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毓筝
《镜像》系列自画像创作感想
卓毓筝
《镜像》系列创作组画,是我所画的一系列自画像的创作思路整理分析。它是我记录某段时间里的真实生命状态,捕捉它们是对内心的重新审视和判断。将此时此刻独一无二的生命状态、心路历程的捕捉与判断定格,描绘它们给我带来的思考。笔者觉得将这种判断、感知的过程用学院的方式记录整理,会有非凡的意义。
自画像是艺术家为自己绘制的肖像作品。古今中外,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热衷于自画像的创作。
(一)对中西方自画像作品的分析
纵观美术史,许多大师都曾进行过自画像的创作。伦勃朗被称为“带镜子的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包含了画家人生的各个阶段。他的这些自画像向观者展现了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梵高在他创作的大量自画像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观精神和炙热的生命情感。例如他《包着耳朵的自画像》深刻地显示了其内心的凄凉与无奈,反映出他一生的贫困与潦倒,但对于艺术和美却从未停止过歌颂与追求。席勒一生也画了许多自画像,尤其是在1910年的自画像,有一种令人动容的内在痛苦,瘦骨嶙峋而扭曲的肢体,痛苦而挣扎的表情,既张狂又脆弱,像是受到惊吓的野兽。
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也有大量以自画像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其中方立钧作品中的“光头”形象被认为是其作品中的特有符号,“光头”形象所隐喻的平庸、无聊、泼皮等在作品中被不断发展成独特的艺术面貌。与方力钧类似,岳敏君作品中的傻笑形象是另一个鲜明的符号。画家同样选择以自己为原型创作出一个个傻笑的形象,这些形象被放置在不同的背景中,他们在不同的语境和生活境遇中千篇一律地笑,画面表达出或调侃、或讽刺、或无意识、或无可奈何的意味。所以说,艺术创作中这种自画像元素往往来源于作者真实的内心,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镜像》系列自画像创作的意图
笔者创作《镜像》系列油画的过程,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自省,一种探索,一种告白。笔者每天要做一些事情,见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情。高兴得忘乎所以之后也许是沮丧得垂头丧气;平静之后也许是癫狂……如此循环往复又毫不雷同。若想要正视自己就必须在安静、孤独的时候,这些画都是在安静的状态下完成的。所以的情绪和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瞬间,比如我们下一刻往往会质疑甚至推翻之前的暂时的所谓定论。所以将当时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存在状态的主干抽离出来后重组在画布之上,笔者觉得这是一件有趣并富有意义的举动。经过自己的主观呈现之后,《镜像》中的自己甚至比自己更贴近自己。
在绘画的材料技法和语言表达上,笔者比较欣赏以色列画家阿利卡。在阿利卡看来,艺术的实质在于观察。他的画面总是透露出一种纯真自然的效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朴实自然,简洁直白。他以一种自然的现实主义方式作画,通常画作都是一次完成,决不拖到第二天,而且他作画时不会有过长的构思过程,信马由缰,自然而成。笔者在创作时也都是一次完成,要求自己始终对画面保持新鲜感。
在《镜像》系列油画的创作过程中,笔者尝试着借鉴阿利卡的技法与绘画语言,针对描绘对象的特点,在构图上力求简单明了;讲究造型感,注意正型和副型的关系,轮廓清晰。色彩使用上尽量概括,削弱色彩变化,加强明暗,背景几乎留白,以求突出形象,表现一种永恒性。《镜像》系列油画色调统一,追求深沉、质朴、沉稳的调子,借助画布的底色,主观地还原物象的固有色。在创作手法上,沿用笔者比较熟悉的写实方法。我努力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形式感,试图表达内在的某种本质。
当今社会,物质的空前繁荣富足更加凸显人们精神世界的空乏与惶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与挑战。物欲的洪流之中,能够“心远地自偏”地与内心做真诚对话的孤独者就愈加显得难能可贵。笔者试图使自己沉淀下来,质朴而真诚地用绘画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存在状态,以此作为对如阿利卡般清修式画家的一次致敬,向那些留给我们宝贵精神财富的艺术家致敬。笔者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如狄更斯所讲:“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我认识我们缺乏的并不是更多的骇人的新奇观念、想法、手段,我们恰恰缺乏一种恒久的安静,一种真诚独立的思考与表达。一个艺术家最有分量的话语就是他的作品,这组画也实实在在地记录了我这段时间的种种状态。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350117
卓毓筝(1990—),女,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