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古代艺术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陶器到瓷器,经过了四五千年,瓷器的演变体现的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恬静淡然的人文精神。设计艺术史论专业的研究便是从造物设计的原生状态、演化过程的动力结构方面来研究的,现在我们便循着古人和今人提供的线索,对中国古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做出一些系统性的标对与人文性的探索。
【关键词】陶瓷;形式;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58-01
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艺术陶便伴随陶器的产生而出现。其后,陶器经过商周原始瓷的出现,于东汉时期形成瓷器,艺术瓷也因而得以问世。当我们审视那些敦厚质朴的彩陶器物时,便很可能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人文思想。在这里我便从艺术设计史论的角度,对历代陶艺的演变历程做一简要的总结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艺术瓷进行划时代,即三个阶段,主要从艺术瓷的雕塑形式与人文文化方面来探究。
一、东汉至隋唐时期
在东汉至隋唐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东汉晚期的艺术瓷制品,受同时期艺术陶制品的影响,结构较为复杂,情节雕画得十分丰满细腻,因而具有整体的宏大与壮美。三国时期的陶艺往往形体不大,但却十分饱满壮实[1]。西晋时期的陶瓷结构,表现为雕塑形象与实用器皿的巧妙协调,无论大小都很具有分量感。东晋与西晋相比,更趋向于注重刻画的细巧方式,反映出一种崇尚典雅景致风格的倾向。南朝时,陶瓷的装饰多由单线纹饰演变成细腻的浮雕形式,布局华丽规整,因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多以莲花为主,反映出一种华美和虚静的审美倾向。隋代时,艺术陶瓷的面貌更注重向现实人物的本来面目靠近,精雕细致的刻画呈现出朴实自然的风貌,反映出返归自然、追求朴实真切、反对虚浮夸耀的时代风尚。
二、唐宋时期
在唐宋时期的第二个阶段,唐代时的青瓷装饰性较强,白釉瓷器的造型也很多,在长沙窑、寿州窑制品中,风格粗朴、手法简略,这种兼有许多形式的现象,体现了唐代的文化精神,因为唐代时期的繁荣昌盛,对外开放,甚者柳宗元《天说》中讲:“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寒而之暑者,世谓之阴阳。”[2]使唐代文化具有刚柔并济、包容万象的饱满精神,这种精神对陶瓷艺术的创作和表现手法有深远的影响。宋代时,耀州窑制品以浅浮雕的刻画为多,其手法细腻,线条曲转自如,具有独特的魅力。[3]这些陶瓷艺术的展现更反映了宋代文化注重礼禅结合,强调修心,讲究淡泊,轻视豪壮之情。
三、元明清时期
在元明清的第三个阶段,元代时的陶瓷制品大多具有佛家境界,明器一类的俑和模型的制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从传统的直面人生向明清远避现实的制作意味过渡的趋势,因此其精神世界处于渐入麻醉状态,但仍多少保有传统精神的痕迹。明代景德镇窑、龙泉窑、德化窑的陶瓷制品,其主要特色是以达摩、观音、弥勒佛、关羽、孔子等佛像神像为表现特色,此外龙泉窑中的陶瓷制品中也有像“牧童骑牛”类的反映生活内容的例子[4]。
从这些陶瓷艺术创作中,反映出了明代思想尤重视继承宋代理学,强调“修心”、“天道”。清代的艺术陶瓷制品多以康熙、雍正之时为主,乾隆则以装饰性陶瓷为主,晚清时则以浮雕为主。[5]从精神意义上来讲,康熙、雍正时的陶瓷制品还遗留着明代时期的痕迹,讲究内心的修养和祝福的境界;乾隆时期的陶瓷装饰中更多地增添了福、禄、寿意味的成分;而晚清制品则注重思古与自然世界,“隐逸”情调较浓,反映出清代前期与晚清两者不同的文化环境与陶瓷艺术精神所在。
四、总结
众所周知,我们在区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瓷器时,首先是从瓷质和釉色的不同和发展着眼的,可以说,中国瓷器工艺的发展过程中,质与色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两者不可分离、相互应衬。对瓷质与釉色的追求不仅标志着一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人在审美追求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如我们上述三个阶段的分析,它是与中国人的精神实质相关联的,譬如白瓷的洁净,影青瓷的素雅,青花的简朴优美以及釉里红的富贵不俗等不正是民族审美精神的体现吗?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伴随着人的自身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显现了人的一种本质力量,同时又反过来促成了人自身的完善。我们在做艺术史论的研究中,要从对这一时代器物的观察出发,从物质层面进而深入到精神层面,去感悟这件器物背后的时代特征,这也会对我们研究其它领域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当然,假使我们在了解这件作品的时代背景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眼前的作品,相信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知识出版社,1988.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4]李砚祖.装饰之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5]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文物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赵愉惕(1993-),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