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功能结构与农民收入灰色关联分析

2016-11-25 09:59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民功能

刘 宇 翔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旅游与会展学院;2.河南经济研究中心,郑州 450046)



农民合作社功能结构与农民收入灰色关联分析

刘 宇 翔1,2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旅游与会展学院;2.河南经济研究中心,郑州 450046)

随着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其功能在不断扩展,生产、供销、信用已经成为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三位一体”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为研究农民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以江西、安徽两省调研的一手数据为基础,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与农民收入提高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供销、管理、生产、信用。未来农民合作社发展中需要逐渐扩展农民合作社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农民合作社的联合发展,构建农民合作社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培养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发展。

农民合作社;农民收入;三位一体;灰色关联分析

引 言

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14年12月,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比上年底增长31.18%,出资总额2.73万亿元,增长44.15%。2014年新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0.95万户,增长9.60%,出资总额0.78万亿元,增长9.51%[1]。下一阶段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从量的飞跃转变为质的提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民合作社,区别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已经不能涵盖农民合作的发展趋势。2014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和发展,培育多种形式、多元化的农民合作社。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农民合作社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合作社组织、功能结构的改革。从单一农业产业的合作经营扩展为生产、供销、信用的合作,合作社从专业化逐渐发展为综合化,以满足农民不断发展的合作社功能需求。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就曾审时度势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2]。

农民合作社发展形成了以欧美国家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专业型合作社体系和以日韩农协为代表的综合型合作社体系,欧美专业型合作社的基础是大型农场,日韩综合型合作社的基础是小规模农户。笔者认为尽管我国人多地少的农业生产现状和日韩比较接近,但是不能照搬其农协模式,我国适合专业型与综合型并行的发展道路,专业型合作社推进同质化农产品的农户联合及合作,综合型合作社侧重于农村社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农民可以参加多种合作社满足自我发展需要。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从专业合作社到综合型合作社转变以后,合作社最重要的变化是服务功能增加,这些功能与农民收入的关联程度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从多个角度已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对“三位一体”的合作制度的研究相对缺乏。前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视角:

(一)农民合作社功能定位

在农民合作社功能定位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合作社应具备的功能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农民合作社应包含金融功能[3]、社区功能[4]、生产功能、互助功能、传递功能、培训功能[5]、企业功能、社会功能[6]、 政治功能[7]和生态文明功能[8]。研究者肯定了农民合作社对促进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的功能[9],但也同时提出农民合作社功能缺失的问题,崔宝玉认为经济发达地区资本控制下的合作社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弱化现象[10],郭红东认为现有合作社的人力资本资源发挥作用不显著[11],孙亚范认为相当一部分的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还较弱[12]。为提高农民合作社服务功能,黄季焜指出农民参与组织的发起成立对于组织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纯粹的外部力量来推动组织产生并不利于组织提高服务功能[13]。高建中提出从增加资本投入、借助外部实体力量、吸引专业人才等方面提高合作社功能水平[14]。

(二)不同类型农民合作社的功能界定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王忠海提炼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五大功能系统:提升农民话语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15];流通合作社则需要农产品采购、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于一体[16];公司领办型合作社需要加强政策导向,使其朝着具有经济实体功能、基于劳动合作的独立性合作社的方向演变[17];“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具有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的综合优势[18],综合合作社只有通过全要素合作才能使农民合作社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殊企业[19]。为了完善农民合作社功能体系,王拓采纳农户意见对合作社功能进行重要度评价并提出基于农户需求的合作社功能建设方案[20]。黄祖辉、陈新建通过构建模型研究,认为需要发展特色农业、培养合作社人才,提升规模化效益有助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实现程度[21,22]。申龙均、韩忠富借鉴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经验,可从技术、销售、金融、保险等方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业务[23]。

(三)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研究主要是以案例分析为主,何继新、苏立胜总结了瑞安“三位一体”农协治理模式[24,25],可以大力推广使之成为农村发展合作经济的主体力量和综合平台[27,28]。胡振华认为“三位一体”农协可以提供政府农村公共服务采购的平台,大大提高新农村建设经费投入的效率[26],要鼓励“三位一体”专业合作与社区合作的相互交融[28]。

前人的研究对农民合作社功能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金融等视角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提出功能的定位和要求,包括专业合作社、社区合作、企业领办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等,这些研究为我国农民合作社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出创新的见解,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位一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在自我需求基础上的变革,在生产基础上融入购销、信用业务,意味着合作社功能和组织结构的扩展,本文的研究集中于农民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提高作用的关联度分析,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将生产、信用、供销合作的数据量化分析,并加入管理要素,验证农民合作社功能结构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二、理论构建

