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敏
美巴关系发展概述
夏晓敏
美巴关系这一独特的双边关系,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美巴关系的发展历程及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全面梳理美巴关系,最后展望其发展前景。
美国 巴基斯坦 美巴关系
(一)1947年——1979年
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一开始巴基斯坦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而此时的美国对巴不太重视,双方保持着距离。50年代,美国计划把巴基斯坦纳入它的遏制体系中。而此时的巴基斯坦为应对印度的威胁,决定与美国结盟,以获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1954年5月,巴基斯坦和美国签订《巴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巴美双边防御协定》,并且加入了美国组建的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和中央条约组织(CENTO)。
美巴虽然结盟,但其关系发展得并不顺利。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巴基斯坦不满肯尼迪政府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美巴关系出现危机。巴转而发展同中国及苏联的友好关系。巴政策的转变引起美国的不满。时任美国驻印大使的加布尔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说道:“一个美国的坚定反共的盟国因为对一个中立主义国家的不满而与中国共产党人交易,这真是历史的嘲弄。”[1]由于美国在第二、三次印巴战争中,没有帮助巴基斯坦,使得美巴关系在1965年降到历史最低点,更使得1971年巴基斯坦惨遭印度肢解,东巴独立。恰逢此时巴基斯坦开始发展其核计划,美巴在核问题上分歧不断,使得美巴关系比较紧张。70年代末,巴基斯坦相继退出两个军事条约组织,回归“不结盟”政策。
这段时间,印度因素在美巴关系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1979年——1991年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巴战略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美国为了抵御苏联南下,把巴基斯坦视为遏制苏联的“前线国家”。由于二者战略利益一致,美巴关系迅速升温并逐渐进入蜜月期。
尽管身处蜜月期,巴对美国仍有戒心。首先,美国不支持巴基斯坦和印度抗衡;其次,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是以巴基斯坦不发展核武器为前提的;最后,美对巴的武器援助没有配备最新的装备。同时,巴基斯坦出于与伊斯兰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考量,没有完全依赖美国。
该时段防苏遏共因素的在美巴关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 1991——2001年
苏联解体后,促成美巴结盟的防苏遏共因素不复存在,巴基斯坦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1998年巴进行核试验、1999年发生了卡吉尔冲突及穆沙拉夫的军事政变,对此,美国根据《赛明顿修正案》、《格莱恩修正案》对巴进行经济军事制裁并加以谴责。两国关系陷入僵局。之后,布什政府更加重印轻巴。当时美国的高级官员这样说道:“在如何对待印巴两国问题上,我们已经禁止使用‘不偏不倚'这个字眼了。我们打算根据不同的原则来分别看待同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2]布什政府的这一政策使得美巴关系在新世纪伊始跌入谷底。
(二)2001年以后
9·11事件使得美国的“外交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的盟友变了,外交政策变了,外交重点也全变了。”①美巴关系也于僵局中出现了转机。为打击恐怖势力,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巴恢复了其“前线盟国”的地位。美巴关系在冷战十年后迅速升温,继续向前发展。
随着反恐的深入发展,美巴两国因利益诉求和战略目标不一致而摩擦不断。2004年的卡迪尔·汗事件为美巴关系带来曲折。2011年以来,美巴围绕反恐问题的矛盾更加突出。5月1日海豹突击队越境击毙本·拉登,凸显出美巴信任缺失;2011年“哈卡尼网络”等武装组织在阿富汗境内频频发动针对美国和北约的恐怖袭击,美巴关系变得紧张;11月26日,驻阿富汗美军袭击了巴的两处哨所,造成巴军24人死亡13人受伤,为此巴基斯坦切断了北约军队的后勤补给线。这一边境冲突事件让本已紧绷的巴美关系陷入严重的危机。[3]
尽管美巴双方在反恐过程中摩擦、矛盾不断,但出于两国长远的战略利益和不能失去对方的现实压力,华盛顿与伊斯兰堡政府将会继续发展合作关系。
纵观美巴关系的发展历程,美国对巴基斯坦一直奉行的是“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由于美国强大巴基斯坦弱小,美巴实力对比悬殊。所以美巴关系的主动权几乎都掌握在美国手中。双边关系也随着美国战略利益的调整而不断变化。美巴关系的发展再次印证了国际关系中实力是压倒一切的决定性因素。
注释:
①[英] 《星期日电讯报》,2001年9月30日.
[1]John Kenneth Galbraith. Ambassador's Journal: A Person Account of the Kennedy Years [M].New York:The American library,1969.P457.
[2]伍福佐.在僵局中出现转机的美巴关系[J].南亚研究季刊,2003(01).
[3]张力.反恐矛盾对美巴关系的新挑战[J].南亚研究季刊,2012(03).
夏晓敏,女,山西忻州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世界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