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业华
津市职业教育集团 湖南津市 415400
浅谈中职英语课堂的自主体验学习
庞业华
津市职业教育集团 湖南津市 415400
本文通过对中职基础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改革尝试,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自主学习法和体验教学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英语课堂;自主体验
《基础英语》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英语会话能力,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发现专业英语的教学面临着这样的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作为一项必备的重要技能,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英语课却是大部分学生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一门课。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兴趣,学习热情不高,一上英语课就睡觉、玩手机、甚至逃课,英语课成为被学生最冷落的一门课。第三,由于班额大,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很多教师受到学生这种低落情绪影响,也逐渐出现了教学倦怠,无心钻研教学和教法,出现了英语教学中师生的“彼此痛苦折磨”的现象。第四、在考核上,我们虽然采用了笔试口试相结合,但常常因为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不得不一再降低考核标准,因此,英语的教学效果通常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为了改变这种教学尴尬,笔者尝试引入自主体验式学习模式,期望通过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机会,运用仿真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案例研讨体验法以及实地演练体验法等教学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体会成功的喜悦、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最初由英语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从活动的体验开始,继而得出初步结论,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终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从体验学习的理论可以看出:体验学习的过程正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革命性地转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两个角色: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接受终端,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快乐学习的源泉。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课堂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实践环境。比如接待、约会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环境和内容将情景融入教学中。这就是体验式教学法的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设计阶段。这一部分主要由老师完成,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不仅重视如何给学生设计预习学案,更重视在自主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做好“引领”学生的工作。创设情感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和转变学生学习风貌。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播放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学习气氛高涨,有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也变得轻松和愉悦起来。
创设学习情境,在于迎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语言描述、板书图画、实物演示和PPT演示等方法创设情境。具体操作流程是:课前通过设置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完成任务,并进行预习展示。如通过多媒体和PPT演示文稿,把“greeting”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讨论打招呼中需要用到的相关词汇和服务用语,这些都为接下来的语言学习做好了初步准备工作;首先帮学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在此情境下应如何用英文表达:“假如你代表酒店去机场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请根据情况进行打招呼、自我介绍,介绍随行人员,并对客人表示热烈欢迎。”
学生在该环节中自主查阅资料、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开拓思路和视野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担当引导和评判的角色,引导学生讨论并及时纠正。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情景体验阶段。这一环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如:在学习“在餐厅”这一单元时,教师将课前搜集的相关中国菜肴介绍、名称、图片、酒水知识英文、菜肴烹饪手法等相关专业词汇通过任务形式分发到各组,让学生做好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准备。同时,与学生一起模拟带客人去就餐情境,帮助学生归纳相应的服务用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得到语言点,并结合预习内容进行归纳。第二阶段是语言的积累与操练阶段。教师通过相关视频、录音的学习和模仿,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各项服务流程的理解,形成对服务用语在相应工作场景中的条件反射,通过反复的口语实操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入。第三个阶段是情景演绎,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步骤,属于语言的产出的过程。在结束一定时间的情境操练后,笔者都会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情境模拟,采用小组合作(Group-work),或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roleplay),采用模拟情景方式,完成服务工作流程。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外一种方法是小组竞赛通过将所学的语言进行巩固练习,通常适用在每次课前十分钟,这样既能达到温习语言的效果,又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自主复习。在这个环节的结束阶段,学生们需要分享互动体验的感受以及对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这个环节活动的开展为完整的语言运用活动做了必要的铺垫。
第四个环节是自主运用语言阶段。这个阶段分为课堂和课后两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是检验教学效果最佳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脱离书本后的创造性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训练方式有:连贯对话、角色扮演、笔头作文、口头或笔头翻译等。这些训练的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积极的语言小环境,调动和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通过不同情境演练,使所有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工作场景,通过不断的体验将语言输入。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总结和点评这次任务完成的得失,并总结此次体验的经验。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因此,在上述的四个环节中,学习者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工作中的对象,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只有真实场景的模拟,比传统课堂的严肃,多了一份课堂的灵动和和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更能放松心情,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这种教学方式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由于体验式教学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介入的少,少部分学习能力低、动力不足的学生就会掉队,从而使学生学习水平的离散度增大;有的年轻教师无法很好的拿捏学生自主学习的度,课堂上常出现放任学生不管、课堂缺乏“导”的过程;此外,从时间上看,学生的情境体验和交际活动需要花费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影响到其它教学内容的实施。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作进一步探讨。
[1]杨敏.情景教学——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2]程琪龙.体验式外语学习的认知功能探究[J].中国外语,2009.5.
[3]王羽清.体验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导游英语》为例[J].科教导刊,2011.8.
[4]李 亮.如何将情景教学法灵活运用于旅游英语课程[J].考试周刊,2010.2.
[5]孙洁.自主体验成就中职有效旅游英语课堂[J].考试周刊,2013.12.
[6]宋云霞,杨敏.体验式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0.29.
