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妹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了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兴趣是学习时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的活跃状态,使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其实,每一节新课的导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学生带来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其思想开放、思维会较为的活跃,容易产生联想和灵感,容易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这时的学生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可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孝敬父母的重要意义。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感动中国的“孝子”的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天职的感受和情感。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情景,把生活中发生的关于教学内容的现象重现在课堂上,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以期加强学生的感知。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时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新学校新同学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我组织了参观校园活动,课前准备好学校简介和参观路线,课上让课代表做导游,我当顾问,带领全班同学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通过参观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宽松、愉快,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热爱学校之情。同时,为了让大家更快的认识新同学,我还发起了学生自制名片的活动,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硬纸,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好自己的名片,在课上让同学们当面把自己的名片送给自己最想相识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情感有渲染、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获得的感受是真实可触摸的,都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也就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变得有血有肉了。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为例,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以自己身边经常上网的人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整理调查采访的资料,撰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在这里,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能更清醒地认识到上网的利与弊,从而端正自己对待上网问题的态度,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教师应该让学生敞开胸襟,把生活拥入自己的怀抱,去想像、去体验,能用从课堂上获得的品德知识去指导现实的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升华学到的品德知识,从而使品德课教学更生动、更有效、更具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