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春晓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
运河春晓
我知道这是一个根本谈不上美的标题,把它和美轮美奂的西湖联系在一起确实有些牵强,根本不足以体现出西湖的美艳。但当我漫步在西子湖畔,蒙蒙细雨打湿了周围的一切,脚下的石板是湿的,湖畔的树是湿的,就连微微荡起浪花的西湖笼罩在一片蔼蔼烟雨之中,仿佛也被这细雨打湿了似的,我恍然发现自己看惯了西湖的风花雪月,却忽略这雨中别样的西湖,于是脑海中潜意识想到这个标题。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羞涩朦胧的。面对她,你犹如品味一杯刚刚冲泡的明前龙井,眼巴巴看着一片片茶叶在杯中翻腾,却只能从平心静气嗅着略带焦味的茶香开始。待到温度合适时品一口,浑身的细胞瞬间被浸润,那才是妙不可言、沁人心扉的事。雨中的西湖,好似害羞的少女,远处的山、湖、岛、树,还有湖面飘来飘去若隐若现的小船,一切都好似神来之笔绘就的水墨。这种羞涩,这种朦胧,更撩起游客走近探究她的好奇。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美艳灵动的。蒙蒙细雨打湿了石板砌就的人行道,湖畔矗立着的梧桐和垂柳,仿佛被雨水洗了个澡,越发精神起来,它们的影子手挽手倒映在星星斑斑青石板的积水里。伫立在湖畔,聆听着雨滴击打湖水的声音,嗅着湖水微微泛起的那股泥土和水混合的味道,是难得的幸事。此时,周围一切仿佛都凝固在时间里,那些顽皮雨滴顺着雨伞时而汇成细流,时而化成一串串的“珠链”,从伞上滑下。眺望远处,蒙蒙细雨和灰色的天空连成一色,远处的山、近的水、还有湖中的小岛,构成一幅幅淡雅的水墨山水,如果不是雨声提醒,我定会忘记这是一个有雨的日子。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激情深邃的。雨中西湖总是让人更能够感受到她的两面性,在灰色调子的掩饰下,寂静的湖水,看似低调,却又与那一丝丝从空飞速滑落的雨滴拥抱的如此热烈,似乎无视从湖面划过的一只只的摇橹船,还有岸边漫步走过相依相偎的情侣。雨幕中,摇橹的船工和船娘却是兴致不减,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喜爱在雨中品味西湖的游客,会有足够的时间乘船避雨赏景。伴着滑落的雨水,摇动的是惬意,是忘情。摇橹船摇摆前行,好似一把把剪刀,轻轻撕开西湖平静面纱,灵动而深邃。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生机盎然的。湖畔的花草树木虽然少去往日阳光下、微风中的活泼,似乎都在静心邂逅这场细雨的到来。那些打着雨伞或驻足拍照或缓步慢行赏景的游客,五颜六色的雨伞在湖畔飘荡,增添了不少生机,仿佛是雨中西湖的灵魂。从北山街方向向南望去,此时断桥上早已挤满了人,不,是一把把的雨伞,红的,绿的、蓝的,相互簇拥,将断桥覆盖的严严实实,且不断变化着,远看好像是一道流动的彩虹,一直沿着白堤向孤山的方向延伸开去。桃柳相间,草坪盎然。白堤在雨中好似一条长长的“T”型舞台,伸向西湖的中央,而此时台上的表演者,则正是那些慕名前来打着雨伞慢行于此的游客。雨中的西湖,最为欢快的就数刚露尖尖角的荷花了,有些荷叶生长迫切,早已钻出湖面,尽情舒展着臂膀,毫无顾忌的拥抱着这场雨。那些积聚在荷叶上的雨滴,在微风中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时而你追我赶,在荷叶上滚动,时而又肆无忌惮的拥抱在一起,热烈酣畅。而那些跃出湖面还未来展开的荷叶,则更像是穿着绿色修身旗袍的少女,在雨中摇曳着,婀娜别致,吸引着不少摄影爱好者。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悲壮肃穆的。浪漫的西湖除了醉人的美,还有不鲜为人知的悲壮一面。西泠桥南端,一座手持宝剑的汉白玉塑像,双眸凝视雨中的西湖,这就是秋瑾烈士。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便是她临终绝笔。好友吴芝瑛与徐自华按照秋瑾生前“埋骨西泠”的愿望,将其遗体安葬在西泠桥畔。伴着日月,沐着风雨,秋瑾眉宇之间蕴涵着壮志未酬的遗恨,将家国情怀洒在这西湖山水之中。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蔚然醇厚的。她承载着太多的人文历史,风雨之中,重建的雷峰塔更像是俯瞰守护西湖的老者。西湖无忧,以波为愁。西湖不老,以雪白头。千年相伴,看惯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春夏秋冬。史料记载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建的佛塔,当年这位帝王也只为了祈求国泰民安政权稳固罢了,却不曾想因雷峰塔建在夕照山上,黄昏时候与落日相映生辉,从此便有了“雷峰夕照”的盛景。雷峰塔数经战火,聆听着暮鼓晨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千年变迁。而今的雷峰新塔,仍然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依山临湖,蔚然大观。西湖之水,涨涨落落,流走的是岁月,沉淀的是沧桑。
被雨水打湿的西湖,是凄美动人的。凄美是因为她蕴含着动人的爱情故事。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再到许仙与白娘子。“西湖的水,我的泪,我情愿和你化作一团火焰……”写到雷峰塔,自然而然就想到凄美爱情的许仙和白娘子,不管是杜撰也好,民间演绎也罢,我倒认为这些爱情故事更为西湖增添一份凄凉之美,也为有着东方爱情之都的杭州增加了品质的分量。
被雨打湿的西湖,需要用另外一个视角去欣赏。你有怎样的视角,心中就有怎样的西湖。还等什么,别样的西湖在等着你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