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诗贝
从日记中还原淞沪战争始末
沈诗贝
本文通过对蒋介石、翁文灏、胡适、蔡元培、周佛海日记的解读来还原淞沪会战的时局状况和各方态度。
淞沪会战 日记 自由知识分子 低调派 政府要员 态度
作为抗日战争中最早进行,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场会战,淞沪会战历来备受学界关注,相关著作研究多如牛毛,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多样性的素材和解读空间,但同时也使这场发生在70多年前的会战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当年政界及知识分子的个人日记来还原和解读淞沪会战时局及各方态度。
1937年8月13日,《申报》三版用醒目黑字印刷道:“日军夜袭南口未得逞 双方炮战极剧烈敌卒被击退 静海方面冲突后敌退杨柳青 独流镇良王庄均经我军收复。”①
7月份,在日军与宋哲元于华北发生冲突后不久,蒋介石就发表了声明:”现在我们唯有领导全国民众,举国一致,抗争到底。“②8月7日,在与南京的战略家商议后,蒋决定将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转移至上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上海的阻塞地形有利于抵消日本在大炮,坦克,后勤方面的优势。同时,上海租界众多也有利于引起列强的关注和同情。8月11日,蒋将三个德械师调入上海界域。8月14日,《申报》二版头条写道:“沪日兵昨晨首先挑衅 我军抗战敌受重创。”③事实上,“当8月13日作战开始的时候,中国军队约有8万,日本军队只有1.2万,德国训练的中国军队,有一个星期几乎把日本人赶进黄浦江。”④从现在披露的史料看,蒋的事先准备使得《申报》的这种关于“挑衅”的说法似乎不近事实。而无论是哪一方有意在上海开战,中日双方在随后所采取的强硬态度让战争似乎超出了他们自己预期。“在三个月的作战中,大约27万中国军队——整整60%的国民党防卫力量和蒋介石现代化陆军核心——或死或伤,日本人伤亡超过4万。”⑤
从8月12日到会战结束,身在上海的蔡元培几乎每一天的日记中都记载了战争的状况。除此之外,蔡还记述了与朋友办伤兵医院的经过。8月12日“马相伯筹设伤兵医院”,8月16日“俟与市当局接洽后,或可以院屋一部分办伤兵医院。”而从对战争的记述中,也可发现蔡对于国民政府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8月15日“我空军首次出战,炸毁三敌舰。”18日“连日击落敌机在三十架以上。”⑥可见当时年过七旬的蔡对于淞沪抗战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并且还主动义务地加入了后勤保障工作的建设。
与年逾古稀的蔡元培不同,正值壮年的翁文灏此时身居要职,37年的8月份,他正在国外考察。8月13日这一天,他的日记中只是简单的写道:“上海有战事,以后称为八一三。”⑦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翁复杂的情感,因为仅仅几天前,翁的日记(八月六日)当中写道:”本日,在京家眷迁居上海!“⑧随后的几十天,翁的日记中不间断的有战事介绍,可见虽身在国外,翁对于战事还是十分关心的。八月底翁乘船辗转回国,9月5日抵南京,下午见蒋介石,蒋对其提出两点要求。”一,对日抗战,必久站方能唤醒各国,共起相争,而得胜利。二,长期抗战,必须坚守西部(平汉粤汉路之西),以备及时反攻,因之必须准备振作西部经济的生产力量“⑨并且命令翁实管资委会及第三部。这里有两方面内容要谈,第一,翁刚刚从国外回来,舟车劳顿,他仍第一时间抵宁汇报情况并立即投入工作当中,足见其对战事的关心,另一方面通过蒋跟翁的谈话,也不难看出此时蒋已经做好了会战失败,固守西部长期抗战的打算。
蒋对淞沪会战虽不抱有太大希望,但总归心存侥幸,特别在战争初期。8月7号,蒋日记写道:”南口阵地已固,此心略安,以今日战况,敌或有退却可能也。“⑩但在十三日战争打响后,蒋的信心就被一点点打击殆尽,”新近在上海附近登陆的日军师团骁勇善战,几天之内就把中国两个精锐师团的兵力消减一半。”11
其实早在会战一开始(甚至之前),“低调派”对于战争的态度就是不明朗的,而战争开始后的两个礼拜中国军队的失利使他们的这种想法再次加剧了。“低调派”骨干周佛海在8月16日日记中写道,“闻沪战无进展,甚虑。......感事怀人,百虑俱集。”8月20日,“余始终认为,中日关系非一战可了也。”12凡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出周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包括胡适,在沪战开始之前仍然对和平有所希冀,他在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一、近卫内阁可以与谈,机会不可失。二、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有和平希望。”13可见包括胡在内的一批非低调派自由知识分子也希望尽可能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而到了8月18日,胡甚至与高、周、程等“低调同志”长谈并于十九日将长谈内容与蒋介石交流。此时都身在南京的胡和周也时常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骚扰,8?月20日,胡写道“如此好夜,人类偏要用来相屠杀!”148月19日,周写道“敌机或不值,忽大队来袭,炸军校,中大,考试院等地。”15从某种程度上说,会战初期,他们的态度和经历有一定相似性,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两方面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9月20日随着增援的完成,日军开始全面进攻。至10月15日,日军攻破温藻浜,战事告急。战争进行的愈加残酷,史说这样回忆道:“日军在长江沿岸及黄浦江沿岸继续登陆,与我军一个点一个点地争夺,往往日军白昼占去,夜间我又夺回。”16
