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近孰远(外一篇)

2016-11-26 08:12张叶子
长江丛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无知者护照言论

张叶子

孰近孰远(外一篇)

张叶子

前些日子去武汉园博会浏览各地园林美景,那些花草树木姓甚名谁,我们拿着手机只要对着小小的二维码扫描一下便一目了然,因而我认为自己已然了解花卉植物了。可自然界万事万物果真离我如此近吗?恐怕依旧是远的。最近因为要出一趟远门,早间查询了大洋彼岸和本地的天气预报,告诉自己和朋友该如何照顾身体,带伞还是加衣,似乎天气冷暖已经被我们掌控。于我而言,了解天气变化仅仅局限于气象台的预报,熟悉花鸟树木只是凭借屏幕上一方闪烁的文字,“自然”于我仍是远的。

所谓近,在我看来,意味着真正的接触。幼时常同大人一起外出踏青野游,虽不懂得欣赏鬼斧神工之美景,却从未有一刻觉得自然是远离自己的。粗粝的树木枝干、光滑的鹅卵石子、浓艳的天光日色、清澄的河流溪水,俯仰之间即可轻易感受。或许在数遍教导之后也不记得路边的白色花朵属于哪个纲目,晨起母亲不指导添加衣裳便无疑要伤风感冒……但不知道植物名称和天气变化从未让我感到自己与自然界的陌生。倒是如今,藉由手机的方寸屏幕,我看似把一切人类已知的自然知识握在手中,但却时常感到与自然万物隔绝的寂寞。我们是否只是从某种意义上对自然一知半解就算得上与自然亲密无间呢?这样理解恐怕太过肤浅吧。

身处穹顶之下,因着自然慷慨的馈赠而活,进而想要触碰这份沉重的恩惠,去接近他无垠的大美。目力所及之处,尽览光影流转之美;踏出房门,就能体验春之娇美夏之热烈秋之丰硕冬之凛然,又何必聚焦于屏幕上那方寸空间呢?知识,我们掌握它,并携这些知识去大自然中亲身感受、体悟,感恩自然的大美和精妙。

很多人,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中,几乎不舍得花费点滴时间看向窗外,领略自然风物……如此,则是舍本逐末,南辕北辙了。

自然与人类,人类与科学、与知识、与自然,孰近孰远,吾常思之。

也许有人觉得我矫情,管他大自然离我们远还是近,埋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而我,却不能这样“洒脱”。“两小儿辩日”,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它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固执如我,一直觉得大自然离我们还很远。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还远远不够。

无知者喧哗

满,是一种腹有经纶的沉默,因充实而寂静无声。而空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喧哗,因干瘪而聒噪不休。中国的古谚说半瓶子醋瞎晃荡,作家格拉谢拉·黑格尔的父亲教导少年时期的

格拉谢拉·黑格尔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无论是作为容器抑或是为人处事,吵闹的家伙大都是腹中空空的。

中国还有句古话说无知者无畏,不知用在此处是否恰当,我想大概也有几分这样的含义,因无知所以无所畏惧,进而不论何时都愚蠢地发声。这种事历史上倒是很多,为此性命难保的人亦不在少数,山河沦丧的也能数出几桩。幸而如今当权者总是头脑充实的聪明人,喧哗的无知者呆在了他们的角落里,若是一不小心给颠倒过来,不知有多少是非黑白都要重写,更甚者民不聊生,日月无光。

我们在日常里总也会碰上这些人,有时在生活中,有时在网络上。生活中的大概是敢怒不敢言,毕竟没人想因为他人的愚蠢而惹得一身荤腥,网络上可就大不相同,总有一些神奇言论成为大家一时间关注和嘲讽的焦点。我记得空间里曾有人转发比较美国护照和中国护照的异同,说是美国护照上书“美国是你坚强的后盾”等大哥言论云云,而中国护照则相形见拙。从而引出中国政府怯弱无能,美国大爷铁腕潇洒之类的言论,尽管被证实此事其实是无稽之谈,但仍有人借此批驳当权者不作为,又更加引出中国弱无缚鸡之力,作为中国人心中绝望等等。我看着不知是好笑还是愤怒,若说此类是因爱国而过于偏激是客气,概之以愚昧无知也未尝不可。事实上归根结底就是无知所致,这种人要是哪怕对政治有一星半点了解,恐怕也不会出此言论。又说到空间,似乎是人类智商的低谷,竟有人说出“我抽烟喝酒纹身但我是好女孩”这种自相矛盾的宣言。读之不禁失笑,为自己的愚蠢与堕落找托词,传播负能量不说还带坏小朋友。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事实证明,“无知者喧哗”。从古到今皆是常态,菜市场里每每人声沸腾,学府之中却总是鸦雀噤声、人人谨言慎行。或许你觉得这样说是抹杀了市井生活的本质,实则不然,若是人人学富五车,我猜想杀猪的老板也是能够谈吐风雅,气度不凡的。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辆聒噪的空马车,不仅毫无价值,还打扰了林间漫步的人欣赏鸟鸣的雅兴。无知者喧哗,要想迈出离开“愚蠢”围墙的脚步,首先要懂得闭上你喋喋不休的嘴巴。

猜你喜欢
无知者护照言论
智珠2则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他们的言论
如果护照快过期,如何保住有效签证?各国规定有不同
人可以不博学,但决不能无知
2016全球护照排行榜
护照力
无知是这个世界的皱纹
言论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