在农民合作社功能研究中,前人研究多是从农业产业链的角度出发,从产前、中、后期角度,主要功能构架包括物资采购、技术培训、生产管理、产品销售、树立品牌、运输、加工、贸易、补贴、融资等,并对农民合作社功能实现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并没有将这些因素与农民收入直接联系起来。本文的研究构架是从服务功能的视角,研究农民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提高的关系,见图1。

图1 农民合作社功能构架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首先农民合作社成立的目标就是为成员提供服务、提高成员收入,改善分散经营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经济地位。第二,为了达到目标,农民合作社构建成员需要的基础功能构架是生产、供销、信用。第三,农民合作社的所有功能只有通过良好的管理才能实现组织盈利提高和成员收入提高的效果,管理功能是合作社的基础功能。第四,农民合作社只有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实现功能扩展,不断完善自我功能构架,进入良性发展并可持续地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合作社功能构架显示农民合作社为成员服务的能力,从发达国家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成熟的农民合作社基本全面覆盖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主要功能包括消费、金融、生产、供销、住房、教育、劳务、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等,这些功能都是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消费合作覆盖农民生活领域,统一的生活资料的购销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生产合作覆盖当地特色或主导产业如奶制品、葡萄酒、水果等,标准化生产、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购销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是其最主要的功能;金融合作结合农业生产周期为农民提供低成本、方便的贷款,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教育合作为农民提供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合作文化的培训;养老、住房、劳务解决农民养老、住房和就业等社会问题;用水、土地等基础设施合作,结合政府规划为农民提供低价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社实现农业投入的规模效益、达到节约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管理则是合作社的基本功能,良好的管理水平保证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较差的管理会导致走向解体,国外规模较大的农民合作社都是由职业经理人来进行专业化管理,保障组织的盈利和农民的利润率。因此,合作社功能结构取决于农民合作社发展阶段和成员需求、这些功能都是为了满足成员发展需求、提高成员收入。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生产、供销、信用是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构架,但是农民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民主程度对农民收入提高和成本降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全面分析农民合作社功能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将管理纳入“三位一体”的分析视角中,分析生产、供销、信用、管理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

三、模型构建

(一)数据调研和基本情况说明

2014年8-11月课题组在江西和安徽两省对有代表性的合作社进行调研,选择农民合作社类型包括桑蚕、兰花、粮油、茶叶、肉猪养殖、蔬菜、养蜂行业共15个合作社,共发放问卷220份,获得有效问卷18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3%。变量设置见表1。

(二)模型构建与分析

通常所说的系统是由客观世界中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和因素按照一定次序相互关联、制约构成的整体。灰色关联度分析是指在系统发展过程中,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是一致的,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反之,则两者关联度较小[29]。从其思想方法上来看,属于几何处理的范畴,其实质是对反映各因素变化特性的数据序列所进行的几何比较。用于度量因素之间关联程度的关联度,就是通过对因素之间的关联曲线的比较而得到的[30]。而农民收入与相关生产、供销、信用、管理因素Xi(i=1,…,4)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模型中将农民收入作为评价标准X0(见表2)。

表1 变量设置表

表2 各因素的取值占比

对各因素与收入进行关系分析,模型中将农民收入X作为评价标准,而X受到4种因素Xi的影响,这种利用因素Xi对因子X的灰关联度来表示Xi对X的影响大小属于单因子情况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因素与评价标准之间的绝对差记为:

Δi(k)=|Xi(k)-X0(k)|(i=1,2,…,6)

(1)

定义影响因素Xi与评价标准X0在第k个点的灰关联系数为:

(2)

其中分辨系数p∈[0,1]。显然,p越大时,分辨率越大;p越小时,分辨率越小。一般取p=0.5。

定义评价指标Xi与评价标准X0的灰关联度为

(3)

将表1的数据带入式(1)(2)(3)中,计算得Xi与X0的关联度依次为(见表3):