此外,幼儿美术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让自己成为幼儿的引导者,给幼儿以启发,营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引导幼儿在这个绘画氛围中,充分想象,自主创造,变成活动的主人。
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的前提是,活动必须有创造性,让其感受到艺术具有的美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一)运用游戏法教学
游戏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自主遵守或创造游戏规则,而在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兴趣,参与教学,同时,游戏法也是幼儿美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比如,幼儿中班学习“色彩”时,教师会根据班级内男生和女生的特点,分别设计游戏,对于男生,教师会设计“滚动的车轮”,让幼儿把自己做为开车的司机,为了让自己的车轮有丰富的色彩,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车轮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对于女生,则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小兔子、小狗的图片发到幼儿手中,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上面涂上颜色,并以动物的身份进行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在玩闹中感知色彩,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产生创作的欲望。
(二)运用启发示范法教学
幼儿美术教师教授美术绘画技巧时,不要预先给学生进行示范,而是把技巧中的难点和重点向幼儿讲解,让幼儿自主理解,用不同的方式尝试画出教师所要求的内容,形成思维模式。比如,在幼儿小班的一节美术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内容,如何画出自己的小手,引导幼儿根据刚刚讲解的内容,自主讨论,想出不同的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进行尝试。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台上进行观察,在适当的时候停止讨论,用讨论出来的画法画出小手,随后,教师对这些画法进行点评,示范教材给出的画法,改变幼儿的思维方向。
(三)运用鼓励法教学
运用鼓励法教学,要求教师给出具有明确指向与启发的绘画内容,用特定的事物引导学生,让其通过绘画,了解事物的形态,启发其思维,让其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幼儿中班美术课,“色彩”的进一步教学中,以“我的家”为主题,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房屋、树木、家庭成员等,并在树木上画出树叶,想象不同季节叶子的颜色,比如绿色、黄色、红色等,而一名幼儿不小心在已经涂上黄色的叶子上涂上绿色,想要动笔修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树上的叶子除了绿色、黄色外,还可以有其他颜色,树木也可以是一颗七彩树”,幼儿听到这句话后,消除了自己的顾虑,重新进行创作。
在恰当的时机运用鼓励法教学,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其形成求异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不会墨守成规。
(四)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不会包含过多的美术技巧,大多是把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用画笔呈现在纸上,因此,教师不要以成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根据幼儿现在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评价,完善课堂评价机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其一是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求教师不可以以长辈的身份,要求少儿对绘画作品进行更改,加以完善,而是要发现作品具有的朴实感和生疏的绘画技巧,进行评价,让幼儿敢于在绘画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其次,给出多元化的评价目的。教师除了要给幼儿的作品积极、正面的评价外,还要利用多种评价方法,让幼儿互相评判对方的作品,发现对方绘画具有的优点,发现自身绘画的不足,对自己有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使自己进步,提高绘画水平。并且,教师可以让幼儿之间互相交流,说出自己创作这篇作品的灵感和想法,引导幼儿发现创作想法的相同与不同,进而激发出幼儿的创作欲望。
教师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除了绘画内容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内容具有趣味性
因为幼儿处于一个特定的年龄段,有独特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无法深层次的理解事物,只停留于事物表层,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绘画内容时,尽量选择一些容易理解的事物,符合幼儿的认知,比如幼儿中班的教学内容“有趣的圆”,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一些半圆的物体,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这些物体,成为它的朋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半圆拟人化,激发出幼儿的绘画兴趣。
(二)活动形式丰富
美术活动具有创造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任意一种内容都可以作为参与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形式。像是以“有趣的线”为主题,每位幼儿都有一根细软的直铁线,幼儿要把这条直铁线任意弯曲,变成一条曲线,联想生活中的事物,在绘画中应用。
(三)在情境中开展活动
幼儿会把自己的想法直观的表达出来,思维有直观性的特点,如果把教学内容带入到实际生活中,在生活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绘画,可以提高幼儿绘画的积极性,让其自主探索,完成绘画作品。比如,美术教师引导幼儿中班画出蔬菜时,可以让其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要求幼儿把各类蔬菜带到课堂上,观察蔬菜的颜色、形状,以及蔬菜的形态,从不同的角度画出蔬菜,有的幼儿会选择蔬菜的根部,有的幼儿则会选择上部,画出的作品形态各异。而这种方式能够把幼儿带入到真实的情境中,使幼儿细心观察,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发现事物的细节,从细节处着手,描写事物,提高绘画的积极性。
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比如游戏法、启发示范法、鼓励法等,完善课堂的评价机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评价标准,提高学生绘画的积极性,而实践的过程中,要让内容具有趣味性,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情境中开展活动,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1]刘玉梅.探析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J].快乐阅读,2014,08:93.
[2]葛茂华.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5,50:6.
[3]陆丽莉.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4,16:190-191.
[4]王海香.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究[J].好家长,2014,11:56-57.
[5]林静.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研究[J].同行,2014,11:193.
[6]欧阳慧霖.创意美术活动在幼儿园的主题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7]邵利萍.初中美术教学中创意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06:98-99.
刘秀秀,1974年9月,女,辽宁普兰店人,本科,一级教师,幼儿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