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沉默的螺旋”下的暴力美学
周雪梅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暴力美学”是近代电影发展中的一个新兴名词,并迅速得到高度关注,成为现代电影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重要阐释词之一。暴力美学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透视社会,透视人性,它以反对权威,反对经典,反对墨守成规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带来的是全新的影视观念。它将影视理论与美学相结合,创造出影视理论界又一全新术语。
暴力美学;电影;沉默的螺旋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简单的说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景仪式化。①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化时代,社会各种各样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人们的思维过度娱乐化并沉湎于其中,后工业化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是迷茫与无助。笔者认为,暴力美学所呈现的事实是,以反向思维的方式试图唤醒大众意识。本文将从暴力与美学的关系、暴力美学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等方面来了解暴力美学。
“美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德国人鲍姆加登《关于诗的沉思》一书中,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亦被称作“美学之父”。②历来,对美学的研究层出不穷,对美的理解大家也是各执一词,我们所了解的最为通俗的美学就是审美学,对影视的解读,运用各种理论来诠释电影,就是我们对电影的审美过程,而这些理论就是审美学中的一部分。彭吉象的《影视美学》一书中,将各个对于电影解读的理论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因此影视美学就是研究电影的理论及理论成果等。
“暴力”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思维中,它属于社会问题,又是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全球范围内美国电影的暴力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好莱坞模式是其形成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还是美国的社会问题,“时代广场开膛手”③就是明显的例子。电影中的暴力因素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20世纪60年代后期,当时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这些问题,找出解决办法。④
而暴力与美学的结合就是对电影的一个全新的阐释,“暴力美学”这个名词也是一个宽泛广义的概念。与暴力美学相关的作品主要是展现暴力,但在这里,运用暴力美学的风格,将真正的暴力形式化,诗意化,表演化,舞蹈化等,即软化暴力主体,⑤银幕“暴力美学”主要源于对暴力行为以及细节因素的宽泛性描写,包括电影中“所有暴力内容及其呈现形式”⑥等含义来定义暴力美学。另外,隐藏在故事背后深层含义即用现实的暴力展现“隐藏的暴力”。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道德绑架和“道德含混”事件,⑦犹如暴力一样,它充斥在大众的身边,时时刻刻发生着,即使知道也无从反抗,暴力美学的出现就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反抗着警醒着世人。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学者诺埃勒·诺依曼1974年提出的,它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理论的关系。这项理论研究认为:当人们感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就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⑧
在电影叙事中,沉默造就暴力,展现出来的形式就不是简单的血腥暴力的场景,而是更深层的的意义,这就是暴力美学与“沉默的螺旋”的相关性,我们主要从电影《伊甸湖》中来领略这种沉默与暴力。
《伊甸湖》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女主角与男主角出去约会,找到了一个叫做伊甸湖的地方,这里的民风十分彪悍,由于已经来了就不想破坏兴致继续游玩。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十分瘦弱且不说话,之后他们在湖边又见到一群孩子在欺负小男孩,男主角性格懦弱不想惹事就没有上去阻止,渐渐的这群孩子打扰到了他们的约会,男主上前劝阻被这群孩子恐吓了回来。当男主角与女主角准备离开时,发现车子里的食物及物品被偷了,他们迅速锁定是这群青少年干的,欲取回自己的东西,在冲突中男主角被杀害,孩子们的家长欲掩盖罪行,最后将女主角杀害。
影片中真实的暴力场景是这群孩子欺负小男孩、杀害男主角,家长杀害女主角。而隐藏的暴力是男主角与小男孩懦弱的内心,以及其他孩子在“孩子王”的压迫下做一些残忍的行为,他们摇摆不定的心性。这些表层与深层的暴力就是以暴力美学机制构造的。一切的开始是由于男主角的懦弱,这种害怕、懦弱、默许,促使“孩子王”一方越来越强,另一方越来越沉默,如此循环往复,最终造成暴力事件。影片所展现的暴力美学绝非简单血腥的暴力,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孩子王”的脸上,从他的眼神中似乎可以看出他与酗酒的父亲相似的狠辣的神情。明明是破坏者却活着,男主角与女主角以及其他死去的孩子看似是受害者,却在最后相继死去,这就是影片展现暴力美学的真正含义,即懦弱最终会导致我们死去,强大才是最后的希望。
