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璞 ,郭剑雄
(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 710062;2.陕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21)
选择集视角下现代农民成长的困境与出路
张彤璞1,2,郭剑雄2
(1.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 710062;2.陕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21)
关于现代农民本质特征的界定在学界是一个分歧较大的热点问题。以选择集视角对现代农民较之传统农民的本质差异进行高度概括,可以简化对现代农民的识别。我国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信息社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多种就业机会的产生使得现代农民这一职业具有了选择性特征,并以此为研究视角和切入点,探讨现代农民在成长中面临的选择机会、主体选择能力和动因上的困境,而选择机会的拓展、农民主体能力的提高、个人选择动因的增强是现代农民成长的路径。
选择集;现代农民;现代农民成长;农业转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中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劳动力日渐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人均土地装备率、人均物质资本装备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单位转变为利润追逐型的企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纳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总的来说传统农业已迈上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进程。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农民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发达产业,农业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现代农民的成长。那么什么是现代农民呢?学界从不同视角对现代农民内涵进行了界定:(1)基于现代农民的综合素质和人力资本角度,Carr-Saunders从专门的技能训练、最低限度的薪酬、专业协会建立以及专业实践的伦理规范等方面对其职业化进行界定[1];Greenwood提出职业化必需具备系统的理论、专业权威、社会认可、伦理行为守则和专业文化等五个要素[2]。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之后国内不少学者进一步指出新型农民还应该具有组织性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多人力资本积累[3,4]。(2)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弗兰克·艾利斯认为职业农民是完全参与市场的利润追求型农民[5]。新型农民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使其利润最大化,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者专业化和职业化,且其收入主要来自农业[6-8]。(3)从权利视角进行的研究,Larson认为职业化是具有特定权利与声望的[9],Forsyth 和 Danisiewicz 指出权利是职业化的核心概念[10]。现代农民应享有和市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超越传统农民“身份”限制,获得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能积极正当维护自己权益和主动建设自己的生活[11-14]。
对于现代农民的成长和培育,中西方学者有不同思路:(1)与农民培养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人力资本投资领域。舒尔茨在经典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着重讨论了人力资本投资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作用[15]13。Myrdal在对南亚国家的研究中发现,基础教育对于农民掌握先进技术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Benjamin 等认为, 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能更好地把握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机会[16]。(2)Wilensky认为职业化的培育需要经历倡导者关注技术的推广、推动建立专业协会、进行垄断技术的法律保护、规范行为守则这些过程[17]。现代职业农民的培育需知识化、去身份化和专业化[18-20]。(3)李丙金、徐璋勇等借鉴阿马蒂亚森“发展即自由的扩张”的思想,以新型农民培养实质来诠释出应通过制度和立法扩大农民的选择权利,提高农民的可行能力[21]。(4)基于韦伯斯特[22]、英格尔斯[23]等人的现代化这一精神视角的研究,现代农民的标志是现代性的养成,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本质区别,因此必须培养其主体能力[24]666[25]。(5)在现代农民培育政策的选择上,包括政府主导的职业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农业院校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农业企业为基地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26,27]。
对于现代农民成长的制约条件或存在问题的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现代化缺乏内部机制;二是低下的农业比较效益破坏了农民现代化的利益动因;三是土地流转机制对于农民现代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四是贫乏的文化知识、较低的技术水平和较少的经营技巧制约了农民现代化[28,29]。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的产业化不足是农民职业选择不够充分的重要障碍;农村职业技术发展滞后是制约职业农民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韩福庆指出农民的 “守土”情结、消极兼业的存在、农业经营信贷资金缺乏等都成为农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30]。
总体观之,关于现代农民问题研究文献内容较为庞杂,且主要以规范分析和政策研究为主,以定性方法居多,在深度和高度上显现出不足。现代农民的内涵界定大多以现象描述为主,对其特征从不同视角进行描述、归纳或列举,没有形成对现代农民内涵和外延相对确定的一致性认识;现代农民成长与培育的文献内容,无论是从人力资本投入、职业农民过程中的机会变化,还是以“发展即自由”思想为借鉴对农民权利的培养,以及基于人的现代化研究视野中对于现代农民主体性的培养,大多停留在具体途径的陈述,缺乏对现代农民形成条件的揭示;而现代农民成长制约因素的研究,也主要以问题罗列为主,缺乏对问题产生本源的揭示和研究。但是,值得肯定的是,现有文献对现代农民内涵的研究,无论是综合素质与人力资本视角还是市场主体与权力视角,展现了现代农民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利益动因,一定程度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分析脉络;现代农民的培养和成长途径的研究,对于本文试图推进的工作提供了启发和借鉴;而农民成长中的种种制约因素分析,对现代农民成长中的困境破解提供了较好的思路。本文的研究逻辑是,对现代农民较之传统农民的本质差异进行高度概括,并以此本质差异作为本源和研究视角,探讨现代农民在成长中面临的困境,以探寻现代农民成长之路。
