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十三五”时期的“海南八大作为”
文|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近期,省委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深刻把握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新思路、新判断、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十三五”共建全面小康、共享幸福海南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科学描绘出了“十三五”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为此,海南在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发展新征途中,必定以锐意创新、求真务实的“海南作为”,向中央和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海南答卷。
科学研判形势,准确把握趋势,方能明确发展任务。“十二五”的海南,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科学应对、积极作为,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打下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仍然要对海南发展的不足之处保持清醒。海南经济基础仍较薄弱,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市场发育不充分,服务业结构不合理,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格局仍未改变。因此,“十三五”时期,海南面临“一带一路、消费时代、创新发展”等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已经科学谋划出海南发展全局。
抢抓海南机遇,更要用足用好海南优势。《海南省总体规划》提出了“生态、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另外还有热带农业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等,特色优势必须转化为竞争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早在1999年,海南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实现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悉心呵护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潮流中,海南已经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海阔的美好家园。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海南正在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不断增强“十三五”海南的特色竞争力。
海南是多个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点和支点,服务国家战略是加快海南发展的神圣使命和现实需要。经济特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一带一路”,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多规合一”,要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国际旅游岛,要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三沙设市,要继续服务国家海洋战略,担负起南海维权、维稳、开发、保护的重任。正因为海南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地位重要,历史和时代赋予海南重大责任,海南必须不负厚望、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勇挑担当。
格局决定结局,新常态下海南启动发展新格局。海南全力推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坚持“全省一盘棋”,真正把海南岛作为一个大城市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绘就一张发展蓝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把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王牌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新型工业,实施以路网、电网、光网、气网、水网为核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推进海洋强省战略和军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各要素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的发展格局。海南敢于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统筹优化全省布局,新产业、新业态开始涌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海南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为一个岛屿型经济体,开放是关乎海南长远发展的生命线。海南树立起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利用各种开放的平台和资源,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建设高度开放、国际化的旅游特区,全力打造国家公共外交基地,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圈”,打造“丝路国家旅游经济带”。全面扩大人文交流,全方位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对外开放度,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切实增添我省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使海南成为全国瞩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选之地。从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到省委《建议》确立的“六大重点改革”,即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新一轮农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目的是通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来带动创新,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十三五”时期海南改革布局已经明晰,要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明海南;要精心组织挖掘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和善行义举,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以海口“双创”、三亚“双修”“双城”试点为契机,全面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要进一步树立海南精神文明的新形象,万众一心构筑起海南的精神文明大厦和道德高地,为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海南才能引领潮流示范全国。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海南的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海南已作出六大方面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的战略部署: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特色城镇化、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军地军民融合式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指示的务实回应,是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的“路线图”。“十三五”海南仍将坚持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六个努力争创”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确保海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执笔人:任怀锋,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文责编/曹秋秀 邮箱/3648011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