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杰,白小钢,刘炎冰,闫耀飞,刘士龙
(1.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河北 承德 067000)
核心力量在山西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
门 杰1,白小钢1,刘炎冰1,闫耀飞1,刘士龙2
(1.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2.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河北 承德 067000)
通过研究高校篮球体能训练方法与篮球运动相关指标的关系,旨在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采用实验法测试,经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两组队员身体素质相关指标较训练前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实验组训练后负重深蹲、助跑摸高、变距折返跑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变化,组内进行比较发现负重深蹲、绕杆跑、变距折返跑、助跑摸高训练后效果最明显,两组队员实验前、后2种投篮方式的命中率有非常显著性变化,但两组实验后定点跳投命中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对篮球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和不稳定投篮命中率有积极作用。
核心力量;高校;篮球训练
核心训练 (Core Training)为便于理解,也译为核心力量训练,越来越被业内专家和教练员认为是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1]。核心训练主要是针对核心肌群,特别是深层小肌肉群的训练[2]。其功能是能够同时调动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运动,提高神经的支配能力[3]。其训练理念相较于传统力量训练有很大的区别,不仅是简单的核心肌群力量的练习,更是肌肉的功能性的训练[4]。核心力量训练在20世纪90年代在国外应用到竞技体育训练中。21世纪初期核心力量训练逐渐被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界接受、认同和推崇[5]。本文将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实质及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高校篮球训练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阐释,为我国高校篮球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核心力量训练在山西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具体的实验对象选取山西某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队24名球员,12名球员作为实验组,12名作为对照组,基本情况见表1。两组队员的训练年限、平均年龄、身高、体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s)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等相关资料库,检索和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核心力量训练方面的论文70余篇。根据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此次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和素材。
1.2.2 专家访谈法
此次研究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初步设计出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初选动作。以访谈的形式,对山西省运动训练学方面的专家、篮球领域的专家、高校篮球队教练进行相关访谈。旨在进一步优化训练动作,保证所选动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专家对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统计见表2。
表2 专家对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统计表
1.2.3 实验法
根据此次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需要,8周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前进行严格体检,近期无运动伤病。训练前对24名队员进行力量素质和篮球专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充分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身体素质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为期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训练计划统一制定,在同一地点进行测试,实验组采用新的核心力量训练动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手段,尽量保证两组练习负荷强度、运动量一致,严格控制整个实验过程。测试时间分别在训练前、训练结束后,测试有专业人员进行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2.4 数理统计法
借助Excel、spss 18.0等统计学软件对调查和实验前后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核心力量训练对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
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同内容测试,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核心力量训练对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
注:*与实验组训练前比P<0.01;●与对照组训练前比P<0.01;¥与训练前比P>0.05;#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P<0.05;&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P>0.05;##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P<0.01。
从表3看出:1)在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我们看到两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我们看到两组队员负重深蹲、绕杆跑、助跑摸高、变距折返跑指标较训练前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实验组训练后负重深蹲、助跑摸高、变距折返跑指标较对照组训练后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在组内进行比较发现其中提高幅度最明显的是反映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负重深蹲,反应速度素质的绕杆跑,反应能力的变距折返跑,反映弹跳力的助跑摸高训练前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核心力量训练动作原理具有高度一致性。2)在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运动员的力量水平(负重深蹲)明显提高,较训练前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实验组训练后与对照组训练后的负重深蹲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因此,说明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负重深蹲成绩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现,核心力量训练较传统力量训练身体力量素质提高更加明显。8周传统力量训练(对照组)与核心力量训练(实验组)对运动员的握力和折线上篮成绩都有所提高,传统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之后,运动员的握力和折线上篮成绩提高幅度相较之前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握力和折线上篮成绩影响并不明显。3)在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运动员的速度水平(绕杆跑)明显提高,较训练前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实验组训练后与对照组训练后的绕杆跑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变距折返跑)弹跳水平(助跑摸高)都有明显提高,较训练前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实验组训练后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都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说明,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弹跳成绩都有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对其成绩提高更加明显。核心力量训练以深层肌肉群练习为主,发展人体力量薄弱环节,协调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是传统力量训练的发展补充和完善[6,7]。
