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探析*

2016-11-25 08:52常春圃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8期
关键词:价值观职业大学生

◆常春圃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变化探析*

◆常春圃

新形势下,高校能否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大学生个人需要开展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紧密相关。厘清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阐述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内涵、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取向等问题,分析目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法。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职业规划

1 就业价值观的内涵分析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是人认定事物、判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1]。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2]。笔者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由于个人所处环境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和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差别。

2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的趋势。特别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大学生就业的传统观念和新观念的交互,迫使大学生重新定位就业价值观,产生诸多问题。

近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深化改革面临诸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也日渐流行。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出现,现代家庭的结构发生变化。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家中过分受到关爱,过惯了安逸的生活,缺乏集体生活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兄弟姐妹互帮互助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多数独生子女过多地关注自我,并且在成家立业之后还面临独立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父辈的期待更高。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宏观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也表现出追求安稳、追求自立、追求个人发展、追求世俗功利等多元共存的局面[3]。

3 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的就业价值观取向

笔者就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取向问题,在所属学院对200名2016届将要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总结有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对就业价值取向的调查

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 在学生中学生占毕业人数比例为76.5%。这些学竞争能力,难以被自己认为理想的用人求较低的单位工作,等待自己的工作能提高之后,再选择理想的单位。这部分工作稳定意识淡薄。

择业倾向金钱崇拜 在学生中,以毕业人数比例为45.0%。这部分学生认金钱为上,有钱能够办事、有钱好办事高低,低于一定数额的薪酬就不考虑,而忽视就业的现实。这种观念不仅影响自己的就业,甚至造成短期失业局面。

社会奉献责任意识缺乏,基层意识淡薄 在学生中,以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出发点,考虑社会奉献责任很少的学生占毕业人数比例为80.0%。不愿意做服务性的工作,不愿到基层、偏远地区就业,对于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反哺贫困地区,不在考虑之内。忽视社会需求,将会造成社会出现更大分化。

求闲心态表现突出 在学生中,由于父母有人脉,无形中产生依赖心理,不愿主动寻求锻炼自己的就业机会的学生占毕业人数比例为54.5%。另外,部分学生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产生慵懒的生活态度。在选择中,只想占据一定的工作岗位,而不愿真正付出努力,求闲心理突出[4]。

*项目来源: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Z201603)的研究成果。

作者:常春圃,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211167)。

盲目追求热门、名企的现象突出 在学生中,整天无所事事,无所追求,对专业无兴趣,对学习无兴趣,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无长远规划,也不会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占毕业人数比例为70.5%。在选择中,盲目追求热门、名牌的企业,自己亦无一技之长,看到其他学生被名企业录用,自己也跟风求职。最终,往往碰壁而归,不能很好就业。

4 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每个大学生肩负着家庭的建设责任,是父母未来的希望;同时,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的历史使命。如何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是高校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首先,学校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并且要从入学的大一新生就开始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一直到大四毕业不断线。把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有机地结合在正常教学中,通过课堂、实践环节、讲座、参观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指导。

其次,加强文化课程教师的就业指导培训工作。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时间是在上各种文化课,与许多文化课教师广泛接触,不仅有文化知识的交流,还有思想的交流。充分利用好这些师资的资源,对学生就业观取向的影响作用巨大。通过笔者的调查,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可以无时不在,愿意与教师交流的学生,其就业的质量就好,满意度就高。

再次,建立一支具有爱心,乐于帮助学生成长的指导教师队伍。如每个教师(专任教师、教辅教师和行政干部)负责5~10名学生,成立帮教小组,辅导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择业观。此外,还要在学校内部,关于教师建立一套考核和鼓励机制,促进学生科学地就业,确保学生学有所用,满意就业。

淡化高薪,实现自我价值 选择职业要淡化高薪,以实现自我价值为标准,要把职业发展方向和岗位匹配作为目标。选择与自身发展匹配的岗位,而不是高薪,就会有一种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心理上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催人更加奋进[5]。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首先,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社会理想中去。应当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从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开始,就着力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让他们明确意识自身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高校增设人生观教育课程和环节,并形成制度,这样才能把教育内容内化为信念,逐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其次,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转化为个人直接的道德需要和要求,使社会准则转化为个人准则,才能形成正确的责任动机,增强履行责任的坚强意志,有效地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再次,组织安排社会实践环节教育,如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活动等,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使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体会,自觉走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接触社会,正确把握社会现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才能使其责任感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培养肯付出才有收获的观念 在选择工作中,一些学生存在好逸恶劳观念。有些学生看到、听到往届师姐、师兄的就业单位有名气、工资高,也想拥有这样的岗位,而对于经常出差、条件艰苦的岗位就避而远之,最终造成工作难找,甚至导致失业。高校在就业指导环节中,要强化基层意识、奉献意识,要定期(持续)安排企业管理人员进入课堂(企业导师给学生授课、讲座、座谈),与学生接触,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现实状况、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只有不断加强这些环节的教育实践,学生才能够明白,任何工作、任何岗位,都需要付出,每个员工光鲜的背后,都是艰辛付出,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

目标明确,不盲目跟风 很多学生的就业职业目标不明确,随大流或盲目跟风。这些大学生稀里糊涂选择工作,缺乏工作热情,很难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表现为对工作单位不满意,跳槽现象频繁。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带来沉甸甸的收获,反而导致自己缺乏专长、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低薪水的状况,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智。

只有明确自己就业的目标,才能够发展自己的人生舞台,也就不会盲目跟风。学校通过就业指导教育,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目标。通过学习,让每个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够对自己进行评估。

优势:曾经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自己最成功的是什么?

劣势:性格的弱点,经验或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

客观环境:对社会大环境的分析;对自己选择企业单位的分析;分析自己学业、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必须是经过长时间思考后的认真选择,对目标充满信心,并愿意付出行动来实现。

5 结论

高校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改革中,要关注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的指导和教育,要把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形成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机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四年不断线)。同时,建立培养一支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从大学生入学开始,教育学生处理好学业、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科学的择业观;追求职业目标明确,不盲目跟风;肯于奉献,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拒绝享乐主义,肯于为实现自我价值付出努力。通过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培养,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张恒亮.瞄准就业填志愿[N].[2013-03-31].http://edu. people.com.cn/n/2013/0117/c354478-20237721.html.

[3]周锋.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4]黄惠丽,李恭园.悖论与纠偏: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趋向及其引导[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1):30-32.

[5]学习型员工·素质建设工程教研中心.传承工匠精神,争做优秀员工[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G642.0

B

1671-489X(2016)18-0004-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8.004

猜你喜欢
价值观职业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