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德
黔南州着眼长远,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等难题,积极承担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加大扶贫投入,强化工作落实,分阶段、有步骤地解决制约民族地区脱贫的顽症痼疾。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现有贫困人口59.24万人,贫困发生率16.66%,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省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黔南州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大力发扬登高望远、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的大射电精神,着眼长远,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等难题,积极承担起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加大扶贫投入,强化工作落实,分阶段、有步骤地解决制约民族地区脱贫的顽症痼疾,提出到2018年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2019年至2020年重点对返贫人口实行动态清零,全面巩固提升扶贫开发成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的目标。
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既是重大政治责任、又是第一民生工程。黔南州始终以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的干劲,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严格实行州、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体制,层层立下军令状,层层压紧压实压细责任。构建贫困地区不摘帽、党政主要领导不调岗,贫困村不出列、驻村工作队不收兵,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的责任体系。建立“一旬一调度、一月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工作机制,狠抓考核结果运用,严格奖惩问责。
强化易地搬迁,实现持续发展。牢牢抓住易地扶贫搬迁这个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路径。
一是坚持四个原则定对象,确保精准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户实行重点搬迁;对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住户在50户以下的自然村寨进行整体搬迁;对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村寨实行统筹搬迁;对群众积极性高、要求比较迫切的村寨优先搬迁。
二是坚持以岗定搬、集中为主,确保精准安置。以区位优势定安置点,以资源禀赋定安置类型,以就业岗位确定搬迁规模,重点围绕县城、产业园区进行搬迁安置,着力推进搬迁户从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三是推行四个机制扶长远,确保脱贫致富。以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为主线,聚焦增强搬迁户后续发展能力,重点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统筹就业、就学、就医,衔接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建好经营性场所、农耕场所、公共服务场所,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四是落实四个包保强责任,确保落地生根。对每一户搬迁群众实行“包发动、包服务、包就业、包脱贫”的四包责任制,确保党中央的德政之举落地见效。
强化产业带动,促进增收脱贫。产业扶贫是最关键的扶贫,扶产业就是扶根本。黔南州将重点发展茶叶、烤烟、刺梨、精品蔬果、绿壳蛋鸡、罗甸火龙果六大主导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支柱产业,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强化龙头带动,大力引进各类优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扶贫发展基金,以政府性公司承贷转借方式,支持优强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裂变”式发展。整合贫困户土地、退耕还林项目、扶贫资金等生产要素,推进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围绕“三变”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成、优先用工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强化产业联动。深化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与大健康、大旅游的协调发展,要求每个乡镇至少打造一个3A级标准农旅结合旅游景区,推进农旅、茶旅、林旅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全省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区。
三是强化就业拉动。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求每个县(市)至少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区,拓宽贫困农户转移就业的空间。落实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励政策,每吸纳1名贫困人口就业可享受10万元贷款额度贴息,着力清除贫困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计划今年内完成80%,明年一季度全面完成全州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进一步激活和释放农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强化基础建设,着力突破瓶颈。整合资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村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向更高标准迈进。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打通“断头路”、开辟出口路、对接大交通,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解决农产品外运难、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发展用水需求,破除贫困地区制约发展致富的主要瓶颈。
强化薄弱环节,力促补齐短板。实施城市低收入群体小康行动计划和“零就业”家庭清零行动;着力对一类贫困乡镇和极贫乡镇的脱贫攻坚,从项目、资金、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战,力争年内实现瑶山地区和全州人口较少民族贫困人口率先整体脱贫,为2018年全州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同步小康夯实基础。
强化教育医疗,斩断贫困穷根。针对因学因病致贫返贫比例较大的现象,黔南州在做好社会保障兜底的同时,坚持“扶贫先扶智”。
压缩行政经费的6%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加大贫困学生救助力度,在全州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和城市低保户家庭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保证每名儿童每周吃上3个(带壳)鸡蛋、2杯牛奶以及其它营养食品,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儿童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加大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不让一名留守儿童流失到社会。对筛查确认住院可治愈的贫困救助对象,整合大病保险、计生扶助等政策,基本实现医疗费用“零负担”。
强化对口帮扶,实现借力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依托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推进产业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强在劳务培训、人才培养、互派干部挂职煅炼、咨询协作、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对接广州南沙自贸区政策,实现借梯登高、互补共赢,力争对口帮扶工作出彩、出亮点。
强化党建扶贫,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重视村“两委”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培育农村党员致富能手,推进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行动计划。
突出抓好“扶贫先扶志”,消除贫困户“不富也安”或“小富即安”思想,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树立自强不息、勤劳脱贫、产业致富的意识,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
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滥办酒席、以房显富、盲目攀比等陋习,着力解决人畜混居,提升农村人居品质。
作为布依、苗、水、瑶、毛南等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黔南州在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扬大射电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工作举措,整合扶贫资源,完善精准帮扶,提高扶贫效率,确保全州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作者系黔南州副州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