对于传统农民内涵的界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认为传统农民的特征是,所使用的生产技术落后并长期保持不变,经济来源长期只依赖土地,生产经营方式自给自足且长期不产生任何变化[15]26;《大英百科全书》认为传统农民具有受外部权势支配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则指出传统农民的小生产方式使人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31]。国内有学者认为,传统农民具有生产方式上自给自足、小农意识严重、文化素质较低、对土地依赖严重、自主性缺乏等特征。尽管学界的界定众多,但是不同的观点均诠释出,传统农民其实是社会等级的产物,他们具有被动的文化心理、世袭的身份,并且不能自主选择生存状态。正如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里所言,“在一个受传统支配的乡村和社会里,人们甚至会怀疑个人选择的存在”[32]98“在农村,人们生来是农民,并且一直是农民”[32]176。这意味着传统农民的职业选择就是农民。
现代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国内外学者对于现代农民内涵的界定视角虽然多维,但较少明确涉及现代农民在职业选择上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被动走向主动、从不平等的权利主体走向平等的权利主体这些特征,更无法形成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本质差异的高度概括。本文对于传统农民较之现代农民所具有的“世袭”身份和缺乏职业选择的区别,构成对现代农民本质特征的识别视角。现代农民在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面临着流动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拥有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摆脱了受外部权势支配的世袭身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进行主动择业。劳动者面临的是由众多选择机会组成的就业集合,在职业选择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这种多种就业机会下的自主选择,使得现代农民较之传统农民具有了选择集合的特征。正如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所言,当今时代是一个“从非此即彼的选择到多种多样选择”的时代。因此,传统农民的“世袭”和“别无选择”与现代农民对于职业在多种选择机会下的自主选择,成为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本质差异。
选择集视角的现代农民,由于其最大特征在于职业的可选择性,故而可在选择集合这一“可能性空间”中收缩其自由度。但是,对于传统农民而言, “没有选择是整个(传统)农民生活的特点”[32]179,当然这种没有选择的选择也囿于传统社会单一农业产业结构带来的稀缺的非农就业机会,农民个体素质欠缺所导致的低下的自主选择能力,经济利益与权利的城乡不平等。而工业化在扩展农民就业选择集的同时,非农产业部门呈现异质化和动态化的就业特征,现代农业中人均土地装备率、人均物质资本装备率大幅度提高所引致的技术偏态特征,使得劳动者在职业选择中自由度和职业稳定性与其人力资本等个体能力素质呈正相关。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变、技术类型升级和生产组织变迁,农业收益率显著增长,农与非农之间工资差距的收敛和趋同,又将成为劳动者选择现代农民这一职业的利益动因。
现代农业建成于高度工业化和充分市场化的社会。而以上分析表明,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民的职业选择产生了一系列机会变化,同时也产生了对农业从业者个体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更高要求。现代农民的选择机会集合,需既符合农民现实要求和客观情况,又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化的需求。拥有此选择机会的农民则需要自主选择能力的提高,以凸显现代人所具有的独立自主、能动创新的能力素质;能够和市民享有同等权利,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足够的社会尊重,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在收益上能够平均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才能从动因和意愿上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作为目前社会转型主体的中国农民,在成长中面对着选择机会、选择能力、选择动因的种种变化,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
舒尔茨在 《改造传统农业》中把农业划分为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过渡农业,认为过渡农业是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失衡阶段,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可以打破传统农业均衡,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15]92-93。农民作为转型的主体,正在经历由传统到现代的中间发展阶段和动态转型,具有市场机制下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但同时,农民的权利难以保障,工作上升通道缺失,加上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在城乡之间徘徊游离,使得这一群体实际上存在着霍布森选择困境,即有限制条件的选择或者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这种困境源于不完善的选择机会、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及综合素质的局限性所导致的低下选择能力,其现实表现则是现代农民在职业选择机会、选择能力和选择动因上的困境,这成为打破传统农业均衡的羁绊和制约。
(一)选择机会的困境