表3 各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模型运行结果说明生产、供销、信用、管理与收入提高的关联度见图2,与成员收入提高关联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供销、管理、生产、信用见表3。目前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中供销功能对农民收入提高的帮助最大,农民合作社的统一采购物资和统一销售实现了价格改进,统一采购降低成员生产和生活成本,作为农资购买方提高了市场地位;作为农产品卖方供应量的提升,提高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其次是管理功能,组织管理是农民合作社的基本功能,有效管理能提高组织运行效率降低组织运营成本,提高成员的凝聚力和忠诚度,降低农民合作社内部的交易成本,对成员收入提高作用也较高。第三是生产功能,生产功能覆盖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技术指导,生产功能是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之一,合作社统一指导生产,促进成员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降低新技术的使用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整体上提高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第四是信用,信用合作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功能,成员通过合作社封闭的信用合作体系能够及时得到生产、生活中必要的发展资金,对资本市场缺乏竞争优势的农业、合作社来说信用合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避免农村剩余资金向城市转移的问题,信用合作能够有效降低成员使用资金的成本和借贷周期,提高资本周转率,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目前信用合作功能还有待以于推广,所以对成员收入提高的作用还相对较低。

图2 农民合作社不同功能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个变量的具体作用,模型计算了三级与二级指标的关联度,通过图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技术和培训服务对生产的帮助最大关联度也最高;说明合作社生产服务中技术和培训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最大,可见先进技术推广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合作社需要选择适合的产品和技术并培训成员;供销功能中价格改进与供销功能的关联度最高,这也是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短期内的价格改进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按照交易量返回与信用合作功能关联度最高,这是农民合作社特有的二次返利,能较好的提高农民收入,将合作社利益与农民利益有效统一的方式;与管理功能关联度最高的是合作社凝聚力评价,这说明成员间的良好关系能有效降低合作社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组织成员的收入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四、政策建议

(一)农民合作社功能的渐进扩展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在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初期,应首先发展供销、生产、信用这三个主要功能,才比较符合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阶段。供销可有效的节约农民生产、生活成本,生产以标准化生产方式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短期内实现价格改进提高农民收入,信用则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才能有效发挥作用。随着农民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将会具有除管理以外更多的功能。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我国农民合作社功能也将不断扩展与完善,如合作银行、合作超市、合作社子公司、农业合作保险、农村社区发展、合作学校、农村合作能源、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农村合作扶贫等,农民合作社功能将从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农业制造业、农业服务业领域,成为覆盖农民生产、生活的全方位服务的合作社。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合作社近百年发展历史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功能扩展需要较高的组织和运营成本,只有当合作社具有较高公共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后才可以实现。

(二)注重农民合作社的管理

管理功能与农民合作社成员的收入关联度是第二位,这说明管理的绩效对农民收入有重要的关联,作为组织的基础功能,其他功能目标的实现都与管理密切相关。在课题组调研中发现,很多合作社管理者认为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发展合作社是不现实的,从专业知识、社会资本方面,现有合作社管理者还不能完全胜任农民合作社发展需求,所以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引进更多社会精英的参与,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农民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有功能管理中,供销合作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生产合作要重视标准化、品牌化;信用合作要重视资金的封闭运作,防止外溢。

(三)合作社的联合发展

从规模经济视角出发,农民合作社功能与规模扩展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以村级为基本单位的农民合作社不能满足合作功能扩展的需要,达不到规模经济的标准,供销、生产、信用都需要一个合理规模才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已经有100多万个农民合作社,下一阶段将是质的提高,量的减少,数百万的农民合作社将根据产业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不断合并发展,形成全国性的专业合作社或者是区域综合性的合作社,它们之间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运营成功满意度较高的农民合作社将不断合并同产业、同类型的合作社发展壮大,而满意度较低的合作社成员会用脚投票加入发展较好的合作社。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将构成我国农民合作社的体系,出现二级、三级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将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之一。

(四)农民合作社顶层设计

在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初期,政府、学者、农民对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定义、理解、发展途径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但是争论没有影响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出现了各种类型:股份合作、土地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甚至也出现合作社异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国际合作社原则,学者们也提出了“先发展后规范”的观点,实践中相关部门也采用类似思路以促进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效果非常显著,但是也带了虚假合作、无效合作等问题。因此课题组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顶层设计,成立全国范围内农民合作总社,作为公益性的咨询、指导机构而不是管理机构,从战略高度、规划高度整体规范农民合作社长期发展战略和功能构架,顶层设计不能“先发展后规范”,要提前科学制定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规划,规范初期成立的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淘汰虚假、无效的合作社,鼓励规范经营、真正为农民服务的合作社扩张合并,逐渐培养农民合作社的二级合作社。在不同农产品领域建立全国性的专业合作社,以及不同省域内的综合性合作社,培养能够与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竞争的合作社和合作公司。从顶层设计中构建以现代农民、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社体系。

