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的演变及实际应用价值分析

2016-11-22 21:06周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国油画

摘 要:油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西方艺术,自明朝起传入我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与东方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艺术家通过对中国画元素进行大胆借鉴,使油画具有浓郁的东方神韵,并且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特色的艺术体系,即中国油画。

关键词:中国油画;中国画元素;借鉴过程;实际应用价值

油画作为一门古老的外来艺术,经过与传统文化漫长的碰撞以及几代艺术家的融合、借鉴,使得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国油画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中国油画在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过程中经历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过程,本文就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借鉴过程的演变以及中国画元素在中国油画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中国画元素的内涵

中国画作为一项民族艺术,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精神产物,拥有着许多独特的元素。中国画以笔墨纸砚作为创造材料,用其独特的写意手法来描绘出自然事物,通过绘画表现出中国艺术家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中国画元素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画面意境,既注重对传统优秀作品的借鉴学习,又主张师法自然。因此,我们可以讲中国话元素主要分为语言表现手法、传统图式符号以及文化精神观念三个方面。

(一)语言表现手法

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强调神韵。因此在创作造型时并非是完全对景物进行描摹,在表现手法上更倾向于抽象的表现手法。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画主要是运用线条表现立体,并且取代阴影渲染能力,展现生命的律动[1]。在选取工具上,中国画崇尚水墨,讲究韵味与留白,通过墨的浓淡、黑白来体现整体画面的空间层次变化,注重对意境的体现。

(二)传统图式符号

中国画的图示符号包括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类型。写意画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以精炼、豪放的笔墨描绘方式来表达出主观情境,写意画的表现形式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画面通常借助于墨法的变化来表现其精神内涵[2]。例如,朱耷的《孤禽图》、苏轼的《枯木怪石图》等,通过画面的孤寂冷清以及豪放的气势来表达画家的情感。而工笔画则画工细腻,画风写实,在赋色时进行层层渲染,通过作品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的情景。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张萱的《捣练图》等。

(三)文化精神观念

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注重创作者本人精神情感的抒发或者寄托,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就是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国画通过笔墨和线条,采取以点破面的绘画技巧,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因此,中国画往往是轻情景再现、重视情感表现的。

二、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过程

油画最早是在明清时期由传教士带入中国,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个体审美趣味以及中国民间的审美观念,从而达到传教的最终目的,他们对西方油画进行了改革,借鉴了当时中国画的笔墨纸张等材料,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符号,由此奠定了中国油画的基础。其中法国的王致诚、意大利的利玛窦等是当时中式油画的代表人物。例如,利玛窦的《野墅平林》就是从材料、题材、技法等方面借鉴中国画进行创作的一个典型:在表达技巧方面,利玛窦一改西方善于用焦点透视法进行油画创作的方式,而是采用中国画当中的散点透视法;在创作形式上,也是采用了当时中国画惯用的绢布进行创作。

民国时期,由于“新文化运动”的热潮,我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风暴,许多有志青年赶赴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艺术,其中就有对西方油画的探索与学习,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画坛影响深远的画家,如吴冠中、刘海粟、徐悲鸿等。与明清时期被动借鉴不同的是,在学习西方油画的过程中,徐悲鸿他们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是主动的,不仅仅是从表达形式上进行简单的借鉴,而是试图将民族特征以及情感等借鉴到油画的创作中,这一时期油画对于中国画元素的借鉴是相对成熟的,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中国油画特征[3]。例如徐悲鸿的油画《田横五百士》不仅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高大形象,还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捕捉以及对于场景的处理,表达出了人们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艺术家对西方油画的研究更加深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更加成熟,以自由融合的姿态繁荣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已经可以将中国画元素与油画进行自然结合的画家,如朱乃正、白羽平、戴士和等。这些人对于中国画元素进行了很好地融合吸收,又熟练地掌握了油画的特点,使得中国油画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三、中国画对中国油画借鉴的实际应用

(一)对中国画色彩的借鉴

中国画与油画在色彩的选择和表达上有着明显区别,中国画是以水墨和青绿两种色彩为主,根据创作者的需求,选择主要色彩。中国画在画面表达上注重情感表达,以追求意境作为目的,对于色彩的运用就显得随心所欲,而西方油画在构图填色时严格遵循色彩的使用规则,因此油画在中国画色彩的借鉴上相对来说是非常自由的,关键在于掌握好平衡点和切入点。例如,吴冠中的名作《江南人家》,该画作主要由黑、白、灰三色构成,在构图过程中,通过黑白灰三色的运用以及点线面的糅合搭配,便显出了中国画写意的感觉;并且在画面处理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点、线、面结合,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构成关系,取得了一种紧凑而又富含节奏的效果[4]。

(二)对中国画构图的借鉴

构图对于中国画来说十分重要,构图指的是创作者在创作之前对于画面中将要出现的各种形象位置进行布局安排。从古到今,许多绘画家对于构图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现如今,构图已经成为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理论系统。例如“布局立稿,落笔时一得大势”“故立定主意,先观布局”等,不同的构图理论带给油画创作者的启示是不同的[5]。例如,董希文的名作《开国大典》,充分地运用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以及民族语言,巧妙地对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进行借鉴,运用虚实、远近的对比关系,完整地表现出开国大典这一宏伟的场面,凸显出庆典的氛围。

(三)对中国画意境的借鉴

前文我们提到过,中国画和西方油画在核心价值观上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油画在创作过程中以理性思维进行主导创作,在创作造型时着重对自然事物的描摹,在表现手法上更倾向于务实的表现手法。而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人合一,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对意境的表达,通过画面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自油画进入中国,许多绘画家为了追求作品的意境美感,不断地对中国画意景创作进行借鉴,在运用绚丽多姿的色彩以及酣畅淋漓的手法表现出画面内容的同时,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例如周春芽的《假山》《山水》等。

四、结语

西方油画自从传入我国,一度与传统的中国画艺术进行碰撞,通过对中国画元素的吸收融合,逐渐演变形成了中国油画。中国油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必然结果,中国油画已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体系,但是依然处于一个摸索探寻的阶段。我们的艺术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该互相融合,在变化中进行创作,在中国油画的创作中运用更多的中国画元素,将民族意识深入到油画之中,加快促进中国油画艺术向世界舞台进发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杭斌.中国油画对国画元素的借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王瑞,陈晓华.中国画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融合与借用[J].艺术研究,2015,(04):1-3.

[3]康海生.中国油画借鉴国画元素的嬗变过程[J].大舞台,2014,(12):21-22.

[4][5]李川川.中国油画对传统书画艺术吸收与借鉴的现实意义[D].延安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周锐,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中国油画
百余年中国油画发展及其民族化、现代化探索研究
安塞尔姆·基弗的创作对中国油画在材料使用上的影响
中国当代油画语言的审美取向分析
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写意及境界
中国当代油画发展方向
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意象油画分析
浅谈民族色彩在中国油画中的体现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