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爱国诗人

2016-11-26 09:11孔见
中华魂 2016年8期
关键词:楚怀王楚国屈原

文/孔见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爱国诗人

文/孔见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赤诚的爱国者。

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在当时七国争雄中,秦、楚两国最为强大。屈原生活在楚怀王时期,正是秦国不断向外扩张,灭楚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时的楚国如《战国策》所述:“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屈原作为一位善于治乱的政治家,一度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官至三闾大夫和左徒(相当于副宰相)。他锐意革新,对内主张举贤授能,改革吏治,限制旧贵族的利益,为国家的强盛立法;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收复失地,并曾两次出使齐国。在屈原的改革治理下,楚国的内政和外交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旧贵族势力不满屈原的强国措施,横加指责诬陷,离间他和楚怀王的关系。昏庸的楚怀王从此疏远屈原,使他无法施展爱国的抱负。屈原不畏强贵,力谏怀王不要听信奸佞之言,结果却遭到被放逐的更严厉的惩罚。

屈原一生坎坷,先后被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父子两次放逐。他面对流放之地“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的恶劣环境,不改他对于祖国命运不能须臾忘怀之深情。他虽然一直煎熬在极度痛苦的孤独生活中,仍明确表示:“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就是说,不管自己如何贫困潦倒,都不会向龌龊的世俗低头,要把自己热爱祖国、坚守理想之心志坚持到底。据传,他在流放地多少年来反复行走,但都不肯越出国境一步,以表示对自己祖国的挚爱和忠贞之情。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很精辟的确论。这时屈原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而且对下层社会和人民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国家的现实和未来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于是,他通过大量的诗作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他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无限关切,也表达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政治理想。他流传后世的诗作有25篇左右,主要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这些作品,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想象力丰富,文采缤纷而富有个性,是不朽的浪漫主义诗篇。

《离骚》是一篇政治抒情长诗,长达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离骚,遭遇忧患的意思。在这篇长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借喻,抒写了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孤独无慰的悲痛心境。他为了实现心目中的理想,发出了这样的呐喊:“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就是说,虽然明知忠谏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但为了国家的前途而不能不说;我不怕自己面临的厄运,怕的是国家社稷的危亡。他怒斥奸佞群小:“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是他们把国家引上了绝路,“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他不顾自身遭受的危难,仍以天下苍生为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中洋溢着对祖国至死不渝的感情,表现了诗人无比高洁的情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尽磨难而不改爱国报国之初衷,这是何等可贵的情怀!

当屈原得知秦军已大举攻入楚国,他不忍目睹国家灭亡、生灵涂炭,遂跳入波滔汹涌的汨罗江中,以死明志。相传,当屈原投江时,附近船民都纷纷驾舟营救,未能成功,船民们悲痛地唱着“何由渡湖”的歌离去。他们从此约定,每年5月5日都要举行竞渡的仪式;同时百姓还向江中投放竹叶包的糯米粽子,让鱼虾不要吞食屈原的遗体。千百年来祖国各地的人们都以赛龙舟和包粽子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事迹告诉我们,爱国是在历史积淀中生长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生我、育我的土地山川、故园草木和自己人民的真挚的眷念,是对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认同与自豪;爱国,也浸透着理性的光芒,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和报国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各民族之间最强大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亲密无间地团聚在祖国的大家庭中。爱国主义的精神世代延续,它像长江大河源远流长,宽阔浩荡,永不止息,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激励他们阔步向前。在这伟大的精神面前,那一小撮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民族败类,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卑劣。

猜你喜欢
楚怀王楚国屈原
楚怀王贪小失大
《自相矛盾》扩写
梦见屈原
小燕子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剪碎”与“凑成”
楚怀王:我也曾雄才大略
屈原诗·天问
屈原送米
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