如果只是单纯的贩卖暴力元素的视觉冲击,那还不足以构成影片的人文深度,恰恰在于突出了暴力情景中人的身份焦虑,⑨影片中以沉默的螺旋形式展现的精神暴力,是“沉默的螺旋”反面的一种形式,“沉默”的扩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需要营造“意见环境”,⑩这样就会制造准确的话语权,创造出更美好的环境。
人性中的胆小懦弱也是暴力的一种,只是我们将其掩盖得很好,生活中处处充满暴力,总是将其掩盖,优化美好。电影暴力美学的现实意义是将我们默默承受的暴力放大,以舒缓压抑太久的内心,起到缓和社会情绪的作用。
与暴力美学相关的形式诸多,暴力以一种日常性的,不值得给予任何震惊反映的方式存在。⑪它又分为“冷暴力”与“热暴力”,所谓电影“冷暴力”就是没有直接冲突的血腥事件的发生,“热暴力”正好相反;从“冷暴力”中来看以电视的方式反电视的“反”式思维暴力美学,从热暴力中来看反讽式的“反”式思维暴力美学。
首先以电视的方式“反”电视,这是现在影视运用的新兴手法,与暴力美学一样,都是运用事物本身来反对本身,这种反式的表达手法就是暴力美学的一种陈述。现在英国十分流行的三集电视片《黑镜子》可以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受到广大传媒人士的追捧与喜爱,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在《黑镜子》第一季第二集《一千五百万》中就是以电视的方式“反”电视,表达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性的利用与破坏。任何事情都以虚拟网络进行,男主角为了活着每天做着重复的事,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听到女主角在唱歌,被她的真实所打动。他决定拿出自己的全部一千五百万点数帮女主角买一张选秀入场券让她实现唱歌的梦想。但女主角被赛前的饮料乱了心智,在海量的虚拟观众面前她迷茫了,在评委的威逼利诱下背离了自己的梦想成为色情女星,男主角最后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妥协,成为一个新节目的主持人。这就是对现实的夸大扭曲的写照。冷暴力充斥四周,处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它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却又一点点残害着我们,我们试图摆脱,但最后还是沦为它的奴隶。
《一千五百万》这个故事就是运用新时代的冷暴力展现暴力,这种“反”式的巧妙叙事方法就是以电视的方式反对电视,我们将其称之为“反式思维的暴力美学”。
其次是反讽式的方式,反讽式的方式在各个领域中都会被用到,暴力美学也不例外。在影视中反讽式的方式常以热暴力的方式呈现,一般情况为讽刺现实。这种热暴力的反讽式在电影《天生杀人狂》中表现尤为明显。电影男女主人公就是一对肆意滥杀的情侣,他们的事迹却受到了全世界多数人疯狂的追捧,将他们视为偶像,各大电视台争相报道,并将暴力的场景诗意化,这种反讽式的方式就在他们麻木杀人的热暴力中呈现出来。以反讽的方式剖析人性,展现这个时代人性的扭曲与压抑,这就是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表述,试图以暴力的方式达到引领正确世界观的作用。
暴力美学以不一样的方式提醒世人舒缓时代的压力,影视美学中的暴力美学不再是简单的对影视的解读和对暴力场景的特殊处理方式,它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对暴力的处理方式达到人类学的作用。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我们既不能简单的等同,也不能割裂开。影视理论在诸多方面为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离开影视理论,我们就无法真正认识与电影相关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对于暴力美学研究认识,本文主要是从其相关性上来阐释解读,对于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学习研究。
注释:
①http://baike.so.com/doc/2106888-2229170.html.
②转引曹飞.艺术美学[M].山西师范大学文物研究所.
③(加)彼得·佛伦斯基.理智向左疯狂向右-连环杀手的怪诞行为学[M].宁晨,于曦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④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第十章:主持是舆论引导的艺术.
⑤http://baike.so.com/doc/2106888-2229170.html.
⑥詹巧生.欲望与禁忌——电影娱乐的社会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23.
⑦道德含混并非道德缺席,而是在电影虚拟情境下的一个法律真空的维度里,电影中善恶之间并不是淫渭分明,而呈杂糅,在电影主题上对待暴力的态度不明确的状况。
⑧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第十章:主持是舆论引导的艺术.
⑨刘伟.20世纪90年代银幕暴力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
⑩毕一鸣.《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第十章:主持是舆论引导的艺术.
⑪转引张炜.灵魂的冲撞—电影暴力美学的启示[J].云南艺术学院院报,2005.
J90
A
1007-0125(2016)11-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