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辉王一峰张丽云
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困难与对策
◎黄剑辉王一峰张丽云
绿色金融为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机遇。G20杭州峰会将绿色金融纳为重点议题并发出相关倡议,表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我国银行业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增长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社会形象均有重大意义,必将成为金融业在“十三五”期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的整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银行业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对策建议。
绿色金融;银行业;碳金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需求持续扩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重要举措。今年9月,绿色金融首入G20杭州峰会议题,再次受到全世界的共同关注。在此背景下,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助力绿色经济,也成为银行业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和促进自身经营转型的重要方向。
1.绿色金融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在于其关注环境和社会效益,努力将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环境成本或收益“内部化”,追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从广义上讲,绿色金融也包括金融企业自身办公运营的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的绿色化。从绿色金融的工具来看,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产品、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等。
绿色金融体系则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2.绿色金融为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机遇
(1)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金融将在推进信贷结构调整、防范和化解结构性风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要提升经济的增长潜力和技术含量,必然要求银行业以服务绿色产业发展为支点,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增长模式转变。
(2)有助于商业银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中的环境社会风险事件频发,不仅给企业造成财务损失,而且带来严重的声誉风险。随着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日益突出,风险管理的政策、标准、手段和工具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发展绿色金融,遵循制度、标准和运用各类工具,有助于国内银行业识别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也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有利于提升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竞争力。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国内银行业深入开展跨国金融服务成为新趋势。在很多国家,除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外,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是其考量金融机构的重要指标。对致力于走国际化道路的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其扩展业务范围、防范融资项目的国际合规风险,也有助于其改善与客户、政府、民众及媒体的关系,提升服务水平。
(4)有助于提升银行社会形象。当前,上市公司和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国际上通常被要求披露其环境责任信息。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提升国内银行业的社会责任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3.国内绿色金融需求巨大
据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金融团队测算,2015-2020年,按照落实现有已经制定的环境规划、计划和标准的“低方案”,我国在工业污染治理、环境修复、可持续能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资源节约五大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为15万亿元;若基于环境无退化原则的“高方案”,则资金需求为30万亿元,2015-2030年的绿色融资需求达123万亿元。
虽然绿色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体量和融资需求,但财政资金在全部绿色投资中的比例将有所下降。据估算,2015-2020年,只有10%-15%的绿色投资项目能由政府出资支持,社会资本占85%-90%。在此情况下,金融业担负着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事业、填补绿色发展融资缺口的重任。为此,我国亟须构建系统的绿色金融体系,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绿色产业发展中。
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近年来,伴随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各类机构的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但同时,绿色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众多问题,距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还有距离。
1.绿色金融市场逐步形成,绿色金融体系加快构建
(1)绿色信贷规模持续增长,占各项贷款余额的近10%。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大力推进绿色信贷业务,绿色信贷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7年7月,绿色信贷发展之路开启;2013年11月,29家银行签署《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信贷业务专业委员会。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2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以上。
从金融机构的实践操作来看,大都进行了如下探索:一是制定了相应的绿色信贷政策、指引或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机制。二是进行了一定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是建立起问责机制和责任体系,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直接与工资、奖金及评先等挂钩。四是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控制,开始探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按照地区、行业建立环境和社会评价体系,从信贷规模、授信额度、贷款利率和经济资本等多方面支持绿色行业发展。
(2)绿色债券市场处于大规模启动前夜。我国的绿色债券市场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2014年5月,中广核风电成功发行国内第一单“碳债券”,成为我国绿色债券的初步尝试。兴业银行最新发布的《绿色金融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绿债市场共计发行549亿元,占全球规模的29.3%,离岸绿债发行量名列全球第三,遥遥领先于其他经济体。下半年伊始,我国绿债市场继续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7月国内市场绿债发行量达到430亿元,中资机构境外发行30亿美元,两项合计超过了上半年累计水平,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有望达到5.7万亿元。
