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惠
试论中国梦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智慧
韩光惠
中国梦的实质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后的复兴梦。复兴主要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拥有高超的智慧,是对宇宙人生最正确最全面的真理性表达,是中国人追求的心灵家园;不仅曾对人类历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更对陷入科技文明危机的当今世界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引领价值,堪称人类永续生存的智慧体系。所以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的中国梦,不仅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利于世界的和平。我们应大力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充满自信。
中国梦 复兴 传统文化 智慧 自信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摸索,中国共产党越来越相信自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将之凝练为三个字——“中国梦”!
中国梦,实际是复兴梦。“复兴”,是因为我们曾经辉煌几千年,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却在百年前遭人欺辱而衰落。现在,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展现出复兴的光明前景。正如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我们应当清晰地看到,中国梦是时代主题与历史传统相融合的结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也是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时坚定表示,“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掷地有声的宣示,表现出在波诡云谲的世界风云里中国人的智慧胆识,传达出强烈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道路自信,首先源于文化自信。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说“造化”是自然的功力,那么“文化”则是人类的本事,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文化是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和血脉。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中国梦,中国道路,就是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固然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特殊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但它之所以格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还在于它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华文明带给中国人民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众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追求的心灵家园,是人生成长的价值体系。在近代百年屈辱岁月中,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我们也经历了对自己文化怀疑的痛苦。曾以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婚姻、我们的饮食、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我们的文字,都应该向西方看齐,科技更不必说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在经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思想意识大量“西化”,饱尝物质的甜蜜与精神的痛苦之后,才发现物质富裕并不能解决人生的幸福问题。我们开始返身回顾自己传统文化的根,认识到她珍藏的宝贵价值,惊叹我们老祖宗的高超智慧。自上个世纪末起,民间企业大量自发的“寻根”讲座、诵经活动,引发强烈的共鸣效应。国内出现“国学热”,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爱和平、以人为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
当现代西方科技文明进入后工业时代,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气候变化、战争阴霾、疾病纠缠,等等难题困扰着世界各国。人们发现,科学技术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科技发明的军事核子武器,生化武器,基因武器,可以几十次上百次毁灭地球。这个以科技为主体的现代西方文明已经出现严重危机,于是,西方把眼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早在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就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指出,西方文明在创造惊人的物质财富时,却因其不可遏止的活力与破坏性,将整个人类社会绑上了高速行驶的列车,固有资源的消失或减少,使人类进入了充满矛盾和焦躁的半荒漠时代;现代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充满了不稳定感,且这种状况越来越糟糕。而中国文化,以其长达几千年的庞大人口高度统一的社会,却有着堪称奇迹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汤因比清晰论述了中华文明遗产的优秀资质,认为防止人类集体自杀的唯一道路,在于如何能形成人类的和平融合,而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足够的智慧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他预言,中国文化是融合全人类的重要核心,“二十一世纪属于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包含儒释道三方面,着力解决人类永恒面临的三大难题:儒家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家解决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道家阐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个体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正如有智者指出的那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是人类的宝贵遗产[1]。例如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中华文化非西方的“二元对立”,而是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共处一个宇宙空间之中,“万物与我为一”(庄子)。所以,中国文化善待自然,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被西方学者称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在人与人关系上,儒家文化主张克制自己,善待他人,至少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前就关注体恤弱势群体,体现高度的社会文明。这种张扬道德、安定人心、扬善化恶,追求人类一家的“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现代西方以科技、民主、自由、人权为主体价值,以欲望刺激为动力,虽快捷高效,锐利大胆,获得短期局部丰沛的物质利益,但也激起人类无限的贪欲和傲慢,带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已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它所崇尚的核心价值,隐藏着深层的价值观冲突,存在着眼光短浅的享乐主义和自私自利的人类中心主义,使世界倾斜失衡。
以中华文化为首的东方文明,深邃、博大而谦逊。它克制、舒缓、平和,追求整体平衡,注重群体利益,尊重人的生存发展权力;“以人为本”,抱持仁爱之心与负责态度,节制合理地利用自然,为世界带来祥和,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这种文明理念,也部分成功地引入当今世界政治生活中。如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三国联合提出了国际关系应遵循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在今天已成为国际交往的金规则。这可看做东方文明理念对世界做出的一个贡献。
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感慨: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我们应该为中国有这样的历史遗产而骄傲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追求的心灵家园,也是人类生存的智慧体系。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紧张、危险的时代,这是过去的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当今世界实际上是欧洲的扩张和全球霸权的产物。他指出,“如果说20世纪60年代新世界的核心问题是由殖民地革命引发的第三世界平等发展权的话,那么21世纪新世界的核心问题已经转移到了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方面。”我认为,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用武之地,东方文明有足够的智慧来纠偏和导正科技的弊端。正如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呼吁的,“全球治理需要中国的智慧和参与”[2];他相信,重视和谐与平衡的中国传统文化,会给世界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自己的人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道路选择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富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在人民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于历史曲折发展的原因,我们的传统文明已断代一百年,疏离了四代人,传统文化面临内部资源流失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目前“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1]。我们不能愧对祖先,遗恨后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显著增强”,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明确号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调动成千上万的中华文化的智者,认真解读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和实质精神,发掘出为我所用的时代意义,更加通俗易懂地诠释和阐发传统文化,更加形象生动地表现和传播传统文化,将“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和而不同”的文化智慧,“厚德载物”的文化轴心,系统整理,开发,输出,传承,“造就一批世界级的文化代言人”,把握自己的“文化主权”[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高文兵.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N].人民日报,2013-7-22.
[2]希拉克.金融危机与新的全球治理[Z].中国外交学院演讲,2009-04-29.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17.
韩光惠(1963-),女,四川泸州人,本科,西南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