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短片的教学方法论

2016-11-25 01:12战冰
东方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影像诗意

战冰

摘要:本文探讨了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短片创作的方法论。

关键词:纪录短片;影像;诗意

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去感知别人的世界,不同的生活观,不同的国籍,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点作为把我们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里愿望。纪录片能够把我们和别人的世界联系起来,触摸另外一个世界最有效的方式。纪录片记录下特定环境中的某个人,这个环境是和观者或同或异的,但观者能感受到与片中人物及人物经历的某种联系,这种观者对自己周围世界的感知,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这就是纪录片导演用他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即便我们拍一部十几分钟的短片首先明确的是:什么是中心?为什么要拍这个内容?你想讲什么样的故事?想要探讨什么话题?想要给观众传达什么信息?这个主题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有没有更新的视角?总而言之,要问问自己在拍什么和为什么要拍?当确立了拍摄目的就不会出现拍了大量的素材,到头来发现是没有用的,和故事线索没有什么关系。这些素材没有主旨,没有吸引人的内容,没有真实的内容,或者完全不是一个故事,只是被零散的有趣素材,没有办法拼起来。

最后要用什么方式来探讨这个话题?如何带着观众进入时间或者故事人物的世界,纪录片是什么?

是对真实的创造性处理,好的纪录片不会流于宣传一个产品或者一项服务,一部真实记录如何去生产寿司的过程是一部工业电影,一部展示反复进行精确生产,精益求精的职人态度,寿司给制作人造成的影响的影片被成为纪录片。尽管它同样展示了生产过程,但引导观众得出。。。职人的精神的结论。例如纪录片通常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存在的正义,这使纪录片区别于那些仅仅关注道德和伦理的素材真实的片子,那些片子往往注重人类生活的组织性并提倡人性意识。

最好的纪录片能出色地控制激情,用新颖的方式展示熟悉的事物,引导我们用更深层的意识去思考,甚至采取行动。有时纪录片实际地讨论一个问题,但通常讨论是含蓄的,并且目的是向我们展示某人的生活状况。

纪录片有你完全自己的个性与观点,是从个人性情出发而看到的真实的一角,,因为每部纪录片都会透过人品行的透镜检验其真实性。所有值得纪念的影片都是通过被认可的作者的眼睛来塑造人物和事件。有自己公认的视角和风格,每个人都新颖特别,并且引人入胜的展示人类的生存状态。需要你能够把真实展现在影像时,感受到你对一个主题的热情和投注的情感。去探索问题,并且最大限度地运用载体将它传达出来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前提。艺术家总能把社会边缘意识展示出来,在任何形式的艺术都能看到艺术家的展示所具有的历史跨度,像画家一样,纪录片制作者通过不同的信念,意识、观念和对形式感的兴趣形成了他们批评的特征,他们也试图进行说服。

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遵从天才人物独立工作这一浪漫的理想化做法,同样一组人而不是一个人决定了作品的优劣,是合作产生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凸显个体价值。

1,纪录片是一个组织好的故事

成功的作品,正如与之相对的故事片一样,讲述一个好故事,需要有趣的人物,动听的故事,充满张力的叙述和一个完整的观点,这些元素对于所有的故事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诗人讲述自己的“诗意”从何而来,说它是所有艺术的基础。纪录片通过展示原因和结果,使人们感受到生活中潜在的组织性,通过激起一些强烈的感情,使我们采取行动。挑战现状的人往往是重要的人物,虽然他们是英雄式的,但往往不能成功。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环境都斗争造就了伟大和感人的纪录片。

《谁杀了陈果仁》奥斯卡提名影片这部影片是崔明慧自己拍摄、导演、剪辑,花费了5年时间才制作完成。她说:“我感到这是我的责任,把这段华人的历史记录下来。”1982年,埃本斯、里兹父子用棒球棍打死华裔男子陈果仁,却并没有坐一天监牢。最后被美国联邦法院判无罪。这部片子出来之后推动关注亚美人权,帶出教育亚美人士要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2,纪录短片的形式范围

