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禹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局面,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做强做优方面继续迈出坚实步伐。一是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今年500强中的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为40.2%,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比为39.3%,服务业首次超过制造业。重化工行业入围企业持续减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入围企业持续增加。二是研发创新成效明显。研发投入与上年同比增长7.4%,研发强度提升0.18个百分点;共拥有专利64.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9.0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32.9%;共参与制定标准45000多项,其中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600多项,分别比上年增长50.6%和12.4%。三是国际地位更加突出。今年共有99家中国500强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入围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的134家,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出47家。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79.9%,与美国500强的整体差距又缩小2.4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放缓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体现了大企业勇于面对困难、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拼搏进取的顽强奋斗精神!
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今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要批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适应“十三五”时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大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做强做优做大。
一、增强发展信心,积极主动作为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远不及预期,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低迷,对国内外大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2016世界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负增长了11.5%和11.3%;美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负增长了4.2%和11.1%。我国大企业发展虽然相对较好,但是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2016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首次出现微弱的负增长,尽管实现净利润总体增长了6.3%,但企业分化有所加剧,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较上年均有较大增加。
形势越是复杂严峻,我们越要清楚地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总体上看,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产业升级拥有巨大的潜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落实,这些都正在为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中国企业500强自身的发展同时说明,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困难压力就比较多。广大企业要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市场和环境的倒逼机制,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矛盾和问题不回避,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战略引领,强化创新驱动
现阶段,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进行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对企业战略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势越复杂,困难越严重,越要保持战略清醒。广大企业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切实转变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形成的发展模式,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明辨发展方向,确立发展重点,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十三五”的规划布局,以前瞻性的战略引领发展。中国华融在“创新转型、适度增长、效益优先”的长期战略引领下,逐步发展成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资本回报率最高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亨通集团坚持“领军国内线缆制造业,跻身世界同行前五强”的长期发展战略,近年来发展迅猛,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这些都是实现战略引领的成功典范。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要谋求更大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大型工业企业应该设立工业实验室,以解决工业问题,推动发展。华为经过20多年持续高投入的创新研发,如今已经突破技术跟随者的发展阶段,未来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聚全球科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承担起引领行业发展的更大历史责任。协鑫集团突破技术封锁,打破了多晶硅原料由欧美独霸的历史,并且通过光伏高效组件、能源互联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领域的持续创新,取得光伏全产业链的国际领先优势。兵器工业集团以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为统领,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管理提升,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健增长和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这些企业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将创新贯穿于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创新在企业内部蔚然成风。崇尚科学、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但企业员工也要有兼收并蓄、宽容失败的认知。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抓创新要高度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稳定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上多下功夫,创造一切条件让更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静下心来,心无旁骛搞创新。
三、深化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升级
中国大企业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是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的主体,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近年来,不少大企业主动收缩战线、做强主业、转型升级。美的集团在2011年产销两旺之时,毅然选择沿着“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个方向进行瘦身转型。2015年集团收入与2011年同样是1300多亿元,但是利润却从原来的66亿元增长到136亿元。娃哈哈在做强饮料主业的同时,正致力于高端装备技术的开发与产业拓展,目前已完成多款机器人的本体研发,自主设计研发的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
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和淘汰落后,需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当前我国消费升级正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新兴消费驱动,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催生新的消费热点。通讯、大健康、现代农业、金融、品牌消费、教育、娱乐、休闲养老等领域存在大量的商机。广大企业要密切跟踪国内消费升级的热点和趋势,不断随需而变地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正视我国优质日用消费品供给不足的现状,主动提升质量和技术标准,以产品和服务升级吸引更多的海外消费回归国内;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岗位的工作精神和劳动态度。对于没有出路的落后产能,要按照政策的要求和部署,妥善处置人员和资产,依法依规抓紧淘汰。
四、着力推进跨国经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
当前正是我国加速拓展海外利益的关键时期,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实现对外投资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2016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4.4%,在海外收入萎缩的情况下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大企业整体加大了海外投资和并购力度,并取得显著进展。
大企业是配置全球资源和参与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紧紧抓住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对我国大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大企业勇攀高峰,积极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化工收购瑞士先正达、大连万达收购美国传奇影业、海尔收购GE家电、中联重科收购特雷克斯等海外并购成为全球热点,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公司不断亮相国际舞台。我国大企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在新一轮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展开的背景下,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资源,千方百计利用全球资源补齐发展短板。要以重大战略项目和境外园区建设为依托,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走出去;以国际工程总承包为抓手,带动我国技术装备和劳务输出,利用海外基础建设热潮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注重防范国际化的非商业风险,加强合规和绿色低碳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树立受人尊敬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