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姣
摘要:概述农业科教片的定义及受众涵化效应,总结国内外的农业科教片发展情况及历程。从题材、题目、解说形式、表现形式和后期制作5方面,介绍农业科教片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发挥其引领农业生产的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科教片;制作;涵化效应;表现形式;题材
中图分类号:S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7-0064-02
农业信息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农业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重要动力。视频制作技术作为多媒体信息的手段之一,旨在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朋友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由于其具有直观、生动、运用灵活等特点,在信息交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 农业科教片的定义及受众涵化效应
1.1 定义
农业科教片是运用电视、电影的精彩画面为艺术表现手段,以宣传、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主表现内容,以解决现实农业生产中需要的技术问题为目的,指向性和意识形态明确,旨在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影片。
1.2 受众涵化效应
农业科教片是宣传农业科学技术的有力工具,以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作为其主要表现对象和内容,具有真实性、教育性和应用性。
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具有巨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存在很大偏离,而且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农业科教片对受众的涵化效应表现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程度;使农业从业者形成信科学、靠科学、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加农业受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提升农业受众对农业生产的信心和积极性。
2 农业科教片国内外发展情况
农业科教片是科学教育片的一种,包括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农业电视教学2方面。近年来,随着电视教育社会化的普及,大量的现代科学知识融合到电视教学节目中,导致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
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教片的创作和研究,不但制片数量多、质量高,而且传播效果非常好。为保证节目质量,制作科技电视节目往往不计成本,且制作手段非常先进,采用航空摄像、望远摄像、变速摄像、水下摄像、红外摄像、紫外摄像、三维动画特技、数字影像合成、虚拟电子等多种技术和手段,演示各种科学机理和动态功能,使科教片寓教于乐、喜闻乐见。
我国的农业科教影视创作始于1918年,商务印书馆制作的《养蚕》等科教片,是我国早最的一批农业科教片,但数量少,传播范围小。此后,农业科教片制作经历了3个阶段,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及特点详见表1。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教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农业科研部门、农业院校和农业电视工作者制作了大量的农业科教片,各电视台也相继开办农业科教节目,如辽宁电视台的《黑土地》,中台二套开设的《田野》《金土地》等。
然而,由于农业科教片的制作投资有限、制作手法单一,加之制作人员水平及设备条件特别是资金有限,导致农业知识表现力不强,传播作用及占有率小,没有充分发挥其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导致画面表现力不够,也是传播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3 农业科教片制作要点
3.1 题材
科学技术和信息作为农业科教片主要表现对象,其选择必须本着科学性、创新性、使用性的原则。选题时,应主题鲜明、对象明确,能够解决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介绍推广的技术或信息有使用价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意义。
选题应具有大众性,适合95%的大众,且具有通俗的特点,逻辑清晰,段落简洁,重点突出。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时,应着重表现某项技术的重点或是难点,并使观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3.2 题目(片名)
目前,题目确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片名模糊,设定范围过大;片名主体复杂,核心不明,信息量过大,主体过多;内容理论性太强,表达不通俗,且有太多的方言,发行受限;片名与主题不匹配,信息模糊,重点不突出。
人们在看片前往往先看片名,片名是一部片子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农业科教片的片名要在艺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其科学内容,让观众知道该片讲诉的科技知识重点。题目不宜过长 ,一般不超过7个字,如果有副标题,也不宜过长。
3.3 解说形式
农业科教片解说形式对其内容及质量有重要影响。农业科教片的语言大部分为专业词汇或书面用语,农民会感到生涩、费解。为使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理解,解说时要在学术化的基础上,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简洁规范的语言,使解说通俗化、口语化,并适时引入相关的农谚或俗语,增加受众理解力。
在完成全片组接后,对解说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使画面与解说配合得体、贴切。
3.4 表现形式
大部分农业受众的文化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因此,科教片必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好地整合媒介资源,选用通俗易懂、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
动画特技对揭示科技奥秘有特殊作用。部分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的内容可引入动画形式,这有利于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一般来说,介绍科技原理、生长过程、技术机理、简化复杂的工艺流程时,宜选用动画特技。
在形象表达上,宜采用顺叙,少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对一个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宜用多景别、多机位拍摄丰富其层次和内容。灵活运用长短镜头和场景变化表现风格迥异的场景和人物,使艺术手段多样化。场景要不断变化,并用长短镜头表现和强化事物。同时,分切组合、灵活用蒙太奇增强事物的叙事能力和空间性。另外,可采用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角度和运动变化来使事物具有立体感和生动性。
3.5 后期制作
农业科教片的后期制作包括镜头组接、配解说、配音响效果等。字幕的字体最好用黑色、白色、蓝色,停留时间以正常阅读速度为宜。剪切快慢根据内容确定。强化包装组合,包括片头、片花、角标、画面主色调、片尾滚屏、间视频效果等。
4 结语
农业科教片将农民技术培训及农业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具有对象明确、贴近生活、科学系统、技术实用、服务周到等特性,在促生产力向现代农业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农业科教片要在媒介与受众双向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制作策划方法,使其更好的引导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董成双,孔令智.农业科教片对受众的涵化效应[J].南方农业,2014,8(27):177-180.
[2] 吴新.农业科教片的创作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2(04S):14-15.
[3] 黄健.摄制农业科教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172.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