一个作品可以是被控制和预先策划,也可以是毫无预先计划地随机拍摄,也可以是抒情和印象主义的,也可以完全是客观观察的,也可以有评论,也可以根本没有解说,可以展示其主题促使变化发生,甚至也可以隐藏主题。可以通过词语、想像、音乐或人的行为创造一种结构,可以使用文学的、戏剧的、口头传说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并用音乐、绘画、歌谣、散文和舞蹈。是由你决定在你的作品中采用哪一种方式,不要让他们孤立,在音乐戏剧、短故事、历史和文学中处处都可以找到例子。

纪录片的真实

纪录片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但真实对纪录片有着非凡的魅力,并受到尊崇。但是纪录片反映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不确定性,使纪录片不仅仅是客观的观察,还包括印象、认识和感觉。所以纪录片制作人拍摄展现可见的真实时,不仅包括外在的客观真实,还要再现拍摄对象的内在生活状态。因为他们所思所想、记忆、恶梦都是真实的一部分,是他们内在生活的尺度。(作家已经可以改变角色内在和外在的比例,并且有时把故事讲述者的感觉作为富有成效的讲述的一部分。电影仍在进一步拓展这些自由。

纪录片可以成为或弱或强的证据的建构。纪录片同时也是社会艺术

尤其是纪录片,创作者产生创作意识后,拍摄,编辑作为一个集体对他进行调整。然后另一个集体——观众——思考其意义。

纪录片创作者必须解释事件,暗示出正义和人性的动因存在与哪里,为了把观众带领到那里,经常要指引我们穿过大量的相互矛盾的证据,并且让观众得出结论,正如你得出自己的结论一样,同时肩负着维护正义客观公正的责任。

伊文思(Joris Ivens)的《雨》(Rain)。此类记录片不强调叙事,不注重特定时空的营造,不强调连贯剪辑。重视节奏的创造,不同空间的并置,目的在于情绪、情调的传达。

3,纪录片是主观的建构

认为摄像机能够真实客观的记录一切的想法,这个想法遇到实际困难会瓦解,例如你把摄像机放置何处能够保持客观的位置?一个人如何客观的决定什么时候开或关上机器?当你认定了一些有价值的素材,他怎样识别出那些应被采用的客观真实素材?这些都由编导决定。他们把生活中长的、零散的内容压缩为简单而含义丰富的精髓,你将展示给观众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实的一种重构,这样的重构的依据是事件内在的逻辑、原动力和侧重点。只有通过质疑它的形态和平衡,并且检验它对人们的影响的每一个方面,才能使你确信所展现的内容和你的意图一致。

真正的纪录片是关于人类生活状况的价值的电影,不是为了出售一种商品或服务。所以错误的观念或者是偏见产生出来的纪录片会误导观众客观真实性。同时纪录片是一种表达的艺术,用“尖锐公正”的揭示一个问题,会被称为“客观”。

所以纪录片创作者需要:

关注人物,社会,话题,关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揭示潜在的真实而生活,并且和当代的生活有冲突。对人类有充足的感情投入,并且对每个新领域都有一种人性的理解。会用素材讲述一个故事,影像化,吸引人满足人们了解另外的世界和不同的思想。并能够抓住观众的心,深深将观众打动。纪录片创作者需要有自我思想的思考,例如当你认识这个世界时,你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过程是如何进展的,拍摄的内容的所有方面,第一部作品也许幼稚的,但是在熟悉一个语言的过程,就如音乐家用一个工具理解音符。纪录片让你收获非常大,你能够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中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未知领域中越走越远,并且你将会和优秀的旅伴携手并进。通过提高你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识,你将毫不怀疑你正在试着做一些令人尊敬和有价值的事情,并且智慧的生活。

纪录片与观众的互动中,创作者选择哪种语言向观众呈现或者你将如何将自己的观点暗示给观众。宣传片是在支配观众,而你是与观众分享世界的复杂性,让一系列充满含义、情感和矛盾的事件后,理智与情感得到升华,

纪录片是不需要做分镜头脚本的,因为纪录片的力量及真实性是来自对浑然天成的调和。那意味着无论如何,当摄影时,你需要的是内在的构图及相关的技能。

马龙里格斯(Marlon Roggs)的《舌头不打结》(Tongues Untied)。成为主观建构的典型,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往往与先锋电影(avant-garde)很接近。

猜你喜欢
影像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诗意的麦子(外二首)
被耽搁的诗意
以影像为载体的河南非遗文化传播探究
怎样提高中小学日常教学视频资源拍摄的整体质量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影视作品中数字化影像的审美形态研究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