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坡耕地花生低产原因及提高产量途径

2016-11-25 09:17宫晓红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7期
关键词:低产增产花生

宫晓红

摘要:分析导致彰武坡耕地花生低产的原因,提出筛选优质抗旱品种、适时早播、地膜覆盖、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等提高花生产量的途径,为构建彰武坡耕地花生配套生产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花生;坡耕地;低产;增产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7-0001-02

彰武坡耕地花生种植面积大、单产低,是该地区花生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坡地花生面积约占该地区花生种植面积的70%,平均产量仅为150 kg/667 m2,较平肥地块的产量低20%。因此,大面积提高坡耕地花生产量,对彰武花生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旱坡地花生低产原因

1.1 土壤瘠薄,土层浅

彰武地区花生主要种植于砂质土坡耕地,肥力较低,钾、钙素缺乏,保水供肥能差,不能持续供应花生生长需要的水和肥,导致花生不能形成强壮根系和根瘤。花生营养生长量不足,光合作用能力差,导致植株矮小、坐果率低、荚果不饱满、抗病力低及早衰,进而导致低产。

1.2 品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

彰武地区多年种植的花生品种是白沙16,品种明显退化。近几年虽然引进一些良种,但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形成规模。适合彰武地区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是该地区坡耕地花生产量低且不稳的主要原因。

1.3 耕作粗放,水肥土流失严重

播种质量差,出苗率低,缺苗断条严重造成花生减产。单行垄作是该地区花生的种植方式。据调查,彰武地区花生种植一般为垄宽55 cm,株距15 cm,播种量1.8万粒/667 m2,花针期有效苗数约1.4万株/667 m2,仅是高产花生栽培要求株数的1/3。由于耕作粗放,耕作方式不合理,水肥调控不及时,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1.4 施肥水平低

彰武地区种植花生时不施基肥(一般是农家肥用复合肥20 kg),生长期也不追化肥,仅部分种植户在花针期培土时施尿素5 kg/667 m2。由于施肥水平低,肥力不足,氮、磷、钾比例失调,导致花生前期苗营养不良,生殖生长能力差,荚果数量少,产量降低。

1.5 连作栽培减产严重

彰武地区坡耕地花生轮作田块占20%,不轮作田块占80%。由于轮作周期过短或不轮作,青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发生严重,地下害虫危害严重,造成缺苗断条、花生减产严重。

2 提高坡耕地花生产量途径

花生要高产,必须在合理轮作、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采取地膜覆盖、适时早播、垄作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防治病害等措施。

2.1 合理轮作

花生换地如上肥,喜生茬忌连作。连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病虫草害有累加;二是矿质营养成分减少,根瘤发育不好,植株矮小,荚果小而不饱满,虫果烂果多,一般减产10%~30%。

2.2 选用良种

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企业要求,选用高产加工型品种。目前最适合彰武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加工型品种有唐油4号、阜花12、中白沙、小白沙、花育22等。

2.3 适时早播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5 d内 5 cm播种层地温稳定在15 ℃(珍珠型12 ℃)以上时播种。针对彰武地区春季少雨的问题,采用抢墒播种、提墒播种和坐水播种等节水抗旱播种措施。

抢墒播种在适播期内遇有小雨,待雨后土壤黏度适宜时及时抢播。提墒播种在土壤底墒较足、表层干土层较薄时进行。坐水播种采用人工方法:挖4~5 cm深的播种穴,每个播种穴灌水0.1~0.2 kg(坐水),加施底肥后,将浸好的种子逐穴点播、覆土、镇压。

2.4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增加土温、保持土壤含水量)、促进肥料分解利用、抗旱排涝、增加产量、提早成熟等作用。

床宽以1 m为宜,床高15 cm,床面宽65~70 cm,在床两边分别薄铲一层土后,将膜覆盖在垄面上,将膜拉伸后用土扎严膜边。

盖膜后5 d左右,待膜与土贴紧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在距离膜边0.3 cm处插窝打孔,床上播种2行花生,行距40 cm,株距13 cm,密度为10 000穴/667 m2,穴播2粒种子,播种后盖土3~4 cm。地膜覆盖可先播种后盖膜,也可先覆膜后播种。

2.5 合理密植

旱坡地花生行距45~50 cm,株距12~13 cm,保苗2.0万~2.2万株/667 m2。

2.6 科学施肥

结合秋整地施入有机肥2 000~3 000 kg/667 m2;结合播前整地,每667 m2施磷酸二铵10~12 kg、硫酸钾8~10 kg,或花生专用螯合肥15~20 kg。施肥方式为条施,深度为10~15 cm。

根际追肥方法为:花生始花期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或花生专用肥10~20kg。在花生垄旁条施,然后覆土。

叶面追肥方法为:花生对微量元素非常敏感,施用后马上表现叶色浓绿,生长加快,植株健壮。初花期和盛花期用1%的磷酸二铵或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50 kg/667 m2,或0.03%叶绿宝60~70kg/667 m2,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 d。

2.7 田间管理

播种-出苗期,地膜覆盖的花生出苗期间及时引苗和中耕除草。

开花下针结荚期及时拔出大草,在盛花期末(即开花后30 d左右)可每667 m2用15%多效唑30~40 g兑水40~50 kg喷洒叶片,控制徒长。

出苗后对子叶瓣未出土的幼苗,用手指或竹片将泥土扒开,亮出子叶瓣。同时增施铁肥。旱坡地花生出现缺铁性失绿症时,每667 m2用硫酸亚铁200 g、食醋0.5 kg、尿素1 kg兑水进行矫治。增施钼肥时,每667 m2用钼酸胺20~30 g、碳胺20~30 g兑水40 kg搅拌均匀,喷洒叶片,能有效促进根系、根瘤发育和提高产量。

荚果膨大籽仁充实期,每667 m2用50%多菌灵50 g或用甲基托布津、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50~200 g,兑水50 kg喷洒叶片,可提高叶片制造光合产物的同化功能,促进荚果饱满、增加果重。

2.8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防治。

锈病: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联苯三唑醇1 000倍液喷雾防治。

茎腐病、黑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粉剂250~300 g拌种50 kg,拌种所用多菌灵不要选复配制剂尤其含硫磺的多菌灵,因其用于花生拌种可造成严重药害。生长中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雾。

褐斑病:用百菌清800倍液喷雾。

病毒病、线虫病:播种时开沟后,每667 m2用涕灭威2~3 kg撒在播种沟内。

花叶病毒病等病毒类病害,只能通过异地调种、施农肥等措施减轻危害。

蚜虫:选用30%蚜虫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2.9 适时收获

花生植株下部叶片呈现枯黄叶或掉叶,地下结成的荚果70%果壳坚硬、剥开后籽仁成粉红色(或品种籽仁本身的颜色)即可收获。或按生育期计算,春播露地栽培花生生育期130~135 d、地膜花生120 d收获。

参考文献

[1] 王廷波.麦套花生低产原因及增产技术[J].种业导刊,2010(10):20-21.

[2] 朱永平.漳平市花生低产的主要原因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科技,2011(2):26-27.

[3] 司连忠.商丘市花生低产原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98-99.

猜你喜欢
低产增产花生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多少堆花生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
那坡县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富思德” 谷子套餐肥应用效果研究
不同有机肥和不同施肥水平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