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弦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小议《元曲选》中的“死科下”
管 弦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元杂剧中人物死亡之后的下场处理方式,如“死科下”之类,标志着观众与演员之间在表演的真实性方面达成某种共识。《元曲选》中对这一提示的详细记录,正是对戏曲舞台特性重视的体现。
元杂剧;“死科下”;虚拟;共识
元杂剧中有很多下场方式,其中剧中人死亡之后的下场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如何处理此类下场,反映出剧作者对剧本演出效果的慎重考虑。《元曲选》作为明代至今最为通行也最具影响力的元杂剧选集,编选者臧懋循对戏曲的“当行”特性十分重视,其所收录的剧本中关于这种下场方式的科介提示,可以集中体现当时人们对戏曲表演特性的某些认识。
“死科下”在《元曲选》所收剧本中所见很多,如《赵氏孤儿》楔子中,就有赵朔“死科下”,表示扮演赵朔的冲末此时下场。在《谢金吾》《蝴蝶梦》《范张鸡黍》《两世姻缘》《酷寒亭》《抱妆盒》《货郎旦》中都有这一动作提示。“死科下”意即先做出死亡的动作表演,然后再下场。一般这两个动作都连在一起,《货郎旦》第三折中的拈各千户病死,《赵氏孤儿》第一折公主自缢,“死科”与“下”的提示分开,但舞台意义是相同的。
有时此类下场在剧本提示中不用“死科”,而是具体指明死亡的方式。如《伍员吹箫》第二折,浣纱女“做投水科下”。有时在剧本中并没有死亡的科介提示,只是根据剧情得知此处就是死后的下场。如《铁拐李》第二折中岳孔目死后,只提示正末下场。还有时在剧中人物死亡后,剧本并没有下场的提示,但是之后该角色再无表演,应当是剧本忽略了这个人物的下场提示。如《汉宫秋》第三折,王昭君在去和番的路上投江而死,提示“做跳江科”,但从上下文判断昭君此时即下场。
以上这些提示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特点,即剧中人物在死亡之后,便可以自行下场,不需要他人协助或特殊处理。需要他人协助的死后下场也是存在的,有“抬下”和“扶下”两种。如《灰阑记》第一折的马员外被大夫人下毒害死,剧中安排是“做家僮上抬员外下科”。马员外是地主,家中有仆从,这样下场在剧情允许的合理范围内。《后庭花》第三折,翠鸾被店小二杀死,所用提示是“扶旦下”。“扶”这样的动作,肯定需要饰演已死人物的演员一定程度上的配合。此时场上只有店小二一个人,无法完成“抬下”,只能搀扶着翠鸾下场。就表演的真实性而言,当然是“抬下”优于“扶下”,“扶下”优于直接下场。但就《元曲选》所收剧本来看,使用最普遍的反而是各种直接下场。可见剧作者优先考虑的是剧中人死亡后必须下场,把场子空出来进行下一场戏,保障场次接续的流畅性。至于如何下场则视剧情与场上情况而定,不追求绝对真实地模仿人死后的状态。
戏剧还在表演的进程中,剧中人死亡后却自行下场了,这其实并不会破坏戏剧的氛围。因为观众与演员在表演中可以达成共识,默认剧中人死亡之后,下场的就不再是剧中人,而是演员本人,这就不会产生认知上的矛盾。元代戏台的观看角度已经开始由四周向前三方转移,在这种开放的舞台上,剧中人死亡之后,就不能像西方有边幕式的舞台那样,以拉幕的方式为人物的下场做遮掩。死后直接下场,既是客观的演出环境所限,也与戏曲自身的特性有关。戏曲在表演上有跳出剧情规定情境的传统,剧中的插科打诨也往往以点破演员身份为乐。因此,观众早已习惯了这种时常跳出戏外的表演方式,不要求在舞台上营造“拟真”的生活幻觉,而去欣赏演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表演技艺,体验情感上的共鸣。
元刊杂剧中不见此类“死科下”的提示,这与元刊本作为“掌记本”的性质有关。掌记本多为艺人温习曲词自备之用,至于具体的表演细节完全可以在场上自由发挥。而《元曲选》在内的明代元杂剧选本则更多为阅读而刊刻,为了让读者能够完整地想象戏剧的情境,在科介提示方面十分细致。《元曲选》中所收录的“死科下”类下场的情况,并不一定是元代杂剧演出的本来面貌,却能反映明代中期人们的舞台意识。随着戏曲表演虚拟性艺术特征的发展,在此时已经可以在戏剧演出的过程中,与观众达成共识,不以死去的人物自己下场为不妥,反而发展出如“缢死科”、“投水科”等多种动作技巧,来增加观赏的趣味。
这种在“戏”与“非戏”之间任意游走的观演共识,在传统戏曲表演中长期存在,并延续至今。2000年北京京剧院演出《宰相刘罗锅》,剧中被乾隆打死的恶霸石敬虎一直躺在台上,等到负责换景的新“检场人”上场,拍拍他的肩,他却翻身坐起,灰溜溜地下台去了,台下响起观众了然的笑声。可见剧中的人物虽然死了,但演员的下场依然可以带来轻松滑稽的剧场效果。这正是《元曲选》中“死科下”之类舞台表演的遗影。
[1](明)臧懋循.元曲选[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3-25.
[2]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7-40.
[3]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三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141-143.
J81
A
1007-0125(2016)11-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