(五)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的培养

教育功能是农民合作社基本功能之一,不仅提高成员的专业素质、文化水平,而且为农民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将是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也是农民合作社的基础。欧美发达国家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比较重视成员教育,成立合作社学校培训专业知识和合作文化。教育功能可帮助成员对合作的理解,提高成员的凝聚力并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尽管职业农民的培养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我国农民合作社还不具备完善教育功能,但这符合未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现代农业经营者需要经过职业农民的认证,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的职业化,如职业农民可以优先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优先贷款、优先进入农民合作社管理层等。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和方向,提前做好农民职业化工作可推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六)农民合作社政策支持和补贴

农业补贴受到WTO规则的限制,不能超过农业总产值的8.5%,所以农业补贴前几个途径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未来的补贴方向需要做调整,从“黄箱”调整为“绿箱”,对农民合作社的补贴是国际通用的做法[31]。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对农民合作社的补贴有利于实现补贴规模效益化,整合多种农村发展资源,有助于农民合作社功能结构优化。现有农民合作社的支持政策,很多可操作性不强,落实到基层合作社的帮扶作用还有待于加强,政策偏向于发展较好的合作社而不是起步阶段的合作社。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和补贴体系,现有的农民合作社支持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 2014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有关情况[EB/OL].[2016-01-1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3/content.2808845.htm.

[2] 赵兴泉.加快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体系——兼论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之路[J].农村经营管理,2014( 5):16-19.

[3] 王威,樊增强.论功能观视角下的农户合作金融组织[J].经济纵横,2006(5):19-21.

[4] 张学鹏,杨子平.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定位及模式选择[J].开发研究,2006(6):65-67.

[5] 李小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功能转化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0(5):190-192.

[6] 唐宗焜.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经济研究,2007(12):11-23.

[7] 徐旭初.农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逻辑:基于赋权理论视角的讨论[J].农业经济问题,2014(1):19-29.

[8] 费广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 农村经济,2012(2):104-108.

[9] 刘沫茹,苏中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及法律定位[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0-12.

[10] 崔宝玉,张忠根,李晓明.资本控制型合作社合作演进中的均衡——基于农户合作程度与退出的研究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08(9):63-71.

[11] 郭红东,楼栋,胡卓红,等.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8):24-31.

[12] 孙亚范,余海鹏. 立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分析——基于江苏省的调研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12(2):89-96.

[13] 黄季焜,邓衡山,徐志刚.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 管理世界,2010(5):75-81.

[14] 高建中,袁航,李延荣. 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发展程度及影响因素[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28-33.

[15] 王忠海,赵国杰,郭春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系统与属性分析——基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10-12.

[16] 赵晓飞.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功能[J].宏观经济管理,2009(8):52-54.

[17] 郭晓鸣,廖祖君.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形成机理与制度特征——以四川省邛崃市金利猪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5):48-55.

[18] 赵晓峰. 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基于农业部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3(6):122-127.

[19] 王拓,高建中.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09(11):123-125.

[20] 王曙光.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历史演进:一个基于契约——产权视角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21-27.

[21] 黄祖辉,高钰玲.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2(7):4-16.

[22] 陈新建,谭砚文.基于食品安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水果生产合作社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20-128.

[23] 申龙均,韩忠富.韩国综合农协对我国发展农民综合合作社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4(5):104-107.

[24] 何继新.综合农协“三位一体”多中心公共行动分析——基于多中心治理框架理论[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 500-7 503.

[25] 胡振华,李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基于组织绩效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1):109-116.

[26] 苏立胜.关于“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4):43-44.

[27] 仝志辉.“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的目标和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4(2):17-18.

[28] 陈林.农村金融深化有赖于农民组织化——兼论供销社综合改革与“三位一体”合作组织[J].银行家,2015(7):101-102.

[29] 金美玲,李允标,李芬,等.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2(5):20-24.

[30] 袁嘉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1-35.

[31] 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7):37-45.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Functions and Farmers’ Income in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View

LIU Yu-xiang1,2

(1.TourismandEventDepartment,He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2.HenanEconomicResearchCenter,Zhengzhou450046,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cooperative functions are also growing, production, supply and marketing, and credit become the main functions of cooperatives, and the trinity of the cooperativ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armers’ income.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operative functions on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builds a model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research data from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in correlation with farmers’ income growth from big to small in turn are supply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 production, and credi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expand cooperative functions, promote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make top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ves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farmers and family farm development.

farmers’ cooperative;farmers’ income;trinity;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2016-03-15

10.13968/j.cnki.1009-9107.2016.06.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GL027);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支持项目(2014GGJS079);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GH266);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790004)

刘宇翔(1980-),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F301.4

A

1009-9107(2016)06-0059-07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民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