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灵毓
基于镜像理论下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郑灵毓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是捷裔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同时也是世界文坛上较为著名的著作。《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部作品主要是通过讲述托马斯和特丽莎的爱情,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从镜像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不同主人公在他人的世界中一次又一次寻找自我的坚持与执着。因此,从镜像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加强对《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部作品内涵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领悟到更多的人生意义。
基于镜像理论下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是从自我、人生和他人世界的角度诠释着作品对人生的价值。在经历母亲一次次的摧残以后,主人公特丽莎决定离开自己熟悉的成长环境和唯一的亲人,那一刻她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途当中。在与托马斯的婚姻中,特丽莎迷茫着自己和丈夫的感情,意在托马斯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她的每一次坚持和抉择都可以通过镜像理论去阐释,因此,通过镜像理论可以让读者对故事的发展形成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内涵与深意。因此,本文对基于镜像理论下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米兰.昆德拉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或者小说理论家,其作品往往蕴含着自身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不乏对时代、社会以及生命的思考。米兰.昆德拉的智商要高于他的情商,他的作品总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总是用清晰的逻辑告诫着读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待小说,米兰.昆德拉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小说是一门艺术,但是这种艺术感只有在作品具有灵魂时才能够得到体现。因此,他认为小说无非就是在思考故事和描写故事的基础上讲述着一个有灵魂的故事。因此,基于这样的小说创作逻辑,又可以将小说分为三类,即思考故事、描写故事和讲述故事。
《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是对生命的讲述,小说中讲述的生命是迷茫的、困惑的,同时也是多变的。故事起于托马斯对爱情的思考,他站在窗边思考着自己和特丽莎之间的情感,他不能理智的弄清这份感情是一种疯狂的举动还是真爱的降临,这种迷茫使他在收留特丽莎和放弃她之间左右徘徊。特丽莎对托马斯的犹豫也十分困惑,于是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个小箱子上,于是故事就在这二人的迷茫中展开了。
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可以深深感受到托马斯对不婚的坚持,在他的认识里婚姻和束缚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不想将自己封锁在婚姻的牢笼中。但是他又没有办法看到特丽莎痛苦,这种纠结与矛盾最终使他放弃了自己对不婚的坚持,逾越了自己的原则,与特丽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是婚姻对于托马斯而言只是减轻特丽莎痛苦的一种形式,风流浪子的本性依然没有被约束。
故事发展到最后,特丽莎看着跟随自己已经年迈体衰的托马斯,霎时间突然顿悟:这一生爱的如此沉重和悲哀。最后,托马斯和特丽莎在经历最后一场狂欢以后在车祸中死去。这样的故事结局与故事开头相呼应,迷茫中开始,凄凉中结束。由此可见,《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是一部充满矛盾和迷惑的作品,但是它带给读者的思考确是多样化的。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建立在对自我身份和他人世界的分析,即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便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途,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在寻找自我的同时也渐渐地迷失着自我,将自己异化在他人的世界里,当陷入在自我和他人之间挣扎的战争中时,这种自我的异化将达到一定的程度,从而在别人的世界中形成自己的镜像。
从镜像理论的角度分析,特丽莎在他人的世界里一次次地寻找着自我身份。特丽莎的人生是悲惨而又壮烈的,特丽莎的母亲在经历爱情和婚姻的失败以后,将所有责任完全归于特丽莎,从而让特丽莎从小便遭受着非人的待遇,为了获得母亲的认可,她对母亲言听计从,但是当成熟的特丽莎选择离开母亲的生活以后,特丽莎自我身份的寻找旅途便开始了。但是当他遇到自己的丈夫托马斯以后,新的自我意识又渐萌生,当他毅然离开托马斯以后,第二次自我身份的寻找道路又开始了。当他进入到混乱的战争中以后,不顾身边人的要求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此时特丽莎的眼中已经形成了不可动摇的自我身份。在特丽莎一次次在他人的世界中寻找自我身份时,读者可以感受到特丽莎的成长和坚持,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执着。
除了特丽莎以外,托马斯也在特丽莎的世界中寻找着真实的自我,尽管和特丽莎已经建立了婚姻的关系,但是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浪荡本性,从某种意义上分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坚持”呢?因此,从逼着的角度分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部作品并不是在着重塑造宿命般的悲剧命运,而是用一种异化的视角审视着人生。
通过分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作者和故事情节,可以了解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创作环境以及故事发展的基本逻辑。在其基础上,通过引入镜像理论分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主人公特点,可以让读者用全新的视角审视特丽莎和托马斯的人生状态。基于镜像理论下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可以让人感受到特丽莎对待人生的态度,同时在她一次次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思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