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侯
福建技工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林忠侯
经诸多专家学者认定,中国的技工教育始于晩清时期,建于福建马尾的福建船政学堂“艺圃”,即为中国的第一所技工学校。
当时,“艺圃”又称艺徒学堂,是晚清船政大臣沈葆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而在前学堂内增设的一所技工学校,设立日子为1868年2月17日。这学校招收艺徒100多人,学制5年,艺徒半天上课半天实习,培养中级造船工人,毕业后分配于船政各厂直接就业,同时也择其优者随前学堂学生赴法国各大船厂实习深造。1897年4月,为提升办学层次,当局又把“艺圃”分为艺徒学堂和匠首学堂,分别培养中级技工和高级技工,学制分别各为三年。艺徒择优升入匠首,培养出来的就是高级技工(技师),其优秀者可直任监工(工程师)。
福建作为全国技工教育的发祥地,为培养我国第一代造船、航空、机械、通讯等行业技术工人做出重要贡献,福建船政学堂“艺圃”现已成为国家文化和产业品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教育部主管的教育之外,由原国家劳动部批准设立并主管技工学校的体制机制。1959年,福建省各地经劳动部门批复设立了大批技工学校,开设的专业学制一般分:一年制、两年制、三年制等。技工学校培养人才更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培养的一般为实用型技能人才,直接为当时百废待兴的工业产业服务,为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福建省当时的“三线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后,遇“文革”,技工学校停办多年,直到1978年、1979年,福建的技工学校随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而纷纷复办,形成了技工教育的第一波繁荣景象。当时,全省各县及一些大中型的工业企业基本都开办了技工学校或分校,最高峰时,全省技校达180多所。招生与用工指标挂钩,招生即招工,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和企业环境的需要。可以说,技工教育的这一波繁荣,不以学生数量取胜,却以质量而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当时,全省技校在校生20000多人,毕业之后,个顶个成为工厂里的技术工人骨干力量。
1992年,原国家劳动部启动了全国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我省也相应制定了达标学校、省级重点技校的评估标准,开展对全省技校的评估工作,清理、合并了一些技校或分校,全省余下的150所左右。技工学校进入了一个规范发展新阶段,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明显提升。依1996的统计数据看,当时学校少了,在校生却增加了,全省技校在校生达44289人,为那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
2003年之后,全省技校在“重在技能、内涵发展”理念推动下,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技校在校生达78691人,可以说,是福建技工教育一次飞跃性发展。此其后,全省技工院校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最高年份里在校生曾达到15万人以上。目前,全省现有技工学校66所,其中公办技工学校38所、民办学校28所,开设专业有14类173个(含相近专业),基本覆盖我省经济建设的主要行业。技工学校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每年还面向社会承担技能培训15万人以上,积极推动技工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机融合、无缝对接,为加快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看到成绩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技工教育存在的困难与差距。一是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还不够深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在企业实践岗位落实难度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二是技工院校的吸引力有待强化。技工教育还没有摆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位置,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合力推进发展的良好氛围,技工院校招生仍十分困难。三是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技工院校的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教育费附加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还在继续努力协调相关部门,致力于推动教育附加经费的投入覆盖到全省技工院校。
2014年起,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一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部署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这一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出台,奠定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基石;这一年,教育部等六部委依国务院文件精神,也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文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了科学规划;这一年,可谓春风劲吹,一场酝酿已久的改革让全国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那么,对于职业教育的生力军之一的技工院校而言,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呢?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适时推出了《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做了具体部署,触及了技工院校改革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
面临改革,面向发展,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作为,参与草拟对全省职业教育发展具备长期规划与指导意义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并负责草拟出台配套文件、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十七条措施》。同时,还依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出台了具体贯彻落实的文件《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
这一系列政策,充分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并理顺了“以需定教、以需设教、以需施教”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第一次对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提升制定了全面的系统的全过程培训计划,对我省深化技工教育改革问题提出了突破性的改革思路。具体在支持和促进技校改革的政策亮点,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新增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随着我国“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还是一个薄弱点和空缺点,到2020年,组织农民工技能培训100万人,将是一个数量和质量突破。
二、坚持“长短结合”办学模式。“长短结合”办学模式是技工院校长期谋求发展过程中的探索,该《措施》的出台将会是以文件的形式予以确认,发挥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两重作用。
三、推进技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在推进技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招生即招工”或“招工即招生”是一次大胆的改革探索,试点院校采取“招生即招工”或“招工即招生”方式,确定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开展全日制或非全日制教育,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即教学全过程可以采取在学校和企业实习交替的方式进行。这不仅可以拓宽技工院校长期以来生源减少的问题,同时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内生动力,让技工院校与企业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
建立中职学校与技工院校同政策、同待遇、同发展的互通机制,落实“统一招生政策、统一招生计划、统一招生代码、统一招生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真正意义上的打通了技工院校学历的上升通道。
四、建立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和教师聘用机制。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工作环节,这次明确对技工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同时与企业实现双向聘用机制,可以大大激发技工院校教师工作热情,提升教师技能和整体素质。
五、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薪酬挂钩分配制度。企业对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可参照高职院校毕业生确定待遇;获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可参照企业工程师确定待遇;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可参照高级工程师确定待遇。这是第一次明确技能人才的待遇条款,对职业教育是实质性的鼓励支持。
六、制定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政策。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以及“福建省技能大师”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的高技能人才,省政府分别给予奖励;获得“中华技能大奖”表彰的人员,可以享受正高职称相应待遇。是第一次对高技能人才给予明确的经费奖励和政策待遇奖励,体现了“技能”的价值,有利于推动社会“崇尚技能、崇尚劳动、崇尚创造”社会氛围的形成。
七、落实毕业生待遇政策。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可参照高校毕业生享受相关就业补贴政策。对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在公务员录用、企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工龄计算、考核定级、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分别与大专、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被机关、企事业单位录(聘)用的高技能人才,执行所任(聘)职务(岗位)工资待遇。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整个条款都是一次政策大突破,这将会对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进行一次大大的提升。
八、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对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化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个人可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这是一次政策性的创新,可以激发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掌握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提升各类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九、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成效考核奖励制度,以三年为一周期,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在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方面成效显著的,政府以购买成果的形式给予项目建设资金的补助奖励,以补代奖、以投代奖,打造一批优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培训项目品牌。该条款是对社会力量办学第一次的奖励,通过以补代奖、以投代奖,既体现教育公平,公办、民办学校都得到必要支持,又可化解一直以来困扰扶持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障碍,是一次政策的突破和创新。
方向已经明确,政策已经确定,必将有力推进我省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加快形成与社会充分就业相适应、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支生力军,一定能有更大更新的作为,发展前景必然光明一片。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承载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使命,真正承担起产业转型升级的技能人才培养及技术支持,还需要每一个技工教育者明确方向,增强自信,秉持内涵发展的实质和核心,不断努力,无私奉献自己心血和汗水,以促使政策落地有序、落实到位,扎实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创新,迎接技工教育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