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农民正在感受自我生存方式变化,其职业选择性大大提升,同时也面临着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断裂[24]667-669,这种断裂有其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征,即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从历史原因来看,1958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居民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人为形成了城乡二元分割。这种户籍制度隐含着就业、福利、教育、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二元社会制度体系的不平等。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其负面影响愈来愈凸显,尤其在农村人口大量转向城市时限制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和择业迁移的自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6.1%,但按照户籍人口统计还不到40%,可见农民工的流动迁徙只是地理位置上的,其身份却并没有转换,无法成为新市民。这种禁锢剥夺了农民转换身份的自由,造成了农民在权利保障和受尊重程度上的不平等。进城务工的农民没有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没有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主体性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尤其大城市的户籍政策限制,使大量农民工或返乡或徘徊于城乡之间。同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对农业的规模生产形成阻碍,也束缚了农村主要劳动力离土离乡。
从现实原因来看,中国的转型发展存在地区上的共时性,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曾以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作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许多大城市正在处于第三次浪潮之中,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很多以钢铁、石油、化工等作为发展支柱的资源型城市,正处在“第二次浪潮”之中;在广大而又边远的农村,农民耕作简单重复,正处于“第一次浪潮”中。社会的不同部分既是一种共时性存在,但又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几乎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同步发展的社会。这使得农民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一方面不满足于现有的利益状况,产生出超越传统的需求,自觉地寻求改变;另一方面,城乡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处在“断裂”的社会结构中,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被现实条件所限制,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种种矛盾制约着现代农民的成长[33]。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除了有41%的农民工通过转换工作使薪酬和待遇得以提高之外,其技术等级、发展前景都难以得到较大改善,而近年来的民工荒则反映出农民工对职业模式选择的不满意[34]。总之,将农民这一职业作为选择集的元素之一,必须消除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和权利保障上的差异,以保证选择空间的完备和机会上的均等,进而体现出职业的社会性这一特点。
(二)选择能力的困境
职业发展观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将其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专业任务的能力。对于现代农民而言,职业能力是指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经营素质,并基于自己的知识、资金、经营管理水平等进行的自我选择,是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综合驾驭能力。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其职业能力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农民学会如何更好地使用现代要素。农村社会的“乡土性[35]”长期以来对农民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影响巨大。因此,在引入现代农业要素进行生产和新的职业选择的时候,农民在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职业能力方面依然欠缺。
1.文化与教育水平的欠缺。文化程度和受教育水平是个体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个体能力不断提高的基本前提。一直以来,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农民表现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和担当的个性特点,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新型农民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表达和创新意识,对于现代农民的成长形成了制约。而教育作为文化这一内涵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年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见图1)为9.13年,受教育程度(见图2)小学占27.74%,初中占42.43%,高中占17.65%,大专及以上占12.18%。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大部分在小学、初中阶段。据统计,法国农民7% 以上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青年农民中有60% 具有中专水平;日本农民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约为5.9%,高中毕业者占74.8%,19.4% 为初中毕业[36]。我国农村劳动力这种较低的文化程度极大地影响其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限制其思维方式,在劳动力转移时,也只能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工作,极大制约了其职业选择,也不利于向现代农民转型。
图1 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比例
图2 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2.科学技术水平的欠缺。农业现代化对于农业生产的要求更高,在标准化、集约化经营下的情况下,农业工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职业农民,需要在园艺、蔬菜、果树、畜牧等种养殖方面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与农业服务相关的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总体来说,农民需要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和科学的生产经营模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和服务,给市场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但目前,许多农业从业者由于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大多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农产品技术含量低或缺乏特色,农业附加值不高。农业的现代化所需的具有较高技术和经营水平的职业农民,需要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来培养。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偏重于学历教育、学生教育,而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不够重视的现象。在农村教育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极低,农民培训更多地是零散的单项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使得现代社会的现代因素、科技因素难以在农村有效渗透,这对于农民新技术新知识的使用、农民的现代化成长形成又一制约。
