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既有运筹决胜的战略定力,也有灵活机动的战术指导。深入落实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讲话精神,就要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全面脱贫的内源力建设,提高对脱贫的认知、培养脱贫的激情、树立脱贫的意志、增强脱贫的能力。通过内增动力、外强助力的“内外兼修”之路,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一、意识共鸣,激发脱贫的“内力”
在扶贫工作中,为有效防止“剃头担子一头热”的一厢情愿,要在经济扶贫的同时也要注重精神扶贫,实现上下对接,提升贫困人员的认知水平,使之产生意识共鸣,激发脱贫的内力。
1.识大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民认识到精准扶贫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让农民感知到“精准扶贫”的力度和效果,从“真扶贫”、“扶真贫”体会到党对贫困群众的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从真正的脱贫中体验更加富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让农民意识到脱贫的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掉队或拖后腿,就会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就会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2.转观念。“治贫先治愚”,就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适应新时代,接受新观念,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促成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从“被输血”向“造血”和“防贫血”的转变,从“等靠要”向求富、求荣、求美、求强的转变。
3.增智慧。“扶贫先扶智”,就要拓宽视野,增长智慧,提升能力。“引智”,让农民“放眼看世界”。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让农民自我感知、认知、体会、找差距,寻路子。
二、情感养成,凝聚脱贫的“动力”
实现“情感脱贫”就是要使贫困人口从无奈、无助和无聊的情感世界中走出来,感知恩深义重,真诚而朴素的恩情;培育淡而平和,丰富而宽容的亲情;扬起薪尽火传神不灭,春播夏收魂常在的激情。
1.知恩情。感恩是人性的酵母,提升贫困人口的感恩和报偿意识,让贫困人口对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馈赠、援助和支持心存感激和感恩。①引导受助者感恩。扶贫不仅仅是施恩,也是引导受助者感恩,现阶段,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产生了一定的反应和回报。精准扶贫应在克服经济困难的前提下,发挥更加积极的功效,在施恩的基础上要有延伸和拓展,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形成感恩心态和情怀,并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注和企业的投入,实现精准扶贫的真正目的和提高扶贫政策的回应率和回报度。②优化感恩教育模式。将经济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以经济解困为基础,使精准扶贫的效能向育智、育德、育志、育法等方向延伸,关注贫困人口的心理和情感,关爱其美德的养成,使之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恩意识。③完善感恩机制。建立和完善自律与他律、激励和约束的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明确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后履行相应的义务,做出道德回报和情感反馈。比如,对个别脱贫人员忘恩言行应在道德层面上的谴责和法律、制度层面上的约束和惩戒,使其忘恩“代价”增大,以避免其信口雌黄和惹事生非。养成感恩意识、情感和习惯,使感恩回归成内在的道德素质和自觉行动。
2.育亲情。脱贫致富的不同步、不等量,相互攀比,使农民失去了固有的纯朴和应有的同情,在利益面前甚至“六亲不认”,产生了“笑贫不笑娼,认钱不认人”的不良风气。①化解矛盾。处理邻里亲友间矛盾时多一些包容,增一份亲情,以和为贵,遵循正常程序,和气协商解决,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为对方着想,这些矛盾纠纷就可以尽量化解。而不应该变相打击报复,造成矛盾的激化。②互助互信。俗话说“是亲必顾,是邻必护”,在主观上应有与亲戚邻居和睦相处的愿望,不相互猜疑嫉妒、不背后议论人,开玩笑把握好分寸。③善待他人。当亲戚邻居外出时主动照顾其老人和孩子,合理及时地处理好公共用地。
3.扬激情。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①以扶贫政策“催生”。在精准识别的前提下,以宽松的政策支持、以宽厚的心态理解、以饱满的热情扶助贫困人员干事创业,积极营造脱贫致富的良好环境,形成强化脱贫致富激情的氛围。②以主体意识“激活”。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村屯贫困户的识别、脱贫规划编制、项目选择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监督等全过程,以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与热情,让贫困群众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③以脱贫典型“引发”。充分发挥本村“中坚农民”的典型作用,以此为标杆,引导贫困人员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形成浓厚的脱贫致富氛围,促使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激情得到不断强化。④以用人“点燃”。派住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更要保持高昂的干事创业激情,加强对贫困村的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形成人人争作贡献、全民脱贫致富的社会环境。
三、安心定志,强化脱贫的“毅力”
“致富要先治心”,贫困人口应自觉改变贫穷懒惰不主动、不思进取和“等靠要”的保守落后思想,形成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有能力、能立志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1.善筹划。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扶贫开发首先要有个好思路、好路子。周密而切实可行的计划有助于产生毅力。贫困人员只有明确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能干成什么,才能量力而行地制定出脱贫计划,进而付诸行动。有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做到心中有数,稳扎稳打,有序推进。
2.强意志。坚强的意志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克服消极情绪的干扰,以积极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战胜困难和挫折。一方面要不怕困难。克服脱贫的困难,就要在认真筹划的基础上,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善于分解困难,未雨绸缪,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另一方面要不怕失败。在遭到失败后,不要失去振作的勇气,要及时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立足于本村、本户和本人具体情况,精准开药方,再寻新出路,继续奋战。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决心,就会克服任何困难。
3.树恒心。脱贫攻坚是一个长期的、梯进的过程。只有转变观念、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才能实现实际化、长效化、常态化的脱贫致富。①树立“滴水穿石”的信念。脱贫不可能产生瞬间的“突变”,而是要立足于现实,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由量变到质变。②克服“枯形灰心”的影响。克服消极心理因素,积极地汲取亲友或邻居的建议,充分信任基层党组织给予的关怀和支持,树立信心,激发自己对目标的热情,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毅力来实现脱贫。③落实“投袂而起”的行动。只要认准的事,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蚂蚁啃骨头精神和燕子衔泥垒窝精神,坚定恒心,一鼓作气,一干到底。
四、与时偕行,提升脱贫的“能力”
1.提素质。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要注重基础教育,使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接受普及教育,让贫困村真正走出“贫困—低教育—再贫困”的怪圈,杜绝贫困文化和贫困现象的代际传承。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多措并举,分类教育引导,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法制观念、市场观念等。
2.强技能。贫困人员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择业困难、缺乏竞争力,需要加强对贫困人员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
3.善经营。“歉收不只在田野”,脱贫致富,除了抓好生产环节外,还必须抓好流通环节,提高农民适应和驾驭市场的能力。①树立市场观念。摆脱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做到“点自己合口的菜”,“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什么好卖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结合邻村或外地的经验教训,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户因人因地进行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②适应市场变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不断推出新品种,拓展新渠道。通过企业的帮扶渠道,根据个人的实际进入服务业和流通领域就业,或与企业、农村合作社联营从事家庭工副业和个体私营生产加工。③发展生态经济。全面脱贫致富就要实现“富口袋”、“富脑袋”与“富生态”统一,处理好“内修精神”与“外修生态”的关系。绿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生态产品经济价值日益凸显,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低碳、休闲、旅游、养生等生态产品倍受青睐,市场前景无限。贫困村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