例句:
(5)看你的样子,恐怕连个经理都不是吧?
(一)“不是吧2”的句法功能
1、独立使用。可单独做应答词使用,直接表达语气,也可以成为句子的外位语,在后面加上对具体事件的描述,需用逗号隔开。例句:
(6)甲:这些菜全部都是他做的,说是要给你个惊喜。
乙:不是吧,我之前可从来没见他做过菜啊!
2、做句法成分。形式一:人称代词+“不是吧2”。“不是吧2”在表达语气时经常在前面加上人称代词,因多用于口语交际,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第二人称代词“你”,形成“你不是吧”形式;例句:
(7)甲:我们昨天把丽丽的包给锁到她的柜子里了。
乙:你不是吧,这样不怕她兴师问罪吗?
形式二:衍化为倒装形式“不是吧你?”例句:
(8)甲:我手机又被偷了,这都丢第三个了。乙:不是吧你!
(二)“不是吧2”的语义特征
“不是吧2”表示说话人对已有结果或已成定论的事件所表示的一种情态,语调曲折,较为夸张。
1、惊讶或赞叹。表达说话人对行为或事件的感叹或惊讶,有消极和积极两种情况:
(9)不是吧,法国居然还给老人发旅行机票?(惊讶与赞叹)
2、责备与抱怨。表达说话人对行为或事件的责备与抱怨,语气词“吧”可拖长。
(10)不是吧,你怎么又把顺序给搞混了呀!
3、无可奈何。表达说话人虽然不满意某一行为却又无法拒绝的无可奈何的情绪,语气低沉,语调下降。
(11)甲:小赵,经理说明年要把你调到分部去锻炼任职。
乙:不是吧,还是轮到我了。
(三)“不是吧2”的语用分布
(1)适用范围。使用人群多为年轻群体;使用地区有着范围上的变化:港台最早多,尤其是港剧;内地最近开始使用;使用场合上,“不是吧2” 只能在口语交际的语言氛围较轻松,没有等级限制的对话中出现。
(2)语用价值。表达更简洁。相较于其他表示语气的句子和感叹词,“不是吧2”作为应答词,很好地把自己的情感、意向和态度的传达简洁明了,很快进入交际环境,同时能加重语气表达,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3)隐含语义更丰富。“不是吧2”既能委婉传达出说话人的意见,又可以缓和气氛,同时包含赞叹、惊讶、埋怨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多种语气,使得该结构可以使用的交际环境更为广泛。
(一)语法形式的演进
语气词“吧”功能的增强。“不是吧2”语气成分不断成为主导,判断动词地位下降,使得固化后的“不是吧2”表现情态,判断动词“不是”的否定性使它多表达消极情态。且由于两者高频共现,受到短语词化的演进,逐步固化为词。
(二)不同地区语言交流的产物
“不是吧2”最初在港台地区使用,尤其是在港台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中大量出现,后来文化节目输入大陆地区,受其影响“不是吧2”的使用一直延伸到内地,这是两地文化交流的结果。
(三)口语交际的“经济原则”
由于“不是吧2”的表意简洁性和丰富性,使得人们口语交际中非常多的选择使用这一结构来直接简明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使交际的另一方能准确恰当的理解消化,由于该结构在多场合的高频使用,渐渐固定为人们的语气情绪标记。
[1]聂环."不是吧"的叹词化及用法考察[J].文学教育(下),2014(05):32~34.
[2]邢福义.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5):38~45.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