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和“一块姜”

2016-11-22 03:25何莉
检察风云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公私分明侍者油灯

何莉

成都市新都区的宝光寺里有一副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对联讲述的是宋朝时发生在该寺里的“一盏灯”和“一块姜”的真实故事。

杨歧禅师在参学的时候,他时常帮助寺院住持管理财务。那个时代的寺庙里还都是点油灯照明,杨歧禅师每天晚上都要在油灯下记账,也要在油灯下诵经学习,乃至照明生活。杨歧禅师为做到公私分明,他特地准备了两盏油灯,每天晚上做账时,他就点上从寺庙库房里领来的油灯照明;当账记完,自己需要看书学习诵经或是做私事时,他就点燃自己掏钱买来的油灯照明。其实没有任何人要求他这样做,杨歧禅师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和佛教的因果去这样做的。他认为古代圣贤都有“独”的精神,即便一个人在房间里没有任何人监督,也绝不会做违背因果违背戒律的事情。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不可在暗室中做亏心事。杨歧禅师这种公私分明的行为成为千古以来人们学习的典范。“杨歧灯盏明千古”,杨歧禅师这盏公私分明的灯,千古以来光明闪烁,照亮了寺院的清规,照亮了每个僧人的良心,也应该照亮我们每一个凡人的心。

宝寿禅师当时是住在湖北的黄梅五祖寺,他在师戒禅师任住持期间帮助管理库房。宝寿禅师做人做事极为认真,大公无私,他对待任何人都公私分明,一律平等。一天师戒禅师感冒了,便叫侍者到库房取几块生姜煮姜汤发汗去寒。侍者到库房取生姜时,宝寿禅师说:“姜属于大家所有,私人要取姜煮汤,须自己拿钱来买。”侍者听后只好空手回到住持那里将情况向师戒禅师如实禀报,可师戒禅师听后并不生气,他叫侍者拿钱再去买姜。这事在今天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一个是铁面无私,住持也好群众也罢,只有规矩没有人情;一个是带头遵守,规矩是以住持为首的人一起制定的,住持自己就要带头,就得按规矩办事。师戒禅师见宝寿禅师管理严格,觉得这个管库者是可贵之才。

过了一段时间,江西洞山要请方丈过去,那边的地方官来到五祖寺,希望师戒禅师能推荐一人。师戒禅师就给常住的班首说:我看那个卖生姜者可以去做洞山的住持。后来宝寿禅师终于成了一代宗师,这个故事也流传了千古,成就了“宝寿生姜辣万年”的美名。

“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副对联所记叙的廉洁故事令人感动,也引人深思。现如今,大小贪官“前腐后继”,真真是令人愤恨。古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今人为什么却做不到?出家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的党员干部为什么却做不到?中央多次出台各项规定,并且加大了对违规违法违纪事件的查处力度,为什么干部的贪腐行为却仍旧屡禁不止?为什么顶风作案者还大有人在?笔者以为干部的自律意識不强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每一位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学习借鉴杨歧禅师、宝寿禅师、师戒禅师的精神,像他们那样心中常亮一盏公私分明的灯,不用公家一滴油、一块姜,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在金钱和物质利诱面前不伸手,那么党的廉政建设一定会做得好,中国共产党的威望也一定会更加提高。

图:王俭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公私分明侍者油灯
为什么要说“加油”
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做到公私分明
早已提前死去
大将黄克诚“公私分明”好家训
油灯收藏或成市场新宠
“过时”的油灯
教育資源投放“公私分明”或“一視同仁”?
各有安宁
它在仰泳
笑容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