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食用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以产业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2016-11-23 02:06杨文四川省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编辑周蓉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通江通江县银耳

文| 杨文 四川省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编辑 | 周蓉

巴中食用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以产业基地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文| 杨文 四川省通江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编辑 | 周蓉

通江银耳,“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御膳之珍馐”,以朵大、味纯、色黄、含维生素和氨基酸种类多、药用功效显著而著称于世。自20世纪50年代,通江县不断改善和创新银耳栽培技术,成为“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1995年,通江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5年4月,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视察通江,称赞“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近年来,随着通江银耳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和银耳产业的快速发展,通江在银耳研发、新品培育上的投入逐步增加,通江银耳产业开始实现区域化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在我国秦岭大巴山南麓的通江县,山峦叠嶂,林木繁盛,终年云雾笼罩,气候温润。在这奇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银耳孕育而生。

“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御膳之珍馐”,通江银耳以朵大、味纯、色黄、含维生素和氨基酸种类多、药用功效显著而著称于世。自20世纪50年代,通江县不断改善和创新银耳栽培技术,先后创造了人工接种芽孢菌种种植法、培育芽孢菌种种植法、培育菌丝菌种种植法,成为“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1995年,通江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5年4月,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视察通江,称赞“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

近年来,随着通江银耳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和银耳产业的快速发展,通江在银耳研发、新品培育上的投入逐步增加,通江银耳产业开始实现区域化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

巧搭平台 构筑食用菌产业新格局

2010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建立巴中通江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民胜镇周子坪村食用菌产业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园区之一,通过5年发展,通江县食用菌在20余个乡镇大规模种植,2015年,通江县食用菌产业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批复升级成为巴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食用菌产业园区占地3000余亩,现有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四川省通江银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巴中市通江银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以及四川省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四川裕德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通江县绿野食品有限公司、通江县阳春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通江县九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江县益民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通江县光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7家企业入驻。

2013年,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结果中,“通江银耳”品牌价值大幅增涨,品牌价值高达6.28亿元,同年,裕德源通江银耳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014年,在第五届“C21四川城市发展圆桌对话”活动中入选“四川十大特产”,并在第二届四川省优质森林食品宣传展播活动中位列“天府七珍”之首;“山霸王”牌通江银耳、黑木耳、香菇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四川省名牌产品”。

随着银耳产业的逐步做大,当地老百姓把种植银耳、发展银耳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自己收入的有效举措,不仅积极推广新品种、培训新技术,还带领周围村民一同加入到银耳种植中,实现银耳产业发展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转变,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

七绝·通江银耳

冰清玉洁美容颜,

原产通江雾露间。

补肾滋阴能润肺,

延年益寿比南山。

多举措助力“双创”

高度重视基地创新创业。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为通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邀请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马连芳一行和中国农业科技大学专家组先后3次来通江县园区调研。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园区。为破解园区建设层次较低、水平不高、选项不准,经济收益小的症结,通江县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统筹园区规划布局,体现园区建设的大规模、大手笔,杜绝随意性和应付性。有效地促成了园区选点准、选项精、特色浓、收益高的良好格局。园区建设做到四结合:基地建设与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相结合,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建基地,围绕集中连片建基地;基础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做到多方统筹协调,不单打一,园区建设带动新农村风貌建设;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水、路、电等基础建设“粮草先行”,产业的发展坚持走生产、加工、流通三者有机结合,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政府主导确立园区产业布局、规模大小,群众作为建设、生产、受益得实惠的主体。