而在蔡元培日记中,我们却明显能够感受到他刻意忽略对于了中国军队失利的描述,而更多的是强调政府的军队在哪里又打了胜仗,获得了某某大捷。如9月19日“敌阵地受重大损失。”10月2日“上海我军两翼空前大捷。”17由此可见,蔡对于国民政府的军事方针是比较支持的,对于战争也一直抱有较积极的态度,是名副其实的主战派。这在他9月13日的日记中最有体现,其中他对郭沫若的《抗战与觉悟》做了摘抄并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次说,有一部分人希望战事早早得到一个段落,这种心理,在抗战上是很危险的。次说,有一部分人认为损害太大,牺牲太大,也与恐日心理相差不远......某军人屡败屡战的表示以证坚决抗战的必要。说得真透彻!18但另一方面,蔡对列强的介入也抱有一定的幻想,在日记中他多次记录了英美的态度,如9月24日敌机轰炸南京暴行,德法英美一直抗议,欧美报纸均痛加斥责。“9月29日”报载国联大会二十三国咨询委员会于昨日午后通过决议案,对于日本飞机轰炸中国并未设有防御工事各城市一事,郑重加以谴责。19另外,在9月21日和28日的日记中,蔡分别记录了胡适前去美国和到达美国的情况,他如此关注胡,除了朋友间的关怀外,也是希望胡此去美国能够从西方获得支持。
会战初,胡适与低调派人士多有接洽,在对战态度上也显得比较摇摆。然而战争开始后,胡适的思想是有转变的。在9月8日的日记中,他写道:“十点到铁道部官舍见汪精卫先生......谈次,我劝他不要他性急,不要太悲观。十二点到高宗武家......我也劝他不要太性急,不要太悲观......这一个月的作战至少对外表明我们能打,对内表明我们肯打,这就是大收获。”20可见9月8日这一天,胡接连安慰了两位低调派人士,这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战争的自信心提高。同一天上午,他还见了英国参赞,谈英国海军在中国海的军舰是否有足够力量。可见,胡适已经开始比较积极地寻求列强的武力干预了,而不是像战前那样准备一味拖延。这种思想态度的转变也导致了他十几天后应蒋介石的委托前往美国求援。
反观周佛海,此时仍是举棋不定,甚至有一定恐日情绪。9月23日,阅薛福成代李鸿章所拟各项奏议中有应付日本者。......此为中国根本国是,实为慎重决定也。“219月25日”闻敌将炸粤汉沿线,长沙当为其目的之一,妻儿在长,又无防空设备,焦灼之至。......晚做离奇杂梦。?三时又为警报惊甚,起约一小时复睡,不能安枕也。”229月30日,他与高宗武谈并致电胡适,希望他能求得美国的支持以从中斡旋,从这一日开始,周的日记中时常出现“求和”,如10月3日“早一日和平,中国多得一点好处。”到11月14日,上海沦陷后第一天,周的日记第一句话即是“八时起,综合各方情报,前途暗淡已极。”23可见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将他打得心力交瘁,战场上的失败和敌机的骚扰,使得本来就比较消极的他对前途更加不抱希望。从九月底开始,周的日记中一直在讨论该采用何种方式求和能够使中国的利益获得最大程度保护,可见在“求和”这条路上,周也是经历了反复思想斗争和深思熟虑的。
而在会战初期刚刚回国的翁文灏此时迅速投入到资委会的工作当中。伴随着敌机的骚扰,他每日都紧张地进行着工矿业的建设工作,日记中多次提到军费及军工厂建设问题。另一方面,他对于国际形势也是十分关注的,10月5日,谈美总统在芝加哥斥侵略国的演说,11月2日,见蒋面呈中英经济合作办法。24可见,此时身在政府要职的翁和蒋的步调基本保持了一致,即一方面为长期抗战做准备,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欧美支持。
11月13日,《申报》二版大标题,“?风雨凄其,上海全市昨沦陷,尚有军警做最后牺牲。”25身在上海的蔡元培于两个礼拜后,乘船前往香港。蒋也同时下令,将沿海各省所有大学将全体师生撤到内地。至此,会战基本结束。蒋固守上海虽然有吸引西方世界关注之嫌,但战争的灾难性是他始料未及的。根据11月5日何应钦的报告,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死伤187200,约为日本的4倍半。同时,大量溃散的部队无法形成战斗力,缺乏粮食、弹药,而这实质上也导致了一个月后南京保卫战的全盘失败。
对于国民政府第一次如此强硬的与日军进行的鏖战,以蔡元培为首的老牌知识分子总体态度是比较积极的。而新派自由知识分子(以胡适为代表)在会战初期显得比较迟疑,但由于蒋的强硬和军队的顽强,他们对战争的态度产生了积极的转变。而“低调派”(以周佛海为代表)对战态度始终消极,加之国民政府的节节失利和日空军的频频骚扰,他们转而探讨求和并不断地思考该以何种方式求和才能保住最大利益。而国民政府要员(翁文灏为代表)一面在努力与蒋保持一致,一面也对战事做出一些理性的预判,这既体现了他们的战略眼光,也侧面体现出蒋在这一时期权力的上涨。
各派人士在对战态度上纵有差别,但相同的是,都希望获得国际的支持和帮助。可见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中大多数人是不希望中国单方面与日本战斗的,无论为何目的,他们都希望欧美可以尽早介入,而这种心态实质上也影响了后来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
注释:
①《申报》1937年1——12月,南京图书馆藏.
②《日本探求自主:国家的安全与对外政策,1930——1938年》,克劳利,第339页.
③《申报》1937年1——12月,南京图书馆藏.
④《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主编,第548页.
⑤同上书,第548页.
⑥《蔡元培日记(下)》,王世儒编,第498、499、501页.
⑦《翁文灏日记》,中华书局出版,第163页.
⑧同上书 第161页.
⑨同上书,第168页.
⑩Chiang Diaries,Hoover,August7,1937,box39,folder15.
[1]申报.1937年1——12月.南京图书馆藏.
[2]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王世儒编.日记(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