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澄迈产业转型升级
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澄迈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瞄准市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农业、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全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澄迈生产总值(GDP)增速连续6年排名全省第一,成为全省第三大投资体和第三大经济体。
强力推进优质农产品供给,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
澄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农业要实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的要求和李克强总理关于“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的要求,深入贯彻省委书记罗保铭关于做强做大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以及“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的要求,围绕国内外中高端市场需求,依托土壤富硒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优农业结构,减少低效低端供给,提升中高端供给。调减甘蔗、木薯、橡胶、水稻等种植面积,扶持农民种植咖啡、福橙、地瓜以及养殖藻花香猪、澄迈福牛、白莲鹅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外中高端市场需求,全县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荣获“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福橙之乡”“中国优质地瓜之乡”“中国无核荔枝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一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率先在全省构建国家和地方农业标准体系,先后制定福橙、苦丁茶、白莲鹅、鲷鱼片等农产品生产技术国家、地方标准32项,约占全省总量一半。建成冬季瓜菜、澄迈福橙、桥头地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82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905家,带动7万农户推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实施农业品牌化经营。率先在全省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累计投入近亿元用于发展品牌农业,培育注册农产品商标929件,成为全省打造农业品牌最多的市县。澄迈福橙、福山咖啡和无核荔枝被列为中国国宴果品,澄迈福橙、白莲鹅、福山咖啡、椰仙苦丁茶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县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农产品达38个。三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设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配置检测车加强流动抽检。建立违规使用农药举报奖励机制,举报经核实后,给予举报人最高15万元奖励。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标识可追溯”制度,目前全县88%以上的农产品做到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动物检疫合格率达100%。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2008年以来,先后成立了澄迈福橙科学研究所、咖啡研究所、福牛研究所等9家农业科研机构,聘请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柑桔研究所的专家对福橙、福山咖啡、无籽蜜柚等农产品的种苗研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研究和普及,并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五是加大国内外市场营销力度。县委书记、县长连续14年带队到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成都等省会城市举行推介会,积极宣传推销优质农产品。澄迈每年仅冬季瓜果菜出岛量就高达50万吨左右,年产值超20亿元。此外,澄迈瓜果菜还直供、直销港澳、日本和中亚5国;水产品出口欧盟、加拿大、美日韩等国。三大类农产品每年出口出境量超20万吨,价值近25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省第一。为澄迈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起到重要作用。2014年起建立网络销售渠道,在上海、海口等地设立“澄迈特色农产品体验店”,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方式推广销售农产品,2015年澄迈电商线上线下销售额达6.3亿元,同比增长3.5倍。澄迈被财政部、商务部评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澄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立省”的战略部署,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全方位提高工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经济数量和质量并进、协调发展。一是以低碳为导向,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和发展“一高两低一无”工业。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3家。中航特玻、光电倍增管等40多个高科技、大规模、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老城经济开发区入围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2015年,开发区完成企业总产值1234.2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8.0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9.97亿元,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抢抓“互联网+”的重大机遇,按照罗保铭书记扶优扶强海南生态软件园的要求,打破常规、破格支持软件园发展,推进软件园从发展软件信息产业向“互联网+产业”转型并迅速崛起,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和我省“以亩产效益论英雄”的典范,被李克强总理誉为“海南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实践”。目前,海南生态软件园入园企业达960家,员工超过8000人。2015年实现产值195.0亿元,年均增长5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55亿元,年均增长36.0%;财政收入16亿元,年均增长17.9%,其中,税收8.03亿元,年均增长127.5%;今年1—5月,软件园各项经济指标仍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二是以创新为统领,谋划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澄迈以人才管理服务制度创新和行政审批制度创新为统领,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出台了《关于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给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8月,按刘赐贵省长的要求,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实施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制定“两书一制度”,实施“规划代立项”和“承诺代审批”,社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缩短到30个工作日和48个工作日。设立企业服务超市,提供一站式服务,入驻型企业实现“零审批”,最快两个小时完成企业设立手续并领取公章,形成了社会投资的政策洼地和人才聚集洼地。企业服务超市设立8个月以来,共办理设立企业394家。三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转变园区经济增长方式。坚持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华能海口电厂热电联供项目投产,实现开发区工业集中供热的契机,促进园区向低碳环保绿色转型。供热改造后每年节约6.0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8万吨,替代企业自备燃煤小锅炉11台,工业生产热力成本降低30%以上。引进全高实业公司,正在筹建亿肽生物,实现水产品“下脚料”的再利用。以神州新能源为依托,形成了“有机废弃物—工业发酵—车用沼气”循环经济产业链,给海口市近1000辆公交车、出租车提供车用沼气。以中电新能源为支撑,形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华能海口电厂和华盛水泥为主导,形成“工业固体废弃物—水泥和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四是以补短板为支撑,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用PPP模式在老城开发区建设标准化厂房43万平方米,建成后可为用地少、高科技、投产快的中小企业提供生产服务,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补齐园区配套供给短板,以经营老城开发区的理念,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80亿元建成老城开发区“五纵八横”主要干道总长近100公里,完成马村港区扩建一期、二期工程和第三时间商业街建设,西环高铁老城站已投入运营。加快推进老城保障房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建设1738套企业职工公租房。启动红黄蓝国际幼儿园、颐仁“三甲”医院、老城中学、美伦河带状公园等配套项目建设。亚洲最大的民营医疗集团——印度阿波罗医院落户老城开发区。引进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拉长果蔬深加工产业链,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互补供给;引进椰树、统一、怡宝、康师傅等一批知名饮料企业,实现海南名优饮品的短距离、低成本供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