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敏+代见全+张厚国
大鳞副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目前制约大鳞副泥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苗种。自然捕捞的苗种数量少(真泥鳅占80%以上),种质差,病害多,生长速度慢,养殖成本高。而全人工繁殖的大鳞副泥鳅苗种具有体型均匀、生长速度快、自繁能力强、病害少、群体产量高等优点,但目前其数量也不能满足养殖需求。大鳞副泥鳅具有一次产卵量小,性腺多次成熟,多次产卵的特点,因此在人工繁殖时对亲鱼的需求量极大。当前大鳞副泥鳅人工繁育技术已基本成熟,充足的亲鱼供应是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生产的基础。野生亲鱼产卵量不稳定、受精率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人工养殖亲鱼培育周期长(3-4年),有效使用周期短(2年),养殖资源占有量大。因此如何在短期内培育出优良的亲鱼,是大鳞副泥鳅繁殖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解决大鳞副泥鳅苗种供应问题的关键。
本研究对子一代人工养殖群体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挑选2~3次,并对挑选出来的最优个体进行强化培育后作为选育亲鱼,研究了一冬龄繁育群体的选择培育方法。同时对一冬龄泥鳅选育亲鱼(以下简称“选育亲鱼”)(1年)、人工养殖的亲鱼(以下简称“养殖亲鱼”)和野捕亲鱼分别进行催产试验,比较三种不同亲鱼的催产效果,为解决大鳞副泥鳅优良亲鱼培育和苗种供应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选育亲鱼培育
1.1.1原始亲鱼于2015年4月17日,从人工养殖群体中挑选100尾雌性亲鱼,全长14~18 cm,体重23.6~36.8 g,年龄均在2龄。从野生群体中挑选200尾雄性亲鱼,全长10~14 cm,体重13.6~23.4 g,年龄均在2~3龄。
1.1.2池塘条件池塘位于梁山易恒渔业有限公司,黄河灌渠旁。养殖用水均取自黄河灌渠,水质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养殖池二口,面积各400 m2左右;产卵池与孵化水泥池各一口,面积20 m2左右。各池周围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
1.1.3方法
1.1.3.1人工催产与产卵受精2015年4月17日下午1时,开始进行催产注射。按每kg亲鱼体重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8 000 IU+LRH-A(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 mg的混合液,采用背部肌肉一次性注射。雄鱼用量为雌鱼的半量。亲鱼注射后雌雄按1∶2比例放入产卵池网箱中微流水微充气刺激待产,水温21 ℃,效应时间17 h,发现雌雄鱼互相追逐缠绕开始产卵受精。
1.1.3.2人工孵化待亲鱼完成产卵受精后,将受精卵移入孵化池内进行微流水孵化。在孵化过程中,保持孵化水温平均为23 ℃,经33 h孵化,仔鱼开始破膜,至35 h全部破膜。孵后3 d,鳔开始充气,仔鱼平游,卵黄囊基本消失,开始投喂熟鸭蛋黄。第二天计数共67万尾,放入培育池进行培育。
1.1.3.3仔稚鱼培育放养前15 d采用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带水清塘,将池水基本排干留20 cm左右。将漂白粉置于桶内溶化全池泼洒,用量5 kg/池。培育池塘加水深60~80 cm,5 d后中午每米水深施生物肥30 kg/hm2,EM菌7 500 mL/hm2进行肥水。5 d后池水渐变呈微绿色,透明度40 cm,轮虫量在2 300个/L左右时进行仔鱼下塘培育,每天投喂适量黄豆浆(每池合干黄豆0.25~1 kg),辅以人工开口饵料。饲养15 d后,投喂人工配合膨化饵料,45 d后拉网挑选。
1.1.3.4人工选择培育下塘后大鳞副泥鳅仔鱼经45 d的培育生长,进行第一次人工选择,将体长达5~6 cm大规格个体进行分塘稀养促进生长发育。第二次人工选择在2015年8月17进行,将体长达10 cm以上个体进行分塘育肥。进入冬季采取自然越冬,冬季的低温和短日照促进其性腺发育。
在整个培育过程中每隔1个月进行一次拉网锻炼,增加人为干扰强度,以增强亲鱼体质和抗应激能力,减轻因鱼体应激反应所导致的产卵困难和不产卵。
1.2养殖亲鱼和野生亲鱼选择
从人工养殖的2~3龄群体中挑选出性腺发育成熟、条件优良的泥鳅作为养殖亲鱼组进行试验;从野捕群体中挑选条件较好的泥鳅作为野生亲鱼组进行试验。
1.3催产试验
2016年4月23日,从选育亲鱼群体中取雌性100尾,全长11~13 cm,体重21.9~25.7 g;雄性200尾,全长9~12 cm,体重10.8~15.3 g,进行催产试验。同时催产相同尾数的野生亲鱼和养殖亲鱼。催产方法同1.1.3.1。
2试验结果
3讨论
3.1大鳞副泥鳅生物学基础
此次选择培育按照春季繁殖,夏季生长,秋季育肥,冬季性腺发育的技术路线进行。一般刚孵化出仔鱼,体长约0.3 cm;孵化后30 d可长至3 cm左右,体重0.4 g;60 d可达5.5 cm左右;孵化后9~10个月的当年大鳞副泥鳅,体长达10 cm,体重9.6 g以上,达性成熟。雌性性成熟比雄性泥鳅稍迟,体长5 cm时,腹腔内有一对卵巢,8 cm时,两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开始正常发育,最小成熟个体在8~10 cm左右;雄泥鳅最小成熟的个体在6 cm以上。因此大鳞副泥鳅一冬龄繁育群体的选育完全符合其生物学发育特性,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3.2强化培育
此次按照低密度、高营养、强锻炼、大淘汰的原则进行强化培育,充分发挥一龄鱼的生长优势。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放养密度保持在常规养殖密度1/5。营养投入时,3 cm以下的鱼以投喂轮虫和枝角类活性饵料为主,辅以高蛋白人工开口饵料及Vc等营养添加剂;3~10 cm以投喂煮熟野杂鱼类为主,辅以人工膨化饵料及Vc、VE等营养添加剂,以满足泥鳅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在该群体快速生长的同时,进行定期拉网,加强体质锻炼和抗应激能力,同时对小规格和体弱的个体进行淘汰,做到优中选优,确保群体的优势,为此次选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过一年半的选择培育和繁殖试验,证明该群体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比野生亲鱼产卵量大、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仔鱼培育成活率略高,子代生长发育整齐。原因在于选择培育群体在营养、环境等同的情况下性腺发育同步,卵子成熟一致,应激反应小。而野生亲鱼则相反。与人工养殖2~3龄个体相比除产卵数低,其余均无较大差距,原因是一龄群体个体与怀卵量均小于2~3龄个体。此试验表明,达到初次性成熟的大鳞副泥鳅个体经强化培育后,完全可以作为优良种鱼使用。对一冬龄个体进行亲鱼选择培育技术既可缩短了培育时间,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又能达到提高繁殖效果的目的。
此次大鳞副泥鳅一冬龄繁育群体的选育成功,解决了当前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的又一瓶颈,经过几代的不断选育必将培育出生长快、繁殖力大、抗逆性强的优良群体,对大鳞副泥鳅的品种改良具有一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