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建美
对流行音乐进入小学课堂的途径研究
文/郝建美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音乐,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我们和许多音乐教师一样,常常面临尴尬:学生唱课本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音乐却有滋有味。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孩子,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视角,更成熟理智地面对流行音乐?如何选择一些积极向上、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流行音乐渗透到我们音乐课堂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起这个重任。
小学音乐;流行音乐教学
上学期末,笔者对五年级的孩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大多学生的回答是:“我很喜欢音乐,但仅限于流行音乐。”“我对现在音乐课上的东西一点兴趣也没有。”“要是课本上的歌曲都是流行歌曲该多好啊!”诸多类似的回答真的应该引起音乐教师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周围的流行歌曲那么热爱,有些几乎是到了痴迷的程度?现阶段小学音乐课教学虽然已经跳出传统的、满足于教唱一首歌曲的模式而发展成为涵盖歌曲、欣赏、读谱、综合训练、歌表演、集体舞、唱游、音乐游戏等诸多内容在内的多元化新格局。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但是,教学内容与时代氛围的脱节还是显而易见的。学堂乐歌时期的歌曲仍然存在于今天的音乐课堂上。因为脱离了当时特定的环境,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已经不那么深刻。特别是速度较慢的抒情歌曲,学生更是不爱听不爱唱。所以,讨论流行音乐对校园教育影响的问题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音乐教育,从大处着眼,可以说它体现了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课程知识体系的冲突与矛盾。我认为应该有选择地让一些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拉近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1.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都初步建立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咨询、教研机构,改变了过去一直无专门机构和无专人管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那种自发状态;
1.2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法规和文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
1.3改变了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的状况,中小学音乐课开课率稳步上升,特别是1994年高中开设艺术欣赏必修课,更是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不开设音乐课程的历史;
1.4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1.5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1.6编写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教学器材配备在部分地区也已初具规模。
现在流行音乐充斥了整个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堂上闭口不唱流行歌曲,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歌声,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音乐。现在的时代强调人的个性,而流行音乐体现了人们在不同意境中的思想感情,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学生喜欢唱流行歌曲.显然单一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让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个时代的趋势,也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3.1让流行歌曲辅助器乐教学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课本上的练习曲已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学生渐渐地对口琴失去了兴趣。为此,我试着将流行歌曲引入器乐教学,没想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蜗牛》、《同一首歌》等一些流行歌曲,学生非常喜欢,我用钢琴为他们弹奏曲谱,先让他们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然后作为回家作业请学生用口琴把它练熟。想不到在第二节课时,学生们都能熟练地把这首歌吹奏出来。我心里真是高兴,因为平常学生对口琴回家作业没这么重视,吹奏的质量也没这么好。而且流行歌曲比课本上的曲子难得多,这说明他们有兴趣,肯在课后花不少时间练,看着他们投入的表情和吹完后那成功的喜悦,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有的同学还说:“老师,我下次吹《山楂树》给你听。”看,这就是流行歌曲的魅力。
3.2注意题材的结合
流行音乐与戏曲,民间歌曲相融合,反倒为流行音乐增添了几分传统音乐的色彩,它同样也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如:《阿姐鼓》、腾格尔的《蒙古人》、李娜的《青藏高原》等。这类音乐作品虽然与传统音乐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也不缺少传统音乐的味道,将这类音乐引入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印象,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3.3借助教学课外活动
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适合学生听的流行音乐,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在课上的紧张情绪缓解下来,也可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和音感;不仅为音乐课做好了铺垫,也会使整堂音乐课放松下来。与此同时,学校也可通过举行歌唱比赛的方式来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流行音乐,也可以通过此举措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舞台表现能力。
学生们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个歌手.喜欢他们帅气的外表,酷酷的造型。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了解却不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形成正确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品评,让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让他们了解什么样的音乐是优秀的音乐,让学生懂得鉴赏品评,能够自己摒弃那些不好的音乐。
笔者认为流行音乐引入小学课堂要把握好原则和标准,灵活地与教材结合,与课堂结合,与学生生活结合,能带来有益的帮助。因此,让流行音乐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校园势在必行。我建议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发展的目光来看待流行音乐的介入,抵制或回避的态度也可以暂时保留下来,让历史去证明: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能挥着翅膀,飞入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放出流行音乐的光彩,为学生架起一座通向艺术殿堂的桥梁,让艺术真正成为学生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蒋邦飞.中学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的显示意义和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诸艳.让流行音乐牵手音乐课堂——“流行音乐”进课堂之我见[J].神州(中旬刊),2011,(5):67-68.
(作者单位:沧州市运河区黄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