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视觉意象研究
——以淮北汉画像石为例

2016-11-26 02:42曹光宇
长江丛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画像石淮北

曹光宇

淮河流域民间艺术视觉意象研究
——以淮北汉画像石为例

曹光宇

本文从视觉意象角度对淮北汉画像石,通过直接感知和意象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淮北汉画像石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民族的思维形式与表达方式,研究淮北画像石对促进淮河流域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视觉意象 淮北汉画像石 直接感知 意象表现

一、前言

安徽淮河流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决定了传统民间艺术兼具南北特点,粗犷中透着秀美、淳朴且洒脱的审美个性和文化传统。淮北是中国五大汉画像的产地之一,发掘出了大量汉代的画像石,反映出我国汉代人民族精神的写照。淮北汉画像石造型上没有透视关系、结构比例的限制,民间艺人在创作中融入个人审美思想,通过比喻、象征、谐音、假托等寓意手法进行概括提炼,重新塑造一种非写实、非抽象性的意象形象。一方面淮北画像石创作的主题和素材都来源于生活、自然、环境的直接感知,很多是对生活的直接描述并带有生活原型的特点,将内心与外物,自然与生活渗透、协调的思想观念成为民间艺人创作的源泉,形成各种图形意象并赋予图形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在造型表现上不再是对自然物象的模拟,而注重表达主观感受,无论是造型结构、色彩、透视都是大胆夸张、生动而不受客观形象限制的意象造型,体现了中国民间传统造型观念所形成的独特心理和审美观念。

二、淮北画像石艺术特点

淮北画像石起于西汉末年,结束于东汉晚期,主要用途是作为墓葬建筑的一部分而产生、发展的,如墓阙、祠堂和墓室作为建筑装饰,画像主要镌刻在门扉、门楣、门柱上,也有少量在墓主室雕像的。淮北画像石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再现了汉代的社会风貌,他们“可把平凡无奇的家禽家畜画成花牛、花猫;可把难入整体视域的景物画成尽收眼底;可把远景近景等量并重的(地)清楚展示;可不顾人物的解剖比例、物体的固有色相、成角透视法则等等而异想天开的(地)自花草,不同属性的题材内容,天上的、人间的、现实的、想象的东西,全部统一到一幅作品中,构成和谐而美好的画面,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隽永的魅力”。[1]

(一)直接感知

第一类作品画面内容源于社会生活和表现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感知,获取画像石的内容与形式,有反映生产、生活方面的:车骑出行、迎来送往、乐武杂技、捕鱼田猎等反映当时现实生活及娱乐的场景。第二类创作手法则完全是创作主体主观意识和感受的符号化形象。有反映远古神话方面的: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羽人等。神话传说是淮北汉画像的主要内容,如淮北博物馆馆藏的《天马行空车马出行图》就是把现实生活、想象和传说融合在一起,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组成一幅以天上人间为题材的画面。有反映祥瑞辟邪方面的:铺首、朱雀、青龙、白虎、鱼、神木、玄武等祥禽瑞兽等。在淮北汉画像中常多见铺首衔环刻在门扉之上。第三类有装饰纹样类,如水波纹、田字纹、两龙穿璧等, 强调有节奏感的形式美,从装饰的角度组织画像构图,富有浓郁的装饰韵味。

(二)意象表现

淮北汉画像石艺术表现的并非简单的形态模仿,而是以直觉感知为基础,“以形写神”的造型思维标志着中国意象造型的成熟。在造型上采用大胆合理的想象,突出最主要、最富特征性的形态,并把现实生活中的物象运用独特的形式语言去组织和安排,富有朴实自然、生动夸张的艺术感染力。汉代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通过高度概括力和象征意义的形象加以提炼,突破了理性和常规,画像石中的人物、动物形象生动传神,造型夸张准确、朴实优美,丰富的想象力反映出汉代艺人自由、轻松的创作状态和整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写道:“在汉代,不但舞蹈、杂技等艺术十分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常常呈现出一种飞舞的状态。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的龙构成,雕刻也常常是一雄壮的动物,还要加上两个能飞的翅膀,充分反映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活力”。[2]

三、结语

通过对淮北汉画像石的分析,发现视觉意象上表现的并不是简单的形态模仿,创造的是观念性、象征性极强的艺术,具有深厚精神内涵性的观物取象思想。杨学芹、安琪在《民间美术概论》一书中曾阐述“艺术的美学观念是由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决定的。一般认为写意性是中国的传统特征,写实性是西方的传统特征。写意与写实的分别,是源于艺术美学观念的区别”。 这种意象造型观念演化为一种承载某种精神与情感的符号,影响了之后中国绘画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从淮河流域的淮北汉画像石创作的意象造型中,呈现出对新图形的追求以及创造新形式的可能,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造型因素具有现代艺术形式语言,从中抽取一些造型因素和构图法则加以运用,对中国当代绘画提供借鉴和开拓的可能。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2):215~216.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62.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媒系)

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淮河流域汉画像石艺术研究—以淮北地区为中心,项目编号:sk2015a266。

曹光宇(1978-),男,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媒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油画创作。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画像石淮北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汉代画像石题榜隶书艺术研究》评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明清时期徽州与淮北衣食文化之比较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基于SWAT模型的淮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响应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淮北夏玉米的生育特点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