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群
“同居”的快乐
——刘波印象
◎张立群
谈到刘波,我的印象就是开心——不仅是他快乐的人生态度让人开心,而且这种开心也来自我的内心深处。近年来我和刘波频繁相遇、“同居”,每次“同居”我都以大哥的身份将其欺负得“一愣一愣”的,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与他共同快乐,在哈哈大笑中度过一段时光。因而,无论从心情上,还是心理优势上,我都觉得开心,尽管这样说会让人觉得我内心多少有些阴暗。
很早就知道刘波的名字,且知道他是南开大学罗振亚老师的高足。记忆中,第一次合作是在2010年5月3卷《中国诗人》进行了一次由我主持、责编的关于“90后诗人的经验与解读”的对话,当时,刘波留给我的印象是文字夯实、见解深刻;第一次见面是在2010年11月海南一起参加当代文学年会,这次刘波给我的印象是善良、热情、亲切,充满活力。此后,我和刘波接触越来越多,期间一次同获“《诗选刊》2011年度诗歌评论奖”还可以算作有点“辉煌”,但更重要的是频繁遭受他大作的“冲击”:《“第三代”诗歌研究》《当代诗坛“刀锋”透视》《文学的回声》以及不断在各种期刊发表的文章,无论从质量、数量还是厚重程度来说,都让我读后受益匪浅。如今,连我的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中都以他的著作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并问我是否认识这位师长,而我的回答听来也颇有几分幽默:“刘波博士是男的,前几天刚与我‘同居’过。他的东西你要好好读、认真学习……”
阅读《“第三代”诗歌研究》,很快就会为刘波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所吸引。《“第三代”诗歌研究》是刘波的博士论文,关于其出发点,导师罗振亚的说法值得关注:“一是出自他内心深处对诗歌执着的热爱,二是他对80年代那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始终‘心向往之’,三是他一直渴望能够在对‘第三代’诗歌及其运动的重新阐释中,获得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更为深邃的理论认知。”[1]知徒莫过师,罗老师的一席话既道出了刘波的研究目的,也道出了他一贯的研究风格。结合以往的经验可知:“第三代”诗歌已从不同角度被阐释多次,但刘波却敢于迎难而上——他避开了仅从作品谈诗歌的惯常角度,从诗学资源、文化形态、传播学考察等角度重述“第三代”诗歌。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第三代”诗歌概念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掌控;对此前相关研究的熟悉和把握。而在此前提下,他运用诗人心态分析、传播学和心理学、文化学、史论结合以及大众文化研究等理论方法、有针对性的考察,也确然在宏观概括与微观分析中让人看到了“第三代”诗歌研究的新进程,他的创新点之一即“让‘第三代’诗人的生活历史也能被纳入到文学史的范畴,通过当时诗人之间的交往、书信和当时的民刊以及口述史、回忆录,重现当时的场景,凸显真正的‘第三代’诗歌精神”[2],就因之前几乎无人由此介入而为“第三代”诗歌研究打开了新的研究角度和视域。
再说《当代诗坛“刀锋”透视》,这是一本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力作。“我们去发现诗坛‘刀锋’,来让这些‘刀锋’突破时空和意识的限制,继续让汉语诗歌获得光彩”。通过发现诗坛的“刀锋”,“让被埋没的优秀之作重见天日,让那些曾经引领或现在仍能影响汉语诗歌格局的诗人们获得他们应有的位置,这当是遍缺创造性的时代深具意义的一项创举。”[3]或许刘波在写这些饱含深情的语句时,还未意识到他在寻找“刀锋”时,已将自己的文字转换成“刀锋”的一部分。“刀锋”需要其深入到诗歌的内部,既召唤当代诗歌精神,又指出表达的难度与思想的深度。在此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刘波详细阅读了每个诗人的诗作,以灵魂相遇的方式理解诗人的努力。以《北岛:为当代诗歌建立启蒙的传统》为例,刘波不仅写出北岛在青春个性激励下,参与和介入当是一种必然的“时代性”,而且也写出北岛诗歌冷峻外表下的温情,以及特定阶段诗人所处现实时的悲壮心态。刘波是一位解读诗歌的能手,没有这种能力他显然无法真正进入诗歌的内部,发现语词的“锋刃”。但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位建立诗歌与时代有机联系的阐释者,他轻易地发现了“消费主义时代的思想和诗意”,并在论述每个诗人时力求将时代、观念、技艺和理想境界结合在一起,在凸显批评主体性的同时展现个性化的风格,而“70后”一代青年批评家渴望与批评对象平等对话、充分展现批评自信力的特点也由此得以生动的外化。
谈及“70后”批评家,还要指出的是,由于学科划分和知识结构等原因,“70后”批评家在具体展开其批评实践的过程中,还具有视野广阔,不时在其他领域如小说、散文、文学史等方面一试锋芒的现象。除此之外,就是在谈论诗歌时由于年龄、经历等原因,喜欢关注最新诗歌现象、追逐诗歌发展的最新动态。翻开刘波的新著《文学的回声》,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特点:《文学的回声》第一辑“诗歌现场”,再现了刘波最擅长的研究领域;第二辑“人性叙事”,主要论述了张楚、阿丁、韩东、鬼子、盛慧、马拉、手指等人的小说,系典型的“小说论”;第三辑“散文之道”,顾名思义是对近年来散文个案和整体现象的研究,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论述了90年代之后诗人的散文创作;第四辑“聚焦80后”属于代际创作研究,在论及郑小琼、韩寒、张悦然、李傻傻、笛安、安如意、蒋方舟等创作时兼及诗歌、小说、散文和“80后”整体创作。《文学的回声》让人看到了全面的刘波,同时也是不一样的刘波。当然,这种印象换一个角度说,则是面前的著者极具潜力,在他的笔下蕴藏着多种可能,他能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还有很多……
2016年是刘波爆发的一年,继初春获得第五届“红岩文学奖”之后,4月份刘波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批客座研究员。5月21日,与刘波在廊坊参加“北岛诗歌创作研讨会”时,获悉刘波会后马上要去重庆领取“红岩文学奖”。当时,我和他都是先返北京再奔赴各自目的地。5月的北京已经很热,然而,看到还有几个小时才出发的刘波兴致不减,依然要拉上我们几个兄弟去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到了书店之后,鉴于随身所带东西很多,我几乎没有再添重量的想法,但看已有两个提包的刘波仍然是挑来挑去,拿了不少。当他说“要在火车上阅读”时,我们发自内心佩服他的体力和精力。想来,体力和精神是与热情、激情以及持久的战斗力相辅相成,没有这样的劲头,何来高产的刘波?何来成为多个专栏主持、占领多家刊物园地的刘波?分手时,我和刘波提前约定,在6月份天津南开大学召开的诗歌会议期间“同居一室”,结果自是一次快乐之旅。7月在石家庄开会,刘波因其他事情脱不开无法参加,当时我们这些熟悉他的人都觉得此行少了几分快乐,有些遗憾。不过也没关系,今年10月份在西安的会议我和他已经提前约定,不仅同去还要“同居”——只要有刘波的地方,就会感受到勃勃生机与快乐;“同居”是快乐的,看其笑容、听其笑声,时间过得很快,而山南海北的话说也说不完……
【注释】
[1] 罗振亚:《〈“第三代”诗歌研究〉序》,《“第三代”诗歌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 刘波:《“第三代”诗歌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3] 刘波:《当代诗坛“刀锋”透视》,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13页。
(作者系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