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这几篇文章通过一个镜头、一两件事,反映的是社会的冷暖,揭示的是人性的美丑。你看那卖药梨的普通妇女,心存善念,童叟无欺;那随手赠送的气球,也许不值一提,但这相赠的一瞬,透出的是人性的美好;一次拾金不昧,一次耐心的等待,也许能救人于水火,这等待的人,不是像天使一样美丽吗?而那让人不愉快的潜水之旅,折射出的却是人性的狡诈与贪婪。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颂扬正能量,抨击假恶丑,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素材随处可积累。
“杜氏药梨,祖传秘方,专治咳嗽……”
柳絮纷飞的早春,小巷、街头、路口,总能传来女人沙哑而悠长的吆喝声。做母亲的纷纷跑下楼梯为家里生病的孩子捧回一个药梨。这药梨果真有奇效,吃过不消两日,咳嗽的小人儿脸上便恢复了血色。女人的梨,便成了母亲们心头的安宁丸。
我很好奇女人炉间制作的神奇药梨,便在一个午后,怀揣着好奇之心,叩开了女人家的房门。屋子很小,小到只能装下她简陋的家具和那窄窄的梨炉。屋里还算干净整洁,飘着梨的清香和中药淡淡的苦味儿。只见女人洗干净数十个黄澄澄的梨,灵巧地切开一头当梨盖,然后刀尖一旋,便挖出整个梨核,剩下的梨肉便成了梨盅。“一钱川贝,二钱枇杷叶、葛根叶……” 女人喃喃地说着。她双手慎重地掂起小秤细细称量,眼眸明亮,似乎在发光。
寸碾的“沙沙”声格外清澈动听。我望着碾中早已成粉末的药面儿,忍不住发问:“这药不是已经碾好了吗,怎么还要不停地研磨?”
“还差火候哩!给娃娃治病用的,粉子越细,效果才越好。”女人给我一个微笑,眉宇间的专注却始终未减。
我恍然大悟,这梨盅的秘密哪里是药,分明是心!
梨盅注以药汤,用蜂蜜调味儿。热气蒸腾而上,药香透笼而出。
女人实诚又热情,拉着我的手聊了很久。我笑称:“阿姨,您以后可就是我的老师了。”
“哎哟,说啥呢!我一个粗人,半天学堂可没念过哟。”女人哈哈大笑起来。
“您啊,教会我做人了。”
“啥做人呀,我就会做个药梨!”
“这做法可值得我学习一生呢。”
阿姨怔了一下,然后笑开了,我看到了她眼角细密的皱纹。
“丫头啊,对,做人得讲个实诚,凡事得凭良心。”
女人揭开笼盖,取出蒸好的药梨,小心地装进小推车上的梨炉里。
我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药梨,像是捧着一本人生必修课的书本。
耳边又传来那熟悉而又沙哑的吆喝:
“杜氏药梨,祖传秘方,专治咳嗽……”
简 评
“做人得讲个实诚,凡事得凭良心。”这是一种人生信条,更是一堂人生必修课,它不仅仅应该成为“我”的必修课,更应该成为诸多商家的必修课。习作以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特写镜头式的细节描写、看似闲谈的对话,剥茧抽丝,提炼出文章的中心,独具匠心。
(程园园老师 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