3.经营管理能力的缺乏。大多数农业从业人员缺乏驾驭组织使其成长壮大的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更高要求,对于市场的动态变化不够敏感,难以捕捉到经济效益好的农业投资项目,阻碍了他们向现代农业经营者、现代农业的领军人物转变。这包括对现有生产条件和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以获取最大利润的能力;对农业企业经营组织、进行管理创新的能力;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及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获取市场信息并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塑造品牌、联通终端市场的能力;平衡、协调与政府及其他利益关系方面的能力等。
(三)选择动因的困境
职业动因来自于职业的吸引力,即职业对于选择个体的激励程度和期望程度,是职业的经济性要求。农业的收益低下,农业存在信贷约束,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等诸多因素大大减弱了农民从事农业的动力和意愿。
1.比较利益低下,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较低。当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0-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 280增长到29 381元,增长幅度为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 253.4元增长到9 892元,增长幅度为4.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远远小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见图3)。从目前现实来看,农业收益的改善已陷入两难境地,粮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全面倒挂,生产利润低且库存大,收储压力大。如果降低农产品支持价格,减少收储,农民的生产利润则会继续下降,极大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若继续保持或者提高支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则价格倒挂会导致国家收储潜亏进一步增大。此外,根据数据监测,2015年以来,国内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平均批发价格高于进口到岸完税价的30%以上,猪肉、食糖价格高于进口价格2倍左右,棉花大豆价格也长期超过进口价格,因此导致农产品大量进口,极大地损害了国内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和积极性[37]。另外,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利益一直较低。根据发改委2015年数据,2014年我国蔬菜净利润2 069.78元/亩,是玉米的25.3倍,小麦的23.6倍,稻谷的10.1倍,这与苹果种植的情况相类似。而粮食、棉花、糖料、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净利润都是负值。
图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农民缺乏资金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农业从业人员向农业企业家、合作社带头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等转变时,或者探寻到收入增加的途径时,往往缺乏初始资金,包括农资投入、农机具的购置、厂房的建设等资金以及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此外,农民贷款融资存在瓶颈,农业生产具有前期投入多、回报期长、比较利益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加上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贷款手续繁琐、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使得农民在扩大经营规模、延长农业产业链时,存在很大的融资难度。据调查,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存贷款返还给农村的不足30%,且借款对象主要面向实力雄厚的大户。在招商引资方面,由于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影响巨大,农业投资周期长、利益少,引进资金同样存在困难。
3.农民个体的市场化程度低。当市场化程度提高时,信息和生产要素可通过市场获取,经营者参与市场的程度越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就越强,就会更加有利于生产的规模扩大。因此市场化程度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及农业收入、劳动力流动等影响巨大。农民由于较低的市场意识,导致农产品销售经常面临困难,因而缺乏扩大再生产的动力。
Salisbury 和 Feinberg在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中,将选择集效应区分为选择集形成阶段和选择阶段[38],这对于探讨现代农民的职业选择集合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基于选择集视角的现代农民,需要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为其职业选择的形成创造条件,提供一系列能够体现农民不同知识结构、技术特点、兴趣爱好、职业发展的就业机会,同时保证其权利平等,收益大体相当,使得职业选择既具有多样性,又注重农民个体差别,从而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因而,现代农民的成长,一方面需要继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市民化进程,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需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培育其选择能力;此外,还需要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对农民的选择动因进行政策激励和诱导。