但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绿色项目认定、信息披露、独立机构评估或认证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
(3)绿色基金市场逐步升温,PPP模式成为重要方向。过去,我国绿色金融主要局限在绿色信贷。但是很多绿色项目,尤其是新的绿色项目,首先需要的是股权融资,而且也只有当政府背景的基金参与投资后,才可以大大降低民间对此类项目的风险厌恶。为此,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加速推进环保PPP等项目落地。如重庆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建成首期10亿元规模股权基金。
近两年环保领域也出现大范围并购,行业进入加速整合期。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中旬,我国已有20只环保产业并购基金发起设立,共涉及19家企业,规模接近400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且这一热潮仍在持续。而从基金规模来看,有50%以上的产业并购基金超过10亿元。
未来,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成为市场的重要方向。一是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二是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三是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鼓励将节能减排降碳、环保和其他绿色项目与各种相关高收益项目打捆,建立公共物品性质的绿色服务收费机制;推动完善绿色项目PPP相关法规规章,鼓励各地出台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4)碳交易市场日趋成熟,碳金融开始起步。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决定成立碳交易所,此后两个月内,北京、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成立。截至2015年底,已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七大区域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共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2000余家,年覆盖碳排放配额12亿吨,累计交易量超过5000万吨。随着试点的深入,我国碳市场总体日趋成熟,交易规模显著增长。今年上半年七个试点市场合计成交3000万吨,比2015年同期增长245%,比2015年下半年环比增长89.8%。2017年,全国范围内的碳市场计划试运行,范围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随着碳市场发育壮大,碳金融也开始起步。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称,“将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今年6月,中信证券等签署了国内首笔碳排放权场外掉期合约,交易量为1万吨。但相比于EU-ETS等成熟碳市场,市场活跃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衍生品交易和碳资产管理服务等碳金融创新不足。
(5)绿色产业在A股中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不断扩大。2013-2015年,我国有更多绿色企业扩展规模并成功进入二级市场,绿色产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绿色产业在全部A股中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不断扩大。
此外,我国在建立推广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引导资本市场投资方面,也正在起步。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绿色环保指数主要分为三个大类:可持续发展指数(ESG)、环保产业类指数和碳效率类指数。截至2015年10月,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绿色环保类指数约为16个,占其编制的A股市场指数总数(约800个)的2%。
未来,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不断强化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责任是大势所趋。
(6)绿色保险市场进程相对缓慢,在实践中面临众多挑战。我国绿色保险试点始于2007年;2007年12月,《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正式确立了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提出要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当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利用市场机制防范和分散环境风险的作用已初步显现,但保障范围相对发达国家较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保环责险的企业接近4000家,保费规模2.74亿元,绿色保险市场仍有很大拓展空间。此外,绿色保险还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环责险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尚未确立普遍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三是关键配套制度的实施仍面临困难。
根据8月31日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推动绿色保险发展,将继续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
(7)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提升绿色金融水平。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发行了离岸绿色债券,市场反响热烈。当前,上海市又在探索在自贸区发行向区内注册的境外机构开放的绿色债券,预计将于年底前簿记发行。该债券旨在借助创新性的外资管理政策,为我国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化资金渠道发展绿色经济提供有益的探索。
此外,商业银行也在探索国际化的合作模式。近期,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启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世界银行4.6亿欧元及华夏银行的等量自有资金,以较低的利率水平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能效、可再生能源和大气污染防控等领域重点项目,成为全球第一个应用于能效领域的结果导向型贷款项目。
未来,政府还将加快推动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一是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等区域合作机制和南南合作,以及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撬动民间绿色投资的作用,推动区域性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二是积极稳妥推动绿色证券市场双向开放。三是推动提升对外投资绿色水平。鼓励和支持我国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我国参与的多边开发性机构在“一带一路”和其他对外投资项目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使用绿色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索使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工具进行环境风险管理。
2.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完善
(1)一些地区缺乏战略上的高度认知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当前,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反过来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环境污染,金融的市场配置功能没能很好发挥,甚至处于无效或反向引导状态,造成生态与产业发展失衡。此外,虽然我国已将节能减排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但在具体领域、项目和企业,环保政策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对环保违规信息还缺乏完善的发布机制。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企业基本信用报告》所能提供的“环保信息”涉及的企业范围还很窄,信息极不对称。
