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日益发展,我国多地已实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玉米脱粒机,由于其具有安装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安全性能高等诸多优点,在玉米生产作业中被广泛使用。
1. 使用前准备
1.1正确选择工作地。脱粒机作业场地要选在平坦开阔的地方,并注意自然风向,出口尽量与自然风向一致,作业中要备有可靠防火设备。
1.2进行试运转。接通电源后,空转1 ~ 2 min,检查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查看有无卡滞、碰撞和其他异常现象,一切正常后方可入料。另外在机器工作时,要按照机器上相关安全标识的要求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衣着要紧凑,防止衣服或头发卷入滚筒或传动皮带造成事故。
1.3进行安全检查。将玉米脱粒机四脚垫平,确保设备稳固,减少震动,同时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检查转动及摆动部位是否灵活无碰撞调节机构是否正常、检查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确保机内无杂物,同时各润滑部位要加注足量润滑油。
1.4做好安全防护。脱粒机上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是为了保护操作者及其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设置的,因此机器运转时不能拆卸,如果维修时已经拆卸下来,机器运转前一定要重新安装上。
2.调整
2.1出现故障时要果断停机。严禁在机器运转时摘挂皮带或将任何物体接触传动部位,配套动力与脱粒机之间的传动比要符合要求,脱粒机在作业过程中如出故障,应果断停机后,再进行维修和调整。
2.2喂入量要适宜。如断续喂入,会影响生产效率,喂入量过多会造成超负荷运转,甚至导致电机烧损和设备损坏。
2.3不能连续作业。一般工作8 h 左右要停机检查、调整和润滑,以防摩擦严重导致磨损、发热或变形。
2.4滚筒调整要规范。一般而言,滚筒转速高,则脱净率高,破碎率高; 转速低,则脱净率低,破碎率低; 滚筒间隙大,则脱净率低,破碎率低; 间隙小,则脱净率高,破碎率高。但在具体滚筒转速及间隙调整中,还要判断玉米的干湿情况,根据玉米含水率调整转速及间隙。
3.故障维修
3.1 滚筒堵塞
滚筒末端排出口调节板小是造成滚筒堵塞的主要原因。此时,只要将滚筒调节板调大些或同时把分离出口调大即可清除故障。
3.2脱粒不净
喂入量过大、喂入不均匀,纹杆与凹板之间有脱粒间隙,滚筒转速过低,以及谷物太潮湿都会造成脱粒不净。此时的维修方法如下: 减少喂入量,均匀喂入; 规范调整脱粒间隙,磨损严重的零件应及时更换;动力机的皮带轮与脱粒机的皮带轮配合要合理,如皮带轮打滑丢转,应调整张紧轮,把皮带张紧; 玉米晾晒后再脱粒。
3.3 出粒器停转
三角带过松,大小伞齿轮分离,叶片和轴分离会造成出粒器停转故障。其排除方法为根据故障原因,调紧更换三角带,清理堵塞; 调节大小伞齿轮齿距; 叶片和轴重新焊接。
3.4玉米粒清洁度差
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检查风机传动皮带松紧程度,并把皮带轮张紧到适当程度。如是风扇皮带轮固定螺钉松动,应紧固螺钉。最后,应从排查喂入量入手,通过减少喂入量或正确调整喂入间隙,可保证玉米粒清洁度。
3.5玉米芯里含有玉米穗
产生此故障时,应检查脱粒机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没达到满负荷作业; 喂入不均匀; 脱粒机转速不符合要求; 穗轴出口插板调节不当; 玉米穗在料斗里架空; 石块或残屑堵塞短凹板; 玉米穗水分过大; 滚筒调整不当。在确定故障原因后,应逐一调整喂入量,调整转速,用木棒敲打料斗,清理短凹板,烘干晾晒玉米穗,检查滚筒,更换钉齿。
3.6玉米粒破碎过多
脱粒间隙过小、滚筒转速过高以及喂入物不均匀或谷物过干、过湿都是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出现此种情况时,应检查脱粒间隙是否正确,另外还需检查滚筒皮带轮与动力皮带轮选配是否合理、准确。如有不妥,应进行调整或更换。另外,应尽量保证喂入均匀,谷物干多喂,湿少喂。
4.使用后的保养
脱粒机作业结束后,可按以下程序进行保养: 首先,应及时清除机器内附着的尘土和其它杂物,将松动的螺丝拧紧,卸下传动带、输送带与链带; 传动带上的油污要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晾干后单独挂在墙壁上,以防腐蚀老化。其次,检查脱粒机护板罩是否牢固,破损的要更换; 脱焊及裂缝的部位要焊修; 安装纹杆时,应让小头( 斜面) 朝向喂入方向,相邻两根纹杆的纹路方向应相反,以防谷物移到滚筒的一端,产生负荷不均现象。最后,向各注油点、润滑点加注足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同时将机器放置在干燥的库房或厂棚内,有条件时最好用枕木垫起,并盖上油布,以免机器受潮、曝晒或雨淋。
(作者单位:155923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农机科)
农民致富之友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