1.继续大规模推动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和市民化进程,给农民提供更多择业机会。技术进步、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决定因素,城市化的合理推进,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39]。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农民职业化的前提条件是转移劳动力。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基本底线则是确保每个公民在全国范围内的权利平等和选择自由,实现农民及其家庭的市民化[40]。
因此,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是充分尊重农民的自由选择权,让农民自己选择就业和生活的城市。习总书记在2016年2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讲话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本质是权利和福利与城镇户籍人口均等化,农业转移劳动力获得城镇户籍,就能够实现完全的市民化[41]。这就需要合理确定城市落户条件,减少和消除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民的排斥,帮助农民适应和融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要为农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推进和完善让城乡居民都能安居乐业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转移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及子女教育问题。其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基本经营制度,在创新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流转机制时,要充分兼顾农民意愿,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解决农民退出土地的后顾之忧,避免农民在城乡之间、农与非农之间犹豫徘徊。
2.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其主体选择能力。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入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其中之一就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15]151。统计资料显示,在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民工荒”本质则表现为“技工荒”,广州、深圳等地企业对于技术性岗位的需求达到70%,其中40%要求持证上岗,但应聘者中仅只20%持有证书[42]。伴随产业升级,企业用工也由体能型逐渐转向知识技能型,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操作经验等日渐受到重视。因此,农民迫切需要技术培训,以提高其就业能力。此外,在发达国家,一般都采取严格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试制度和农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此保证稀缺的农业资源能够由高素质的从业者经营。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农民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这既有助于从制度上促进和保障农民的职业素质,也有助于对当前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及效果进行监督评估,对农民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倒逼机制,从而推进农民专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3.以市场化提高农民的比较收益,增强其选择动因。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认为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考虑是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农业部数据显示,城乡收入比2009年为3.33∶1,2013年的为3.03∶1,虽然略有下降,但数字表明外出务工收入的贡献率依然较高,而且工资性收入持续超越经营性收入,这也决定了农民职业选择的流向。我国人均劳动土地资源很低,土地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很难培育,因此,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应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农业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同时,应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应有的资源配置作用,完善价格机制,创新收储政策,有条件地逐步取消对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的价格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整合农业生产链条,实现生产成本规模递减、销售成本的规模递增。加强对全球农业开发潜力环境与风险分析及国外市场的开拓。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使农民获得与非农产业从业者大体均衡的收入,这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和职业选择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动力。此外,给予职业农民充分的社会尊重,包括推行农民退休机制,这也是现代农民成长的精神动力。
伴随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成功推进,农民的职业选择机会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被动的选择走向由众多职业选择项组成的选择集合。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任务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都在发生着不同变化,基于理性经纪人假设,面临外部条件变化下的资源重新配置,农民个体具有理性本质和理性能力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将现代农民置于选择集视角下予以识别,是在阐明选择机会变化对现代农民影响基础上,从集合的机会选择、农民主体能力、选择动因等方面对其成长困境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寻现代农民成长之路,即扩展其就业机会,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强其职业动因,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诠释,又是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施行。
[1] Car-Saunders A M.Profesion:Their Organization and Place in Society [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28:3-31.
[2] Grenwood E.Attribute of a Profession[J].Social Wor-k,1957,2(3):44-55.
