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辰
提起档案,每一个国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是一生如影随形的,但同时也是陌生的存在,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也很少有人能有机会亲见真容。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随着企业管理水品的提升,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档案到底有没有用?
未来,档案大数据可以变成知识,现在来看,应用的趋势已经出现。
几年前的上海“楼倒倒”事件中,该项目的建筑商按照法定程序接受了审计,在提供进货材料档案等相关审计材料,经核实所有材料和进货渠道都是合规的,该公司避免了巨额处罚。这是该企业第一次在商业合作中建立档案,而这次“险中求生”促使该企业开启了公司的档案建设工作。
还是上海,在当年东方明珠塔的设计建造前关于高度的讨论中,气象档案对于可建最高高度的评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2008年南方发生大面积冰冻的“抗冰复电”,以及沿海城市的台风事件处理经验也通过档案管理实现了过程化,可以对日后相应的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整体IT市场纷纷出现下滑的情况下,档案管理市场却快速提升。东软集团副总裁兼软件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祖凌宇表示:“传统软件领域,CRM、ERP领域的增速和市场份额已经趋于稳定,而档案管理软件却异军突起。”
目前,档案信息化仍然是信息化中比较薄弱的一环。“目前现有的电子档案主要集中在第一类,也就是企业或政府在运营过程中必须保存的。”祖凌宇说。
二十多年来,东软在档案信息化领域专注耕耘,积极参与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智慧档案研讨”、“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研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用功能需求研讨”等,研制了国家档案局“国家电子文件支撑系统平台”,承担了核高基课题“基于国产CPU/OS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及示范工程”,协助编制了多个国家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制度。
“标准制度、规范,技术和管理是档案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北京市档案局的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与东软合作,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系统着重解决了电子档案真实性的问题。基于电子文件的加密,使档案就像居民身份证一样,生成电子档案的身份证,从而实现对个人和企业档案的保存和验证。”
据了解,东软在国内首家推出完全B\S架构的档案管理产品,采用纯JAVA技术开发。近期推出的SEAS8.0版本是集安全、规范、智能与可扩展等特性于一身,拥有强大的跨平台优势,不仅对档案业务环节全生命周期进行实时管理,而且全面支撑档案监督指导评价等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支持所有主流的浏览器、中间件、数据库,而且支持全面国产化的软硬件;不仅实现企业数字档案馆的核心功能并建设档案门户,满足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的主线业务,而且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为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提升提供数字档案一体化平台支撑。一经推出就快速在中国市场取得了高度的行业认可,为北京档案局、华润集团、国药集团、南方电网、民生银行等提供覆盖全国的集中式、强管控档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数百万册、数千万页的档案。
以南方电网为例,以往的档案管理过程是按照业务专业进行管理,但往往一个事件会涉及到各类的信息,比如合同、施工监理报告等。以往,企业会按照分类去查询,而电子档案可以让企业按照项目、部门,根据需求,按照不同维度进行查询。
“从产品研发的发展路线来看,东软现阶段关注业务用户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关注大众对档案利用的价值。在信息安全允许的情况下,SEAS8.0可供全员对档案进行搜索和查询,打造档案查询的门户,操作类似百度搜索。”祖凌宇说。
放到更长远来看,东软更大的图谋在档案大数据,也就是如何利用档案数据对政府、企业决策,经济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