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净
重庆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重庆 401320
PPP融资模式在巴南区应用中的问题解析
袁 净
重庆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重庆 401320
传统的政府融资渠道呈收紧的态势,用于土地储备的银行贷款明显收缩,融资平台存在融资压力、地方财政实力较弱,信用级别较低的矛盾凸显,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通过改变交易结构,通过设立有限合伙基金的模式来运作,按照“投建协同、投贷协同”的方式,同时引入资金方和建设方,以达到即能从相关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避免新增政府债务。
PPP融资模式;融资平台;基金
重庆在ppp改革方面一直领跑全国,2016年7月1日集中签约了34个项目,投资1307.5亿元。近三年ppp项目累计签约总投资额3900亿元。近年来,巴南区积极探索开展PPP模式,加强与企业之间合作,近期推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示范项目62个,总投资约1165亿元。2016年筛选的示范项目均为单体投资规模较大、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项目。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9个,计划投资83亿元;市政公共设施类项目12个,计划投资35亿元;土地整治开发类项目7个,计划投资133亿元;保障房类项目8个,计划投资50亿元;经营性社会事业设施类项目7个;计划投资31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19个,计划投资833亿元。
巴南区首个PPP项目龙洲湾隧道即将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龙洲湾隧道全长8公里,项目总投资约39.46亿元。龙洲湾隧道PPP投融资方案已于2015年8月27日获得市政府同意。项目采取“EPC+BOT”(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运营期内通过招标确定的单车单次“影子通行费”费率(即“影子票价”)、实际通行量电子计数计算年度通行费,由区财政实行购买服务20年。
2015年8月21日,重庆市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最大的PPP项目在巴南区正式签约。根据协议,负责托管市七院的重庆市万家燕投资公司将累计投入4亿元,将重庆市七院打造成三甲医院。双方的合作目前采用的是PPP模式进行托管,即民企将参与到医院经营,每年由政府支付一定的托管费,但并不持有医院股权,医院的公立性质不会改变。人事方面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现有职工的收入待遇、人事关系均不变,但未来可能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更灵活的机制和激励方式。通过此举探索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办法。
巴南位于重庆主城南部,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自巴南2011年提出要打造重庆中心城市“第三极”后的四、五年间,其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年均23%的高速增长,在建项目建设量非常大,资金的需求量很大。
(一)用于土地储备的银行贷款明显收缩
传统融资额减少的同时,新的融资方式市政债只是“杯水车薪”。市政债可能解决地方融资难题,但是量不够大,如2014年,巴南区从市财政获得的债券资金仅仅只有2亿元,仅占当地政府融资规模的2%。
(二)融资平台存在融资压力
当地一家投融资平台公司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渝兴建设),在该区具有较多的土地整治项目。2014年6月,评级公司的评级报告中披露,当时渝兴建设正在整治的土地计划尚需投资 91.29亿。评级公司称:“公司未来投资资金需求量大,存在一定的筹资压力。”下半年,43号文的下发则加剧了融资平台的融资压力。平台公司遇到的困难就是很难从银行融资,因为平台公司如果有抵押物可以从银行贷到款,但抵押物都用完了。
(三)财政实力较弱,信用级别较低
虽然巴南区几个基金项目引入的社会资本不尽相同,但是所投项目——土地市场一级开发避开了土地储备中心和融资平台两大敏感的融资主体,如此既可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避免新增政府债务。土地一级开发是有收益的项目,也有成本投入。以前由土地储备中心或者融资平台整治时,土地招拍挂后出让收入返还两者,两者投多少返多少。现在土地一级整治采用PPP模式操作,则收益返还给社会资本。如果项目无法满足收益,则由平台向社会资本补足,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算政府的直接债务,而是或有债务,也就不影响政府债务余额。而作为市辖区的区县,水务等收费权在市区掌握,区县并没有太多有收益权的项目。而有水务等收费权的区县,他们并不在市辖区,远离经济中心,出于规模考虑,社会资本并不会进入。
PPP项目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解决社会资本对项目的信心、对于风险控制的信心。如何做好投融资改革,搭建好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信用结构及交易结构,可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项目分类
项目库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类、市政公共设施领域类、土地整治开发类、保障房类、经营性社会事业设施领域类、产业发展类等。
(二)完善制度设计
在投融资模式选择、招标条件限制、项目公司组建、计价原则等方面注重设计,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形成完整封闭的合作链条,强化成本控制和风险防控。
(三)改变交易结构
可通过设立有限合伙基金的模式来运作,按照“投建协同、投贷协同”的方式,同时引入资金方和建设方。通过基金项目的形式推动土地一级整治、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PPP模式建设。此类基金预计的设计模式是:基金与其带来的各路资本和地方政府平台和施工企业共同设立有限合伙公司,然后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当地一级土地开发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司将土地整理交由企业去开发。待项目完工后,项目公司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获取本息收入,基金由此退出。通过这种方式,土地一级开发及配套市政建设避开了土地储备中心和融资平台两大敏感的主体,既可以从相关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也可以避免新增政府债务。
[1]王灏.PPP的定义和分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5):23-27.
[2]刘薇.PPP模式理论阐释及其现实例证[J].改革,2015(1).
本文系重庆工程学院2014科研项目《公司合营PPP融资模式在巴南区的应用研究》(项目号:2014XSKY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