[3] 鲁可荣,朱启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J].未来与发展,2006(9):27-29.
[4] 岳佐华,李录堂.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及其形成基础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9-70.
[5] 弗兰克·艾利斯.农民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92.
[6] 郭智奇,齐国,杨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7] 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3):1-4
[8] 郑瑞,彭必源.鲶鱼效应与现代农民的培养[J].集团经济研究,2007(1):63-64.
[9] Larson T J.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A Sociological Analys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5.
[10] Forsyth P B,Danisiewicz T J.Towards a Theory of Professionalization[J].Work and Occupations,1985,12 (1):59-76.
[11] 周应堂.论农业劳动分工与新型农民培养[J].农业经济,2007(2):14-17.
[12] 张雷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新型农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9-12.
[13] 赖作莲.土地流转与职业农民教育——基于美、英、法、日等国的经验[J].经济研究导刊,2014(22):34-35.
[14] 孙娟.关于农民职业化的若干问题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5):22-24.
[15]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6] 申潞玲,侯向娟.农民职业化研究述评及展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53.
[17] Wilensky H L.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64 (70):137-158.
[18] 孙娟.关于农民职业化的若干问题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5):22-24.
[19] 田园.我国农民职业化问题制约因素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9-93.
[20] 周雪松,刘颖.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化问题研究[J].第一资源,2013(4):117-124.
[21] 李丙金,徐璋勇.赋予选择权力和提高可行能力: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的核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2-95.
[22] 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1-92.
[23]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6.
[24] 陈明.农业现代化下农民的现代性困境解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67-669.
[25] 陈亚萍.主体性视域下的新型农民[J].生产力研究,2008(13):32-33.
[26] 魏学文,刘文烈.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与培育机制[J].农业经济,2013(7):87.
[27] 张春艳,韦子平.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型农民——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7);127
[28] 郝丽霞,委玉奇.农民职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岭南学刊,2009(12):80-81.
[29] 赵强社.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微[J].理论导刊,2009(3):56-58.
[30] 韩福庆.影响农民职业化水平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1-105.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6.
[32]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3] 王建华,李俏,李录堂.论中国农民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与农村综合教育[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6):703-705.
[34] 刘立祥.三次民工荒比较——新时期农村转移劳动力问题的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4(6):31-34.
[35]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7-127.
[36] 奂平清,何钧为.中国农民职业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23-125.
[37] 伍振军.农业供给侧改革,资源配置是关键[N].农民日报,2015-12-06(4).
[38] 刘蕾,郑毓煌,陈瑞.选择多多益善?——选择集大小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5(1):66-70.
[39] 郭剑雄.城市化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J].经济问题,2003(11):50.
[40] 张英洪.农民工市民化的认识误区[N].中国经济时报,2014-07-07(5).
[41] 习近平.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EB/OL].[2016-03-08].http://news.china.com.cn/2016-02/28/content_37890312.htm.
[42] 欧阳中球.新三农问题:农民分化、农业弱化、农村空心化[EB/OL].[2015-06-30].中国乡村发现官网:http://www.zgxcfx.com/.
Dilemma and Ways to Modern Farmers’ Growth Under Perspective of Choice Set
ZHANG Tong-pu1,GUO Jian-xiong2
(1.NorthwestInstituteofHistoricalEnvironmentand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2.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Xi’an710021,China)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farmers is a hot issue with great divergence in academia. However, summarizing the differences of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farmers by choice Set may simplify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dern farmer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in choice of career change make modern farmer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electivit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there is a growing choice for modern farmers, and also selection dilemma on ability and motivation.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are set forward for farmers’ growth path, such as expanding selecting opportunities, improving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ability, and enhancing personal choice motivation.
choice Set;modern farmer;modern farmers’ growth;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2016-01-14
10.13968/j.cnki.1009-9107.2016.06.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31)
张彤璞(1978-),女,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发展。
F323.6
A
1009-9107(2016)06-0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