整合资源推进园区建设。一是整合行政资源,保障园区建设。县委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决策处理建设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打造园区环境。按照政府统筹整合,争取项目,捆绑投入的模式,高效、快速推进园区建设。三是整合企业智力,带动园区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大对基础好、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围绕银耳产业链,引进省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发展;按照“一园一策、一企一策”的办法给予政策优惠,在项目申报上给予支持;扶持大户发展,鼓励企业和大户组建专业协会。四是整合科技团队,支撑园区建设。依托国家科技部科技扶贫远程课堂通江教学点、四川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搞好食用菌新品种的选育、新产品研发、试验、示范、培训等;发挥食用菌专家大院功能和科技特派员作用,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建起了由四川省农科院彭卫红、谭伟等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大院”,聘请了省内食用菌、茶叶等产业专家组成科技特派员团队。五是整合群众力量,推动园区建设。组织和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农户积极地参与园区建设。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就地转移务工或开办生产经营项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和鼓励机关事业人员、科技人员、回乡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能人积极发展产业,领办、引办、创办企业,成为园区业主。七是整合文化资源,丰富园区文化。整合县内文化、教育等各行业能人专家,挖掘通江银耳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开放、开明、诚信、明理、亲商、文明”的园区文化,吸引大批仁人志士来园区创业。

创新园区科技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以“支部+协会”、“公司+基地+农户”、“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研院所”、“远程教育空中课堂”为主的新型科技服务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成立园区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流转协调服务中心,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巴中市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完成的《川银耳2号新品种选育》课题,选育出了“川银耳2号”新品种,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菌审2013 006),已登记为省级科技成果。2015年共计推广种植60余万瓶,产耳17.8万公斤,实现产值7500多万元,通江县普及应用率达到63%以上。山霸王公司依托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开发了通江银耳汤,建成生产线2条,能日产5万罐,产品在北京、成都、重庆等一线城市销量极好,目前已生产银耳汤600多万罐,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裕德源公司转化实施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川银耳2号新品种繁育与示范推广》,今年新建耳堂80多个,接种38000袋,接种段木380万斤,采用“三改一弃”(一改接种孔径、二改接种方式、三改发菌遮盖材料,放弃生物农药、消毒剂)的接种方法,银耳出耳率同比增长25%以上,采收干耳5000多斤,产值达600万元。

示范辐射,食用菌产业扶贫效果凸显

为加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通江县大力实施“食用菌百亿工程”,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制定、量身打造产业扶贫规划,通过食用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引领辐射带动全县50余个贫困村3万余人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30余个贫困村2万多耳农依托发展食用菌产业脱贫致富。

抓示范引扶贫。在食用菌园区,山霸王、裕德源等龙头企业现已建成标准化银耳房70多个,面积150余亩,年接种段木银耳菌种3万多袋、耳棒200多万公斤,年产有机银耳10000公斤以上,年产值1400万元以上;建成银耳深加工生产线3条,年生产5000吨,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建成食用菌智能温室4000平方米,年产青杠木屑银耳500万袋,产干耳500吨,实现产值5500万元;带动全县种植食用菌5.2亿袋,实现产值20亿元,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500余人,引领带动耳区10000多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

建体系带扶贫。发展农村食用菌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家庭农场158个,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扶贫工作中的桥梁作用,引导和带领广大耳农脱贫致富。

提素质治扶贫。组织通江县科技管理干部、创新型企业管理及技术人员、基层村社干部200余人次到四川农业大学参加“巴山秀才”科技培训。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邀请食用菌专家就通江银耳种植生产加工技术进行现场指导,编印发放《通江银耳规范化种植技术》、《银耳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各类技术资料5万余份(册),进行现场技术培训5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6000余人,受益群众达3万余人。

保投入助扶贫。通过多种渠道增大科技扶贫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科技扶贫引导资金,优先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部门及金融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引导企业和农民增加科技自主投入。

猜你喜欢
通江通江县银耳
热水泡银耳丢营养
通江县查处8件涉嫌侵犯“通江银耳”商标专用权案件
春夏滋补靠银耳
通江县国有林场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浅析通江县退耕还林现状及对策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浅析通江县退耕还林现状及其对策
杞麓湖 通江达海的地理传奇
四川通江得汉城 天铸铜城 雄镇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