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
2016.
10.25-10.31
用产品说话,无疑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处在低谷期的小米,在这一周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就抱着这种希望。它一气发布了双曲面手机Note 2、第二款VR眼镜,以及概念手机MIX。小米Note 2的最大亮点,是机身采用双曲面设计,前后均使用了3D曲面玻璃。新款VR眼镜主打16毫秒超低延迟,被认为是对标三星Gear VR和华为VR,只不过其适配机型仅限于小米的5款旗舰机。最受“米粉”好评的是MIX,它由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亲自设计,最大的创新是6.4寸“全面屏”,机身与iPhone 7 Plus接近,屏幕却扩大了23%,屏占比为91.3%。的确,要想重现昔日的增长势头,小米的产品光有性价比已经不够了。
硬件销售陷入下滑趋势的苹果,赶在年末购物季到来前,推出了新款高端笔记本MacBook Pro,这也是后者自2012年6月以来的首次更新。除了比前代更轻薄,它还启用了iPhone的指纹识别技术Touch ID,并首次用触屏感应条取代了实体键盘的功能键。
软件巨头微软也想在硬件产品上证明自己的实力。在10月27日的Windows 10新品发布会上,微软推出了新款台式一体机Surface Studio,定价2999美元起。这款台式机外形酷似苹果的一体机,但功能似乎更强大,尤其是在处理绘图业务上,设计师、插画师等创意工作者目前看起来会愿意成为它的首批顾客。微软期望这款一体机能赢得那些一直追随使用苹果产品的用户,也借此提振公司的PC业务。上个季度,微软Windows和电脑部门的利润下滑了1.8%。错过了智能手机,微软不想再错过下一代技术。这次发布会上,除了更新Surface系列,微软还发布了VR头盔、游戏主机Xbox One S以及混合现实眼镜HoloLens的大众版。
公司们确实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和定位
今年5月入股Uber后,丰田又投资了一家拼车公司。这家公司是位于美国的拼车服务公司Getaround,丰田的投资额达1000万美元。Getaround创于2013年,目前在旧金山、芝加哥、华盛顿等地区提供汽车共享服务,已经拥有二十多万名用户。除了丰田,通用汽车与Lyft、大众与以色列的Gett此前都有类似的合作。汽车厂商投资汽车共享公司似乎已经成为趋势,投资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探索无人驾驶服务。
携程则要进军互联网巴士这一细分领域。它已推出一项“超级巴士”服务,主要用于飞机、车站的旅客接送,目前已在三亚、成都、南京等14个城市上线。携程在今年8月底成立了交通事业部,想在接送机、网约车和超级巴士三大业务上有所提升。它还尝试与酒店合作,提供各类星级酒店的专车接送、会议用车服务和超级巴士接送,以求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出发,提供差异化的专车服务。
自我定位为生活方式品牌的无印良品这次跨界的新领域是酒店。这家公司将在北京修建首座MUJI Hotel,选址在天安门广场西南侧的“北京坊”,整个项目计划于2017年下半年竣工。MUJI Hotel仅有41间客房,从中档到高档都有。位于4层的饭店和酒吧设计有屋顶露台,可以眺望天安门广场,酒店里从客房到公共区域都会使用无印良品的产品,地下一层还会有无印良品零售店入驻。
无印良品之前曾涉足餐饮、书店、生鲜等领域,可能在它眼中,生活方式的拓展是没有边界的。
10月31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宣布,集团将正式启动筹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并筹集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的大文娱产业基金,而原优酷土豆董事长兼CEO古永锵将卸任原职务,转为负责大文娱产业基金的筹建,优酷土豆的具体工作由杨伟东接手。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将由“大文娱工作小组”发展而成,包括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等。阿里巴巴此前曾数次大幅调整旗下文娱业务的人事安排,不断加深对这一业务的控制。至于优酷创始人古永锵的卸任,则可以看做视频行业从创业时代进入拼资本的时代后,又一个视频创业者的隐退。
当然,也有业务拓展并不顺利的公司
10月30日,格力发布公告,临时股东大会否决了15项议案,其中就包括格力电器并购新能源公司珠海银隆的计划。此前,格力宣布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新能源公司珠海银隆100%股权的提案,交易价格为130亿元。格力希望凭借这一收购进入新能源车制造领域,但这个大胆的计划如今看来并未得到股东的支持。
Hugo Boss也计划放弃奢侈品市场,重新专注于高端男装业务。前任CEO ClausDietrich Lahrs曾试图带领Hugo Boss变得更加高端奢侈,但这种努力因全球经济放缓遭遇了挫败。Hugo Boss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它的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7880万欧元降至1100万欧元,84%的跌幅为6年之最。眼下Hugo Boss正因为品牌价值下降、产品老化、创新性不足等原因被消费者抛弃。为了挽救业绩,它将在全球关闭一些不盈利的门店,并每年减少5000万欧元的成本。
“做减法”有时确实是明智的
比如宝洁的“瘦身”计划就初见成效。截至9月的新一财季,它的净利润达27.1亿美元,同比增长4.2%,营收达1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双双高于分析师预期。由于消费升级、机构冗杂、竞争加剧等原因,宝洁近几年的业绩均不理想。此后它便采取多种措施自救,包括裁员、换帅、品牌“瘦身”、控制广告预算等。去年新CEO David Taylor上任后就开始了5年削减100亿美元成本的计划。本月宝洁还将四十多个品牌分拆给了科蒂集团。不过“瘦身”带来的效果能否持久,还得过段时间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