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选材背景为中世纪开始的猎巫运动,到影片中,女性角色雇佣的多元化,作品本身剑走偏锋,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元素的极端,每一个应用的元素,似乎都能联想到女性歧视这一观点的影子,但同时又不以俗媚的设计将女性角色的形象推向到了新的高度。让人们在观看之中被每一个情节设定所触动,而后又留有深思。
关键词:猎巫运动;女性角色;情节设定
中图分类号:J9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19-01
一、猎巫行动中女性迫害的引申
(一)猎巫的背景。
猎巫运动是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运动,它可以称之为新旧社会交替而产生的一次痛苦的痉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才造就了这样的一次次悲剧般的结果。十六世纪西欧进入了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如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等一系列令人振奋的事。但当时的西欧同时还存在着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贫困化、政治纷乱以及宗教改革。同时由于天气突变而导致的农业歉收和饥荒更是不断恶化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当时的人们相信这些灾害是魔鬼及其仆人用巫术破坏的结果。面对种种的社会危机,人们迫切地寻找替罪羊以慰藉大众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巫师正是极佳的替罪羊。当时的人们相信关于巫术的传说,害怕巫师的破坏能力,他们搜捕这些想象中的巫师,尤其是女巫。
十九世纪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在《女巫》一书中,他试图告诉我们:女巫与严酷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格格不入,她们是被指定的牺牲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不相信巫术、女巫的真实性,但对这些事物的浪漫主义想法却经常出现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好莱坞的电影中就常有这样的题材。
(二)猎巫的透析。
关于欧洲的巫文化,尤其是以女巫为对象的,实际上是由来已久了。根据弗雷泽的《金枝》以及其他文献追溯,自古希腊时期起,那些传说中的信仰之神就开始拥有了一些代言人,这些代言人就是祭司,而在这一文化早期的欧洲,由女性来主持神职工作这点几乎是共通的,大约也可以归功于女性“通灵”这一特质吧。这也就是巫文化的大致起源。
猎巫文化也许不只是针对那时期的女性所产生的,但自人类社会形成及发展以来所逐渐演化的性别与等级之分确实作为了社会文化中的某些特别的现象的标志而出现。
二、猎巫文化在艺术表现中的投射
对于选择女性角色的宗教恐怖电影,除了特殊的宗教历史背景以外更重要的是,影片中所有的重要角色全部以女性形象出现,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女性角色的集会。
与巫为邻中写到:又老又丑的巫女,诞下了恶魔之子,邻居的厌恶和仇恨,然后是报复性的指责,火刑。在背景细节上有多处一致与重合,直指历史,不过电影设定不过电影的设定当然不是这样直接有毫不掩饰的,实际上在这样直白的设定背后藏有显而易见的暗号,黑暗势力不一定是被真实地展现出来的形象,甚至连各个角色的性别也不一定是特定的,这些设计是由无限的构思组成的,最后落定在了一个特定的点上。
诚如大多数宗教题材的电影一样,这是一部贯彻了基督思想的电影,尽管他借用猎巫的历史题材作为切入点。在影片当中,每一处的细节设定,都上过了基督思想的影子。基督教的教义是道成肉身,受到了柏拉图学说的影响,他们笃信上帝在耶稣身上道成肉身,以身证道。在西方为背景的宗教恐怖题材电影当中,也似乎总隐隐的投射出基督的身影,而他们的艺术题材的使用则总也少不了各种的历史题材以直接或间接,变型或原型的方式。而影片中的猎巫事件则是其中之一,猎巫对于基督文化来说又有点特别,因为它的出现正值新教诞生之际是当时社会对于新思想的反应之一,在影片当中借用猎巫,实际上是用以讽刺借宗教去见人性。
三、猎巫中的女性情节设定
在看到影片之初联想到猎巫,而在片中魔性的角色基本上都由女性来出演。在历史中,女巫的定义为,女巫的常见形象是一个被病态的意志和怨恨所支配的人他们没有正确的邻里关系以及团体意识。关于这一定义几乎可以直指片中的圣女形象,而在另一方面以圣女为首的信徒们对幼女进行审判;在教堂大厅中,审判台后的画面上,巫女在被施以火刑;女警帮助母女而在审判最后被施以火刑了而死;历代被施以火刑的巫女的怨恨化为实体之后又是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并且在信徒中最先折损于教堂之外的仍然是一名女性角色,在作品中受难的几乎全部为女性。这部电影借用特殊历史事件,并且结合了时代变化的背景曲构建这样的一部作品,而在演员布置上甚至还选择了所有的主要角色包括主角在内全部为女性角色。
从另一方面来看,导演大胆的全部采用女性去表现这样的种种角色,表现出了在现代电影界中女性可饰演角色正在扩大化的一种现象。笔者认为,这其实还可以说明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实际上并非是真正的女性,因为在大多数宗教恐怖电影当中,像这样女性角色及作用的多样化使用仍是少数。结合大多数宗教恐怖电影中,主要的单纯受害者大多还是为女性饰演而女性还处于固定的单元化的角色中的情况,也显示了女性角色还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
四、在电影中女性引起的总结与反思
如果说上帝创造出了亚当和夏娃,又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使他们背负不同的惩罚,抛开宗教信仰,通过社会现实来说,其实表明了上古时代人们已经确定了男女有别。即使今社会宣扬男女平等,平等并不代表相同,性别是有差异的,而其中的差异也决定了男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在方方面面都会有所不同。
到现在女性主义思想逐渐完善的今天,女性也开始从各方面开始被承认,开始担当重要的角色。但除了身体素质,以及文化群体的差异以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在自然界中,上帝所赋予女性,天性的本能,这是还没有完全改变的,也很难以被改变的。例如,像在电影中在面对困境中的身体能力。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女性作为人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将自己作为一个部分去代入社会这个整体去进行思考。人类是社会中拥有独立思想的零件,只有零件与零件之间,合适的结合起来才能运作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2009年5月
[2]米尔希·埃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和文化风尚》,1990年,北京
[3](英)J.G.弗雷泽.《金枝》,2010年11月
[4](英)罗宾·布里吉斯.《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2005年11
[5](意)卡洛·金斯伯格.《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2005年12月
[6](美)胡斯都·L.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李静娟(1991.06-),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在读,武汉纺织大学,研究方向:数字化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