表4为核心力量训练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表4结果表明:1)在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我们看到两组运动员两种投篮方式的投篮命中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组间比较我们看到两组队员的定点投篮和运球急性跳投的命中率较实验前都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实验组训练后的运球急停跳投较对照组训练后的投篮命中率有非常显著性
表4 核心力量训练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注:*与实验组训练前比P<0.01;●与对照组训练前比P<0.01;#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P<0.05; &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P>0.05;##对照组训练后与实验组训练后比P<0.01。
提高P<0.01。本次测试结果与郭秀生等研究结果一致[8]。由此,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两种投篮的命中率有提高作用。2)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的定点投篮命中率都高于运球急停跳投命中率,两种投篮方式命中率存在差距是由于其投篮难度和篮球项目本身特点所决定的。通过8周的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后,定点跳投和运球急停跳投的命中率比实验前提高明显,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后的运球急停跳投较对照组(传统力量)训练后的投篮命中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后的定点跳投较对照组(传统力量)训练后的投篮命中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对不稳定(急停跳投)投篮命中率有促进作用,传统力量训练对稳定(定点投篮)投篮命中率有促进作用[9-11]。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投篮命中率提高有积极作用,而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投篮命中率影响各异,要对两种力量训练进行有效整合。
核心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提高明显。对篮球专项力量素质、速度水平、弹跳水平较传统力量训练更加高效快速,对篮球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具有关键的支撑作用;核心力量训练在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和稳定性,对不稳定投篮命中率有积极作用。
篮球运动员应加强核心稳定性的相关练习,同时应根据篮球运动特点及不同位置有针对性的加强核心力量练习。高校篮球教练员要加大对核心力量训练实践的重视,加深理论研究,将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训练之路,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带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1]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0.
[2] 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20-1121.
[3] 陈小平.“神经支配能力”的训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25-26.
[4] 王晓杰.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篮球特长生专项体能的影响[D].烟台:鲁东大学,2014.
[5] 黄继珍,赵嗣庆.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及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实践[J].体育学刊,2010,17(5):74-75.
[6] IanHasgegawa.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i-mance[J].NSCA′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mal,2005,4(4):15-17.
[7] 郭秀生.核心力量训练在济南高校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8] 于红妍,王虎,冯春辉,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9):18-20.
[9] 李游.核心力量训练对华东师范大学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 WENDELLPL,TEDAB, LAURAHG. Measuring core stability[J].J.Strength Conditioning Res,2005,19(3):583-586.
[11] BEN KIBLER W, PRESS J, SCIASCIA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 [J]. Sports Med, 2006, 36(3):189-198.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in College Basketball Training in Shanxi
MEN Jie1, BAI Xiao-gang1, LIU Yan-bing1, YAN Yao-fei1, LIU Shi-long2
(1.Fenyang Colleg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Fenyang 032200, Shanxi, China; 2.Department of Sport Health and Art Education,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Chengde 067000, Hebei, China)
According to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tness training methods of college basketball and basketball-related indicators, which aims to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heory into the college basketball training, we us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do the test. Result shows: After eight weeks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wo groups of players had significant changes than pre-training in basketball-related indicators (P<0.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ndicator of squat lifting, touching height with running, shuttle running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of post-train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ost-training (P<0.01). By comparison in groups, we found that squat lifting,running around the pole, touching height with running, and shuttle running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training and post-training (P<0.01). The shooting average of two types of shooting had obvious changes in two groups of players (P<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spot-up shooting averag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aining (P>0.05). In conclusi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basketball players’ physical quality. It also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special skills and unstable shooting average of basketball players.
core strength; college; basketball training
2016-04-09
门杰(1986-),男,河北承德人,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运动生理学研究。
G84
B
1008-9446(2016)05-00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