(2)跨部门协调合作仍须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既是生态保护问题,也是金融问题,是涉及多个主管部门的系统工程,因此,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个部门协作机制非常必要。虽然现有绿色金融制度在设计过程中已建立了跨部门协调和沟通机制,但由于制度细节不完善等原因,实践中跨部门协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协作沟通不足,措施落实不力,制约了绿色金融发展。
(3)金融机构缺少内外部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内部看,一些金融机构环保意识还不强,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制度,也缺乏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激励机制。在日常经营中,金融机构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意识很容易被繁重的考核压力和诱人的经济效益冲淡。从外部看,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企业和个人“绿色消费”意愿不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普遍不严。
(4)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领域的融资工具还稍显单一,主要是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项目融资PPP为主。未来在绿色证券、绿色股票指数、绿色消费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和碳资产管理等领域还须进一步突破创新。金融机构须优化以绿色为主的产品结构,扩大客户覆盖范围,更加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小微项目和个人,逐步构建成熟的发展模式和方案,进一步拓展绿色金融市场空间。
(5)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没有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部门或委员会,绿色金融业务混同在一般业务中一并处理。此外,作为新兴交叉性行业,绿色金融人才标准呈现高素质、复合型特征,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6)市场服务中介体系发展滞后。绿色金融业务涉及环境风险评估、碳交易等十分复杂且不断发展更新的专业技术,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分工原理,需要专业性的服务机构来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但目前我国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多数还未涉足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其他诸如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环境风险评估机构和数据服务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尚未建立。因此,必须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培育,并鼓励民间NGO组织继续发挥信息提供方作用。
1.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认知,纳入银行发展战略
借助当下对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指导,从战略高度构建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加强战略认知和规划执行。同时,在全行业范围内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广泛共识和良好氛围。
2.强化产品创新,加快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1)完善绿色信贷总体框架,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继续制定并完善绿色信贷的综合性和分行业指导政策;构建绿色信贷的责任体系,建立易操作的考核措施;创新丰富绿色信贷工具,扩大绿色信贷服务范围;在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进一步明确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内部各部门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相互协作配合,建立健全风险分析预警机制,强化对绿色金融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评估。
(2)加强布局和业务创新,加快发展绿色投行业务。一是随着监管部门态度日趋明朗,应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债、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发展,满足符合绿色标准的企业融资需求。二是结合原有的业务经验,立足实际,选择适合的绿色投行业务切入点。三是横向打通,与行业内绿色信贷部门实现协同。
(3)参与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以PPP模式助力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利用绿色发展基金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优惠政策,合理借力,赢得市场份额;并在服务绿色产业的过程中,借助PPP模式,增强自身风险补偿和风险覆盖能力。
(4)发展各类碳金融产品,形成“全产业链”配套综合金融服务。充分利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建立的契机,有序创新发展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各类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发展环境权益回购、碳保理、碳托管和碳交易财务顾问等金融产品,初步形成涵盖企业碳资产从生成到交易管理的“全产业链”配套综合金融服务。
(5)打造绿色金融综合产品体系。在综合化和绿色发展需求日趋强烈的今天,建议将绿色金融作为银行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建立专项推动机制,创新提供包括绿色融资、绿色投资、绿色基金、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消费、绿色理财和绿色咨询顾问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满足绿色企业和项目“融资+融智+融商”等全方位需求。
3.积极推行国际原则,大力参与国际合作
一是积极研究和参考国际上现有的较为完善的原则制度来制定实施绿色金融的政策方针,加快与国际金融体制和惯例接轨。二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创新开发各类信贷产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区域战略布局,推动区域性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探索设立合资绿色发展基金,并以跨国银团贷款等方式来分散和规避合规风险。
4.加强前瞻性研究和对外交流
一是密切关注和掌握国家政策导向、国内外同业发展现状,紧抓市场机会。二是在业务拓展中,结合内外需求,加强对绿色金融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定期出具绿色金融发展报告,传播绿色金融业务知识,分享绿色经验,提升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三是积极参与监管部门牵头的相关政策制订,加强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国内外金融同业、学术机构以及IFC、WWF、UNEP FI等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四是不断向客户普及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引导客户从被动遵循绿色原则向寻求以绿色原则标准管理自身环境与社会风险主动转变,实现多方共赢。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F830
A
10.13561/j.cnki.zggqgl.2016.12.008 ■ 编辑:马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